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肠息肉
释义

大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大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一般来说大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大概是为10%。大肠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

大肠息肉病理分类

大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只是一个统称,从病理上可分为: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最大,尤以绒毛状为著,被称为癌前期病变。

(2)炎性息肉。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氏病、血吸虫病等炎性肠道疾病所致的息肉。

(3)错构性瘤。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4)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

后三种息肉统称为非肿瘤性息肉,几乎不发生癌变。

分类

主要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种。

非肿瘤性息肉中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即腺瘤。临床中最长见的为腺瘤,其次是增生性息肉。腺瘤已经成为较大的问题,大肠上出现100个以上的腺瘤即称为大肠腺瘤症,若不及时治疗100%会演变为大肠癌。腺瘤性息肉经多年恶化,其一部分就会癌化。

小的息肉一般无症状,待发展致较大时会出现便潜血、鲜血便的症状。青年性息肉往往自然脱落并出现便血,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重叠或在肛门外露出。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幼年性息肉(简称JP)。J多见于儿童,其中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最多见,成人仅占15%.平均年龄6.2-7.3a。有些作者认为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也有的作者认为男高于女。J分为三型:1.婴儿型J;2.结肠型J;3.胃肠道弥漫型J。婴儿型较少见。多在生后数周内出现症状,表现为粘液性腹泻、呕吐、便血,继发贫血及营养不良等,也可出现肠梗阻、直肠脱垂和肠套叠。

症状

大肠息肉是大肠黏膜面上隆起的赘生物的统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它临床表现通常为:

⑴大便性质的改变如便血、大便稀烂不成形带有黏液或脓血。⑵排便习惯的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⑶部分病人有腹痛。

⑷有时可看见带蒂息肉脱出肛门外。

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属于良性肿物。息肉在人体的许多部分均可出现,如鼻息肉、声带息肉、消化道息肉。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息肉。

形成病因

肛肠医院专家表示,目前研究出来的肠息肉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结、直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直肠中的胆酸。详情点击免费咨询

2、机械损伤和粪便刺激: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或者是细胞的产生增加,或者是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

3、炎性刺激: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因为直肠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或溃疡而肉芽组织增生凸起,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形成息肉,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炎性息肉。详情点击免费咨询

4、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肠息肉的原因,大致如上所述,所以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不适感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病情。

肠息肉不治会引发肠套叠,造成脱垂,而且大家要明确的一点是,肠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很大,患者一旦发现患有肠息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一定的癌变倾向

部分大肠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变倾向。

(1)腺瘤样息肉 又称息肉样腺瘤,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但有一种遗传性家族性腺瘤病,又称“家族性多发性息肉”,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

腺瘤样息肉的主要症状是出血。出血常附在粪便表面,颜色鲜红。长期慢性出血,可导致贫血,但80%以上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2)乳头状腺瘤 常单个发生,瘤体较大,最大的长达15厘米。本病症状主要是腹泻,粪便中带有大量粘液或仅有粘液排出。

乳头状腺瘤的癌病率也较高,在20-30%之间。

(3)儿童性息肉 发生在2-8岁儿童的大肠息肉叫做儿童性息肉。主要症状是便血,有时排便时可从肛门脱出,排便后可缩回肛门内,反复出血会导致儿童贫血,影响生长发育。

(4)增生性息肉 是大肠中最常见的息肉,表现为肠粘膜上的小隆起。多无临床症状。

(5)炎性息肉 又称“假息肉”,是由于肠炎炎性刺激而引起炎性反应增生。

(6)黑斑息肉病 本病有三大特点,一是有家族遗传性;二是病人有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表现口腔粘膜、口唇周围、面颊及指甲有黑色素斑;三是胃肠道有多发性息肉。

因大肠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变倾向,故建议早期予以切除。

诊断检查

1、X线钡餐灌肠虽能通过钡剂的充盈缺损敏感地发现大肠息肉,但对病变常常不能正确分类和定性。内镜检查不仅可直视下观察大肠粘膜的微细病变,而且可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刷片检查而确定病变的性质,因此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最重要手段。

2、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须作活组织检查,以了解息肉的性质、类型以及有无癌变等。小的或有蒂息肉可用活检钳或圈套器电切摘除后送验,大的或广基的息肉则往往只能行钳取活检。

