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肠杆菌肺炎 |
释义 | 概况??大肠杆菌性肺炎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革兰阴性菌肺炎,是HAP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常发生于全身衰竭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与一般急性细菌性肺炎相似,病死率高。 疾病描述?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引起的肺炎叫大肠杆菌肺炎,系间质性肺炎。此病多见于下列情况: (1)发生于新生儿或小婴儿时,肺炎常为全身大肠杆菌败血症的一部分。 (2)腺病毒肺炎后继发。即原有肺炎好转后,又见恶化或原发病迁延不愈时,应怀疑有新的细菌感染。 (3)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盂肾炎之后也可发生。? 病原学1.大肠杆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代表菌为大肠埃希菌,无芽孢,有鞭毛,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也是引起多种感染的条件致病菌。突变后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致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2.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主要有菌体O抗原、膜K抗原、鞭毛H抗原和菌毛F抗原四种。 3.大肠杆菌性肺炎的感染途径主要有血源性播散、内源性吸入和外源性吸入三种方式。 临床表现1.有原发泌尿道或胃肠道感染,或有造成吸人感染的诱因,特别是全身衰竭的住院患者。 2.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咳嗽、咳黄脓痰。 3.体检呈重病容,可有气急、发绀。重症患者可有血压下降、黄疸、意识障碍。 4.肺部体征是肺底部湿哕音,缺乏典型的肺部实变体征。40%的病人可有脓胸,多在病变严重的一侧有胸腔积液的体征。 临床特点??(1)起病缓慢,好发于体弱、营养不良的小婴儿,且有使用多种抗生素的病史。 (2)全身症状极重:咳嗽频繁、有痰、气喘、脉搏增速常与发热不成比例,新生儿体温低于正常。若合并败血症,易出现微循环障碍,如口唇发绀,面色灰暗,四肢发凉,精神萎靡或嗜睡,甚至昏迷。 (3)按普通球菌性肺炎治疗无效,迅速恶化。 (4)X线胸片:与支气管肺炎相似。 (5)脓胸较常见,肺脓肿少见。 (6)血常规:白细胸总数可正常,偏高或偏低。 (7)病原学检查:血培养、痰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 由于本病的死亡率较高,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救治。抗生素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钠50~150mg/kg·日加入液体中静脉输入。 诊断检查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总数可增加高达20.0×109/L以上,伴轻度核左移。 2.血培养阳性可确诊。 3.痰涂片革兰染色见多形核白细胞及革兰阴性杆菌,确诊需在培养基上出现占优势或纯生长的大肠杆菌。 x线检查?胸片见单侧或双侧下肺小片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有时可融合。 治疗措施1.抗菌药物的治疗敏感有效抗生素有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2.一般治疗应给予静脉滴注,氧疗。 3.对症及支持治疗。 4.原发病的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