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比目鱼
释义

基本信息

英文名:Pacific Halibut

俗名: 大比目鱼,太平洋大比目鱼。产地:阿拉斯加。

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几种比目鱼,特别是庸鲽属(Hippoglossus)的大西洋和太平洋产经济价值高的大型鱼类的统称。与其他鲽科(Pleuronectidae)鱼一样,两眼一般在体右侧,且仅该侧有颜色。大西洋大比目鱼(H. hippoglossus)见于北大西洋两岸,形大,可长达2公尺(7尺),重325公斤(720磅);身体有眼侧为褐色、淡黑或深绿色,无眼侧通常为白色;在一些地区由于过量捕捞已变为稀有。太平洋大比目鱼(H. stenolepis)体较小,且较细长,产于北太平洋两侧;绿褐色,可重达213公斤。其他名为halibut的食用比目鱼有鲽科的格陵兰大比目鱼(马舌鲽)和鮃科(Bothidae)的加利福尼亚牙大比目鱼(加利福尼亚牙鮃, 学名为California halibut)。格陵兰大比目鱼(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是北部种,见于大西洋北极和近北极水域,可长约100公分(40寸); 体色淡褐或淡黑,但与大多数其他比目鱼不同,体两侧全有颜色。加利福尼亚牙大比目鱼(Paralichthys californicus)产于加利福尼亚沿海;体灰褐色,最大体长约1.5公尺,重达27公斤。鮃科其他种类通常眼及体色仅见于左侧,而加利福尼亚牙鮃的两眼与颜色则可均在左侧或均在右侧。

销售建议

品味出众,适合多种中式烹饪

·是昂贵鱼种如智利海鲈的绝佳替代品

·新鲜产品一年中有八个月可稳定供应,冷冻鱼可全年供应

产品描述

太平洋大比目鱼

学名(科学命名):Hippoglossus stenolepis

俗名(市场名称):大比目鱼,太平洋大比目鱼

个体大小:通常为5-50公斤

出成率:从整只原条鱼到去头去脏:68-80%;去头去脏到去皮去骨fletch鱼片:34-44%;去头去脏到鱼排:70-94%

产品形式:新鲜:去头去脏,fletch鱼片,鱼排,鱼颊;冷冻:去头去脏,fletch鱼片,鱼排,鱼颊

保存处理:经恰当冷冻处理的新鲜大比目鱼可完好保存两周。冷冻鱼片在摄氏零下20度至零下26度时可保存一年。

口味:柔和

质地:中等/坚实

营养指标(每100克)

热量:110千卡

蛋白质:21克

脂肪:2.3克

胆固醇:32毫克

非饱和脂肪酸(Omega-3):0.4克

钠盐:54毫克

主要产地:阿拉斯加

品种分布:北加州至白令海及俄罗斯鄂霍次克海

主要捕捞方式:长线钩钓

捕捞季节:3月15日至11月15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5: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