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疆路 |
释义 | 青岛新疆路新疆路起初由冠县路口一直到大港一号码头,原名早舟町,解放后,大港码头采取封闭管理,一半的新疆路已在大港范围之内。 德国当局建小港的同时兴建大港码头。港区由防波堤筑成港池,南防波堤一侧是一号码头,北防波堤一部分是五号码头,中间有二号码头、四号码头。全有铁路相通。一号码头长720米,宽120米,二号码头长400米,宽100米,四号码头长165米,宽30米,五号码头长766米,宽度不一。当时“在东亚各商港中,工程之大,设备之周,允可推为首屈一指。”安溪生有诗吟咏: “万国梯航此淹留,大风犹自说齐州。 东西良港知多少,应数青邱第一筹。” 有一个时期,青岛也称青邱、琴岛、琴岗。 大港建立了修船厂,培养技工,同时成立了水师工业学校,共开办了14年,培养了技工1200多人。1932年7月开工建三号码头,长593米,宽100米,1936年2月投入使用,使青岛港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四位。 1939年12月开始建六号码头,长445米,宽202米,又在码头西端建防波堤。 长时期以来大港为开放式,客运船只一般于开船前1—3个小时可以登船,也不检票,乘客及送客的人自由上下,开船前敲锣,送行者下船。远洋轮按国际惯例预备有彩条,由船上抛下,一端在乘客手中,一端在岸上送行者手中,声声汽笛,轮船离岸,彩条逐渐断于水,演绎着人生离合。开船以后,才逐舱检验船票。乘坐三等舱以上的乘客均为免费供餐。当时新疆路上的宏伟建筑是海关大厦。青岛原有东海关分关,德占青岛后独立建胶海关,初在前海崖,1914年迁入新疆路大楼。 解放后,大港内新建了八号码头,扩建了四号码头,又在黄岛建新港,2002年主港区移至前湾新港,老的大港成为国内航班及旅游码头,新的海关大厦在“八大峡”海滨落成,称“青岛海关”。 日占时期,日本人抢先在这条路购地建房,成立企业。 日本建有上海运输公司和大阪商船公司两家海运公司,竹内造船厂,东洋旅馆以及细野洋行、金谷洋行、岩城会社、大东公司以及海事协会。 解放后在船渠港基础上建立了北海船厂,20世纪70年代迁至燕儿岛,2001年再迁海西湾。 解放后在新疆路建了青岛海运客运站大楼,曾有至上海、大连、广州等客运航线,新时期以来公路、航空的发展已取代了海上客运,但新开辟了青岛至韩国的海上客运航线和旅游航线。 新疆路上建了国际海员俱乐部、友谊商店、友谊饭店,曾是为外国海员服务的机构。 又建了和平宾馆,接待海内外游客,一些全国文艺会演如全国相声会等活动均曾以这里为下榻宾馆。著名女作家凤子住在这里,写了散文《愿望和信心——话青岛》: “我终于来到黄海之滨美丽的城市青岛,虽然我听到过多少人的介绍。当北京处在三十七、八摄氏度酷热威胁下,我却早晚在青岛街头散步,风吹拂到身上都还有点凉意,这是伏暑中难得享受到的福份。 可惜下榻的地方在后海,后海是港口码头,要看海,要上浴场,往返是费时间的……” 许多年中,一些影视片如《乘风破浪》、《大河奔流》等曾在大港码头、客运站拍摄外景。 今天,大港也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