词条 | 大乘经 |
释义 | 基本信息大乘佛学经典的总称。又称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方广经或大方等经等。相对于小乘经而言。大乘经是随着佛学思想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的。 概述初期流行的大乘经,约当公元1世纪开始出现。有宣扬“人法二空”、“性空幻有”的《般若经》类;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弘扬居士佛教的《维摩经》类;有提倡“般若正观”的《宝积经》类;有倡导“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和“十二因缘,依于一心”的《华严经》类;有宣扬“诸法实相”,主张“开权显实”和“会三归一”的《法华经》类;还有发挥念佛三昧思想和奉行净土信仰一类的经典,如《阿閦佛国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般舟三昧经》等。5世纪又陆续出现了一部分大乘经。有提出“佛身是常”、“法身具有常、乐、我、净四德”、“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思想的《大涅盘经》类;有主张“自性清净心”,发挥“如来藏缘起”的《胜鬘经》类;有讲大乘菩萨道,以四无量、六度、四摄为纲,用十善巧解释智慧而构成的《菩萨藏经》类;有属于论藏性质,发挥唯识学说的《大乘阿毗达磨经》和阐发“万法唯识”思想,主张“阿陀那缘起”的《解深密经》;还有调和“如来藏缘起”和“阿赖耶缘起”的《楞伽经》和《密严经》等。此外尚有说菩萨戒行的《梵网菩萨戒经》,讲如来三密,建立各种曼荼罗,宣说各种真言陀罗尼的《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秘密经类。 其他相关上述大乘各种经类,是大乘佛学思想发生和发展的依据。大乘经部帙浩繁,汉译者达数千卷之多。原来各家“经录”大小乘经是不分的。《历代三宝记》所引作者不详的《众经别录》,开始分“大乘录”、“小乘录”、“大小乘不判录”等等。《开元释教录略出》则把大乘经分为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盘部5大类,加上诸重译经和大乘经单译2类,共7部分。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仍是大小乘经不分,但在10大类中,除阿含部为小乘经,本缘部和经集部大小乘经混杂外,其余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盘部、大集部和密教部,基本上都属大乘经类。《频伽藏》则将大乘经分为华严部、方等部、般若部、法华部、涅盘部等5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