3、由于同一腺瘤中,不同部位的绒毛成分量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往往不一,所以钳取活检处病变并不能完全代表全貌。活检处无癌变亦不能肯定腺瘤他处无癌变。因此腺瘤的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无癌变往往需切除整个肿瘤,仔细地切片检查后方能肯定。钳取活检病理结果可供参考,但并非最后结论。临床上这种术前钳取活检的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不一的情况在绒毛状腺瘤中相当常见。如Tayloy收集文献中报告了1140例绒毛状腺瘤中,术前钳取活检为良性,而术后证实癌变的可达23%~80%,临床医师对腺瘤钳取活检在诊断中的这种局限性必须有所了解。

目前治疗内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即使一些较大的息肉亦能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因此给息肉病理活检提供了方便。对于摘除的息肉常要求包括蒂部的取材,以全面观察息肉的组织学形态。对于大肠腺瘤,目前主张进行全瘤病理检查,以明确不典型增生程度、避免遗漏恶变。对于复合性息肉,由于它们不少是和腺瘤共存的,因此应进行多瘤病理检查,特别是对多部位和老年患者。即使不能做到每一个息肉都进行病理检查,也应对各个部位有代表性的息肉取材活检,以发现复合性息肉,特别是具有恶变潜能的腺瘤。

大肠息肉会癌变情况有不同

部分大肠息肉在某些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有一定的癌变倾向,但不是所有的大肠息肉都会癌变。不同种类的大肠息肉,癌变机会有大有小: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是一种癌前病变,特别是大于2cm的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很高;

(2)错构瘤性息肉,最典型的病例是P-J综合征患者消化道内的息肉,一般认为癌变几率很小;

(3)炎性息肉,又称假息肉。常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病和肠结核等,一般认为这类息肉不会发生癌变;

(4)增生性息肉,又称化生性息肉,比较多见,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大便带血可能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在大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特别重视: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会癌变。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癌前病变,恶变率为100%。

大肠息肉常隐匿起病。常见信号主要有4个

①大便带血:不少饮食起居不规律、大便秘结的青年人常有大便带血,若自疗1周后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常有反复,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②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若发现大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③便秘和腹泻:长期腹泻和便秘的病人,若药物疗效不佳,就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大肠息肉可能。

④腹痛:有长期腹部隐痛者应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大肠息肉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大肠息肉的治疗

常规治疗方法

大肠息肉的治疗是发现息肉后即行摘除。在内镜技术发展以前,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开腹手术或经肛门切除,创伤较大,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目前,随着结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可以说已经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1、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适用于有蒂较大的息肉。

2、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小息肉,既简便易行又安全可靠,还可以送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黏膜切除法:主要用于无蒂的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4、分块、分期摘除法:如果息肉较大,无法一次性切除,可以采用分块电切的方法将息肉逐步切除;如果息肉数量较多,若无法一次全部切除,则要求患者定期进行分次电切治疗。

内镜下无法切除者则需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病史者应该注意什么

大量的证据提示,大肠癌的形成与大肠息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大肠息肉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3种。大肠息肉发生恶性癌变的概率与息肉的形态、大小都有关系。一般来说,绒毛状腺瘤发生恶性癌变的概率最大。另外,息肉体积越大,恶性癌变机会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有大肠直肠息肉者应接受息肉切除手术,并且定期随访,建议手术切除后1年内做一次结肠镜检查,若情况稳定,每2到3年随访1次。

发现大肠息肉后应注意什么

早期发现大肠内的良性腺瘤,不仅可消除癌变隐患,还可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以距离肛门10cm之内的腺瘤为例,如果是良性的,一个普通的住院医生都可以做手术,无须打开腹腔便可把腺瘤直接从肠壁上取下,手术风险小,费用也较少。但若已经发生癌变,则必须打开腹腔,不但要把癌变部分从大肠上挖掉,还有必要截去肿瘤附近的大肠,有时甚至要彻底切除肛门,再重造一个人工肛门,造口患者只能终日挂着粪兜儿生活,且手术费用在数万元。因此,建议发现息肉最好及时切除。目前大肠息肉的切除方法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腹腔镜切除或普通手术切除。其中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根蒂部无恶变征象的息肉。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息肉组织从根部烧灼切断,操作简便,患者可以马上下床。该方法不仅费用低廉,并发症较手术切除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但是,不能做消化道内镜检查者、有出凝血机制障碍未纠正者、直径较大的宽基息肉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年老体弱者,则不适用此种切除法。40岁以上男性需要警惕的是:大肠息肉临床症状少,容易忽视或漏诊。凡出现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状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注意做进一步检查如结肠镜或钡餐灌肠。直系亲属中如果有多发性息肉患者,也应做相应的检查。切除了息肉的患者应该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定期进行复查。

大肠息肉可以预防吗?

