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别山牛
释义

大别山牛为役用和役肉兼用型牛,是分布在长江北岸山区的南方耕牛品种,是比较大的一个特殊种群。大别山牛以分布区大别山而定名,产于湖北省大别山西部和安徽省大别山东部。1982年9月,中国牛品种志编写组会同鄂、皖两省有关地、县畜牧行政单位和科技人员经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鄂、皖两省大别山地区的黄牛属同种异名,经省级定名为大别山牛。2006年末中心产区饲养量为30万头。大别山牛适应性强,耐粗饲,耐受高温、高湿,抗病力强,是中国优良地方品种之一。

产区分布

大别山牛以分布大别山而定名,产于湖北省大别山西部的黄陂﹑大悟﹑英山﹑罗田﹑红安﹑麻城和安徽省大别山东部的金寨﹑岳西﹑六安﹑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宿松等县。

产地环境

地理条件

产区属大别山南麓,位于东经114°9′~114°37′,北纬30°40′~31°22′。大别山黄牛的中心产地海拔高度一般在52~623.9米,少数山峰高达700~800米。境内山脉逶迤起伏,山高坡陡,溪谷交错,水田分布于冲垄,多系坡田和小块梯田。

气候条件

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6~16.4℃之间,极端最低温度为-10.9℃,极端最高温度为39.6℃。全年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雨量充沛,无霜期244~247天。

土质水源

梅山、响洪甸、佛子岭、龙河口四大水库。山体主要由元古代——中生代花岗岩、片麻岩、闪长岩组成。土壤为砂泥土,质地松,易板结。旱地面积更小,俗称“牛眼睛地”,为麻骨土和砂土,土层瘠薄。由于田块小,所以多饲养黄牛作耕牛,并逐渐形成为黄牛的集中产区,大别山黄牛体型中等、行动敏捷、适于小块田和水、旱兼作的特性。

品种特性

大别山牛角形多样,肩峰明显,多为肥峰型,垂皮发达,胸宽深,前躯稍高于后躯,四肢强健,蹄质坚实,是理想的役用黄牛。

由于气候条件好,水热资源丰富,农作物产量高,农副产品与牧草多种多样,为大别山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饲养条件。适应性强,耐粗饲,耐受高温、高湿,并能抗寒。合群、易饲养,经改良后杂交优势明显,抗病力强,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之一。

外貌体型

大别山牛被毛黄色为主,其次是褐色,少数为黑色。腹下,四肢,尾部毛色稍浅呈粉色,毛细短,平滑光亮。鼻镜肉红色,黑色、或红黑相间。

该品种结构紧凑。垂皮发达,角形多为迎风角、叉角和笋角,肩峰明显,胸深宽,肋骨明显拱起,后躯较宽而稍斜。四肢筋腱清晰,蹄圆大而结实,乳房发育尚好,多呈碗形或梨形。

公牛头方额宽,颈粗而短,肩峰明显,垂皮发达,胸深宽;母牛头部狭长而清秀,颈较薄长,垂皮长,宽鬐甲较低而薄。

大别山黄牛体格较矮小,骨骼粗壮,发育匀称,公牛腰背平直,胸深广,肋骨拱起,腹部圆大,无垂腹、草腹。母牛肷部充实,后躯宽平,尾毛细长蓬松,乳房发育尚好,乳头较长粗,分布均匀。四肢强健,筋腱明显,蹄圆大而结实。皮肤较薄,有弹性。

体尺体重

成年公牛、母牛体尺和体重

性别 测定数量
(头) 体重
(kg) 体高
(cm) 体斜长
(cm) 胸围
(cm) 管围
(cm)

成年公牛 12 332.84±15.56 117.62±5.95 125.99±7.44 164.42±8.19 17.36±1.00

成年母牛 55 284.35±25.00 110.08±8.21 122.90±3.69 154.95±4.45 16.00±0.94

体态结构

性别 体长指数(%) 胸围指数(%) 管围指数(%)

成年公牛 107.12±6.07 139.79±6.53 14.76±1.10

成年母牛 111.65±2.15 140.76±4.53 14.53±0.49

繁殖性能

母牛1-1.5岁时有明显发情征候,发情持续期2-3天,发情周期平均23天。妊娠期245-308天,平均274.6天。母牛可以常年发情,但旺期为5-7月份。公牛使用配种的年龄为2.5岁以后。因饲养管理粗放、发情周期等受营养影响,繁殖率不稳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0: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