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便失禁
释义

大便失禁(incontinence of feces),因肛门部位或其相关神经损伤而不能自主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的一种病理现象。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

分类

1.完全性的大便失禁

干便、稀便及排气不能控制。

2.不完全大便失禁

干便可以控制,稀便及排气不能控制。

3.感觉性失禁

因肛管皮肤缺损或肛管排粪感受器受损引起的失禁。特点是在无感觉情况下可以排出稀便。

病因

病因由机械性或神经源性病变引起。常见的原因如下: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损伤

直肠脱垂、痔疮、久泻、息肉脱出等肛门直肠疾病引起肌肉松弛、张力降低;年老或某些疾病引起肛门括约肌萎缩或收缩无力;因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切断或切除肛门括约肌及分娩、肛门外伤、烧伤、烫伤等损伤肛门括约肌。

神经障碍和损伤

昏迷、智力发育不全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或支配肛门括约肌神经损伤、突然惊吓等。

先天性疾病

先天性无肛门括约肌或括约肌发育不全者。

其它病因

此外还有会阴撕裂,意外伤,枪弹伤和异物等病因。老年人身体衰弱,大便嵌塞亦可引起失禁。

临床表现

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导致会阴部经常潮湿,粪便染污衣裤。完全失禁时,粪便可以随时自行流出;咳嗽、走路、下蹲及睡眠时,常有粪便、黏液从肛门外流。不完全失禁时,虽能控制干便,但对稀便不能控制,集中精力控制肛门时,方可使粪便不流出。

需要注意的是,大便失禁主要与急性菌痢及急性肠炎等腹泻患者偶尔出现的大便失控相鉴别,但这些患者的大便多数情况下能随意控制,并且患者多有腹痛及脓血便或水样便,经对症治疗后,随着腹泻症状的缓解、大便成形,而偶发的大便失禁消失。大便失禁主要是病因之间的鉴别,包括神经障碍和损伤、肌肉功能障碍和受损、先天性疾病等。

大便失禁易造成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会阴部、骶尾部皮肤炎症及压力性溃疡(压疮)。大便失禁在老年人、危重病人及瘫痪卧床病人中发生率达46.0﹪~54.4﹪[1]。由于粪便的刺激,使会阴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的侵蚀状态,易发生皮肤红肿、溃烂,皮肤破溃感染可深及肌层或破溃延伸至阴囊、阴唇、腹股沟等;污染尿道口、阴道口引起逆行感染,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困难、由于会阴经常受到粪水刺激、肛周皮肤可发生糜烂、瘙痒、溃疡及疼痛等、少数病人为使大便减少而节制饮食、出现消瘦、体重下降。

儿童大便失禁

①原发性:从幼儿期延续下来的;

②继发性或退行性:曾在厕所排过便,但以后不排的。性别:男女比例为2.5~6.0:1;年龄发生频度:4岁占2.8%,5岁占2.2%,6岁占1.9%,7~8岁占1.5%,10~11岁占1.6%。

儿童大便失禁的治疗很困难,需要患儿、家属、医师三方面的默契配合。

神经性大便失禁患儿表现为不能随意控制排便和排气。完全失禁时,粪便自然流出,污染内裤,睡眠时粪便排出,污染被褥。肛门、会阴部经常潮湿,肛周皮肤糜烂、疼痛瘙痒、湿疹样改变;不完全失禁时,粪便干时无失禁,粪便稀和腹泻时则不能控制。一般多数排便在内裤,其结果,有时粪块落在屋角、幼儿园以及学校的走廊、公园等场所。排便多数发生在儿童站立的时候,特别是运动中、步行时、玩耍时,甚至有时洗澡时排便,致使粪块浮在澡盆中。

女性大便失禁

女性发生的大便失禁较男性多见,经产妇则更多大便失禁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排气失控,轻症失禁患者对排气和液体性粪便的控制能力丧失,其内裤偶尔弄脏,重症患者对固体性粪便也无控制能力,表现为肛门频繁地排出粪便,如果患者能够迅速找到厕所,则可以避免弄脏衣裤。

本症患者常因肛门会阴区长期潮湿不洁,污染衣裤、床单等而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体检可见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湿疹溃疡瘢痕、肛周皮肤瘢痕肛门松弛,有时可见直肠脱垂。指检可触及坚硬的粪块或肿瘤等,可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伸展,其收缩力减弱或消失。仔细检查能准确判断收缩无力的部位并可显示肛管反射消失。

并发症:大便失禁护理工作较困难容易发生皮肤损伤,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诊断步骤

