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赫布里底群岛共管地 |
释义 | 新赫布里底群岛共管地即现在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瓦努阿图。位于澳大利亚悉尼东北2,250公里处的西南太平洋新赫布里底群岛上,东距斐济约1,000公里,西南离新喀里多尼亚400公里。由西北东南方向呈Y形的8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66个岛有人居住。领土总面积约11, 8 8 0平方公里,较大的岛屿有埃斯皮里图(又名桑托)、马莱库拉、埃法特、埃皮、彭特科斯特和奥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常年气温保持在25.3℃左右,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此地在18世纪被库克船长发现后,遂先后为英、法两国占领并殖民。后来两国签署协议将此群岛置于共同管理之下,称新赫布里底群岛共管地,由两国派出高级专员管理。直到1980年独立该地改为瓦努阿图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Vanuatu)为止。 1940年,岛上爆发“乔恩·弗伦运动”,公开提出反教会、反白人统治和反政府的口号。1963年岛内成立了第一个政党─乡村党,要求收回土地和实现独立。在民族运动迅速发展的趋势下,英、法最终同意该殖民地于1978年1月起实行内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宣布完全独立,定名为瓦努阿图共和国。 全区被分为两部份:英语圈和法语圈,并延续至独立之后。如今当地的学校仍同时教授这两种语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