由于临床上往往重视大肠癌而忽略了大肠息肉,而大肠息肉具有多发恶变的倾向,从而成为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预防大肠息肉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与肠壁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腌制的食品。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锻炼,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最后,对于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息肉并及时处理。

验方

1、

方药:党参、黄芪、赤芍、桃仁、白芍、莪术、黄药子、枳壳、甘草各9g,薏苡仁60g(先煎)。

适应症:右下腹包块,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多,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苔薄,舌体小色淡,脉细弱。证属脾虚气弱,秽浊瘀血互结,凝滞于肠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

方药:乌梅、党参各15g,黄连5g,僵蚕10g,当归、赤芍、地榆各12g,牡蛎24g,甘草6g。

适应症:多发性直肠息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大肠息肉疾病误区

大肠息肉不等于就是肿瘤

大肠息肉是指自黏膜表面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可以带蒂或不带蒂。在大肠息肉中,有些是肿瘤性息肉,有些是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占70%~80%,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而非肿瘤性息肉,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它们的发生、发展与大肠癌关系不大。

肿瘤性息肉分三种,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这三种腺瘤是病理上的三种分类。一般地说,小的息肉多数是管状腺瘤,大一点的息肉是混合性腺瘤,再大一点的息肉则是绒毛状腺瘤。不同种类的腺瘤,癌变机会不一样,管状腺瘤较低,混合性腺瘤稍高,绒毛状腺瘤最高。另外,腺瘤癌变率也与大小有关,1厘米大小者为1%~2%,1~2厘米大小者为10%,2厘米大小者为40%。

大肠息肉危害

大肠息肉对身体的危害

大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

凡是大肠黏膜上任何向肠腔突起的赘生物,无论其大小、形状和组织学类型如何,临床均统称为“息肉”或“多发性息肉”,也称“息肉病”属于肿瘤的范畴,部分为类癌;介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癌]之间。病理检查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临床上息肉可为单个多个,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

大肠息肉的常见信号

大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10%。大肠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当息肉数量很多,超过100枚以上时,称为大肠息肉病,临床上主要有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两种。

在大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特别重视: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会癌变。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癌前病变,恶变率为100%。

大肠息肉常隐匿起病。常见的临床信号主要有4个:

①大便带血:不少饮食起居不规律、大便秘结的青年人常有大便带血,若自我药疗1周后还有出血,或用药好转后,症状常有反复,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②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若发现大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③便秘和腹泻:长期腹泻和便秘的病人,若药物疗效不佳,就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大肠息肉可能。

④腹痛:有长期腹部隐痛者应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大肠息肉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长期便秘会引起大肠息肉

长期便秘,使粪便在大肠中停留时间过长。大便中的粗渣及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容易造成大肠黏膜的损伤。或因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细胞增生过快或细胞脱落速度减慢,长此以往,大肠黏膜逐渐形成息肉状隆起。因此,长期便秘可以导致大肠息肉。

为什么便秘会引起大肠息肉呢?任何隆起于大肠黏膜表面并向肠腔内突出的病变,无论其组织类型如何,统称为大肠息肉。实际上,大肠的息肉状肿块既可以是肿瘤,也可以是炎症或其他病变。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男性多于女性,年长者较多见。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小可自直径2毫米以下至10厘米以上,多因粪便等慢性刺激而引起。

大肠息肉的两种病理类型

大肠息肉是指肠腔内黏膜表面的隆起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息肉很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有一定的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10%。大肠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当息肉数量很多,超过100枚以上时,称为大肠息肉病,临床上主要有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两种。在大肠息肉中,有两种病理类型应特别重视:

一是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很大,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如果不治疗,百分之百会癌变。

二是家族性息肉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属癌前病变,恶变率为10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