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保村 |
释义 | 1 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新华镇新华乡下辖村◎ 村情介绍大保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华镇新华乡北部,属乡政府所在地,东起游山,南交董家湾村,西接曹村,北与新丰乡盛洪村交界,走势南低北高,被鸡笼山和游山怀抱其中。总面积12.2平方公里,太泾公路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大保河流经全村到董家湾汇入太平湖,全村民房依次分布在小河两岸,村民祖祖辈辈在两岸休养生息。 ◎ 基础概况大保自然村是新华乡政府所在地,村域的南端是新华集镇的中部商业区、教育园区和行政区,北端设有国有游山林场场部。全村有堪上、大保、西冲、下庄、棠华、盛家、路桥、喜观、田畈、峻岭10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360户,1250人。 ◎ 农业特色大保村耕地面积167.92公顷,林山面积 6800亩,峻岭脚建有小(二)型水库,蓄水16万立方米。在游山建有村办林场,营造人工杉木林334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年产706吨,油料产量145吨,大宗经济作物有蚕茧、茶叶、野竹笋等,村民收入来源以种养业为主,近年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越来越多,成为村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2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下辖村大保村委会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杉树乡的一个行政村。地处杉树乡东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镇雄县130公里。东面邻彝良县,西面邻杉树,南面邻海子,北面邻彝良。辖罗家坪子等2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85户,共3875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3859人,劳动力2406人。 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8.36平方公里,海拔1120米,年平均气温15℃,适合种植玉米、薯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825亩,人均耕地1.11亩,林地面积6938亩,其中经济林果240亩,水面面积地370.9亩,荒山荒地面积25600亩,其他面积4800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劳务输出为主,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0.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3.65元。 村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今后大保村委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争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修通各村村组公路,改建好本村的两所完全小学,并增加两所小学校,减轻低年级儿童就读困难;2、根据本村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同时加大林下资源开发力度,扩大天麻等中药材面积,努力使各项事业能够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有一个更新的突破。 ◎ 基础设施大保村委会位于杉树乡东边,距离杉树乡10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8.36亩。拥有耕地面积28.36亩,人均耕地1.11亩,主要种植玉米、薯类等作物,水面面积地370.9亩,荒山荒地面积25600亩,其他面积4800亩。 ◎ 农村经济2008年整个村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560.66万元,种植业收入149.5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67℅;畜牧业收入118.1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1.08℅;林业收入34.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12℅。外出劳务收入167.53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446.9元,人均纯收入843.53元。该村委会村民的住房以石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保村目前已有52户砖混结构住房,居住石木结构住房的农户823户,还有1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8年底,整个村委会共拥有 农用车14辆,摩托车45辆。 ◎ 特色产业大保村委会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第三产业,农产品主要销售于县内,2008年种植业销售总收入149.5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6.67℅。该村委会目前正在发展魔芋等特色产业,今后计划大力发展魔芋、竹笋产业。 ◎ 人口卫生大保村委会居住人口为汉、苗等民族。整个村委会现有农户885户,共3875人,其中:男2080人,1913人。农业人口总数为3859人,劳动力总数24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2080人,外出务工人数493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合作医疗。至2008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数34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625户,共计3674人,参合率97.02℅。村民就医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委会距离乡卫生院10公里。 ◎ 文化教育大保村委会有村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拥有教师29人,村距离杉树附中10公里,目前整个村委会在校学1940人,其中: 中学生765人,小学生1265人。 3 云南宣威市热水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大保村隶属于热水镇秧草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热水镇西南边,距离村委会5 公里,距离镇15公里。国土面积3.99亩,海拔1519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1109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烟叶等农作物。有耕地608亩,其中人均耕地2.9亩;有林地528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1户,有乡村人口204人,其中农业人口204人,劳动力14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6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6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9.4万元,占总收入的72%;畜牧业收入22.1万元,占总收入的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89头,肉牛0头,肉羊72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0.2万元,占总收入的0.2%;第二、三产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5%;工资性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2%。农民人均纯收入2686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4%),在省内务工6人,到省外务工0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15户饮用井水,有7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71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7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56%和5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7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21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