对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肌肉萎缩、松弛和肌张力下降者,可作提肛运动功能锻炼。对肌肉功能障碍或损伤者,可通过手术修复,加强肌肉张力,必要时做腹部人工肛门。

问诊

50%大便失禁患者不会主动诉说有症状,除非详细询问询问病史是一门艺术。患者就诊时,医生有责任鼓励病人详细叙述病史和引导或直接询问有关情况。

(1)病史:了解有无手术、产伤、外伤史,病程及治疗经过等。

(2)症状:包括:①排便的自控能力,有无便意,每天大便次数自我护理条件;②肛肠外症状,如排尿异常,脊柱情况,智力神智和精神状况等。

局部检查

(1)视诊:注意有无粪便污染、溃疡、湿疹皮肤瘢痕、黏膜脱出、肛门扩张等情况。

(2)指诊: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力肛门直肠环张力等。

(3)内镜:观察直肠黏膜颜色,有无溃疡、炎症、出血肿瘤、狭窄和肛瘘等等。

实验室检查

肛门直肠的功能具有包括任何时候允许排便与维持自控能力的多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因此,某种特殊检查可检验这种机制的一个方面,临床评价必须根据各种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评价盆底和括约肌功能的常用诊断性实验包括:

(1)肛管直肠测压:包括肛门内括约肌控制的静息压,外括约肌随意收缩时最大压力,舒张时刺激的知觉阈值。在大便失禁时肛门静息压和最大压力均下降。

(2)肌电图:是反映盆底肌肉及括约肌的生理活动了解神经和肌肉损伤部位与程度的客观依据。

(3)排粪造影:可记录排粪时的动态变化,通过直肠角改变,能推测耻骨直肠肌的状态和损伤程度。

(4)生理盐水灌肠试验:通过坐位时向直肠内注入1500ml的生理盐水,记录漏出量和最大保留量了解排便的自控能力。大便失禁时保留量下降或为零。

(5)肛管超声图:可准确判断肛门括约肌缺损部位和不对称性测量内括约肌的厚度。

护理措施

1、护理员要主动关心病人,积极给与精神安慰;

2、了解病人排便规律,适时给与便盆。在可能情况下,与医生协商每日定时为病人使用导泻剂或灌肠,以帮助建立排便反射。

3、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一但发现有粪便污染,用柔软卫生纸擦净后再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用毛巾擦干,并涂油膏于肛门周围皮肤,防止发生皮疹或压疮。

4、使用柔软透气性好的尿布垫或一次性尿布铺在病人臀下,一经污染要立即更换,有条件时可让病人卧于有孔的病床上,以减少床褥污染。要随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和被单。

5、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

大便失禁的皮肤护理

做好皮肤护理对肛门失禁及卧床病人是极其重要的,最具有预防性的措施仍集中在减轻压力、更换体位、加强营养、注意卫生预防感染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地对肛门失禁的护理。肛门失禁病人的床应垫塑料布及布单,再用旧布等将病人臀部兜住,或用硬纸壳做成簸箕式样,里边垫上废纸放在臀下,使后取出倒掉,以节省布类和清洗的麻烦。最好是掌握病人排便规律,按时接便盆排便。便后用温水肥皂洗净会阴及肛门周围,发现臀部有发红现象时,可涂以凡士林油、四环素药膏或氧化锌软膏等,夏天可补些爽身粉。

目前,我国对肛门失禁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尚未见详细报道,但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其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调查和防治工作。

大便失禁的心理护理

对老年人、危重病人的大便失禁处理不是一个简单的卫生方面的考虑,当他们经历了直肠功能丧失后,经常有难以启齿、意志消沉、孤僻、害怕被发现的灰色心理,如不及时防治,则会使他们精神颓废,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退化。

对于老年人,护士应通过充分认识大便失禁的有关问题,有能力帮助这些病人,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给他们精神上的理解,同时及时处置肛门失禁的困窘,鼓励他们回到社会 ,可穿收腹裤或紧身衣裤,以增加肛门的节制能力,从而增加病人的生活信心,帮他们渡过难关。

对于患儿,护士应协助家长做好生活护理,帮助勤换衣裤、清洗会阴部;对年长儿要态度和蔼,耐心讲解病情,取得合作。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向家长讲解疾病的发生、病因、需何种手术治疗,手术前、手术后需注意的问题,详细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术后护理措施,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让家长理解我们的工作,了解病儿的病情动态变化,减轻家长术前紧张,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饮食护理

改善饮食结构,出院后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利于排便通畅。增加膳食中食物纤维的含量,平均每日供应6.8g。食物纤维不会被机体吸收,但可增加粪便的体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加强排便的规律性,有效地改善肛门失禁状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