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伴家持 |
释义 | 大伴家持(Otomono Yakamo-chi),约718—785年,日本奈良时代官员、诗人。出身于武门名族。738年任内舍人(皇室近侍小臣)。746年任越中守。751年回京都。后官至中纳言、持节征东将军。因仕途不遇,作品哀婉动人,流露出孤独心情。为日本最早和歌集《万叶集》的主要编者,该歌集收录作品最多的诗人。死时因涉嫌参与暗杀桓武天皇心腹藤原种继事件,其尸骨竟被处流刑。直至二十一年后,冤案才获昭雪。 生平大伴家持,生于养老2年(718年)左右,卒于延历4年8月28日(785年10月5日),奈良时代的政治家、诗人,大纳言大伴旅人之子,官位是从三位中纳言,三十六歌仙之一。 尽管大伴家持是作为《万叶集》的编纂相关的诗人为世人所熟知,但大伴氏是古坟时代的著名军事氏族,在飞鸟时代也是著名的武门。 曾祖父大伴长德曾任右大臣,祖父大伴安麻吕曾在壬申之乱中支持天武天皇立功。父亲大伴旅人曾任中纳言,但遭权贵藤原氏排挤,在政坛上并不顺遂。大伴家持像祖父大伴安麻吕、父亲大伴旅人一样作为政治家而名留史册,在天平政争中幸存了下来,在延历年间晋升为中纳言。 父亲大伴旅人作为大宰帅到大宰府赴任之际,大伴家持和母亲、弟弟大伴书持一起跟随父亲到九州。后来母亲去世,大伴家持兄弟又由来到九州的姑母大伴坂上郎女所养育。 730年(天平2年),父亲大伴旅人被任命为大纳言,大伴家持随父亲一起返回平城京(奈良)。 731年(圣武天皇天平三年),大伴旅人去世,年约14岁的家持就由姑母坂上郎女供书教学。 大伴家持的姑母坂上郎女是一位擅场吟咏爱情的女歌人,而家持在少年时代接触多位女性,当中有艳丽少妇,亦有妙龄女郎。因此家持在20岁以前,创作出大量的情歌,与这些女性相赠。由于他在此时期较着重感情生活,他的歌便大都显示其浪漫的一面,其中一首16岁时的作品《大伴宿弥家持初月歌》,就连姑母坂上郎女,也惊讶他的早熟: “ 振仰けて 若月见れば 一目见し 人の眉引 思ほゆるかも (中译:仰望芽月可见;如曾一睹伊人眉,牵动思念。)” 仕途738年(圣武天皇天平十年),藤原不比等的四个儿子全部病逝后,大伴家持获新掌权者橘诸兄起用,任命为内舍人。从此,家持被橘诸兄倚为心腹。 天平12年(740年),圣武天皇为祈愿藤原广嗣之乱的平定而行幸伊势,大伴家持随行。 天平17年(745年),大伴家持的官位晋升为从五位下。 天平18年(746年)3月,大伴家持被任命为宫内少辅。7月大伴家持被任命为越中守,但天平胜宝3年(751年)才到越中赴任。在此期间作下220余首诗歌。家持受命为越中守,收取当地资源,以支持橘诸兄修筑规模最大的东大寺。 751年(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三年),大伴家持被调回奈良任少纳言。当时,藤原仲麻吕已经权可炙手,牵制了橘诸兄的权势,家持亦改变已往一面倒投向橘诸兄的作风,经常出席藤原仲麻吕派的宴会,与他们往来,并向藤原氏靠拢。 在天平胜宝6年(754年)出任兵部少辅。第二年,到难波检校防人(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一种军事制度,白村江之战日本惨败给大唐、新罗联军后,认为大唐有可能会兴兵讨伐日本,非常恐惧,于是在设立防人制度,防备边境)。这次与防人的相会,使大伴家持在《万叶集》中收集了很多防人歌。 其后,至758年(天平宝字二年)遭降职前为止,家持曾历任兵部少辅、山阴道巡察使等职。 可是,到了756年(孝谦天皇天平胜宝八年),曾提携大伴家持的橘诸兄遭撤职,藤原仲麻吕大权在握。 天平宝字2年(758年),大伴家持亦被降职为因幡守。 尽管大伴家伴没有参加天平宝字元年(757年)发生的橘奈良麻吕之乱,但是与藤原良继(藤原宿奈麻吕)、石上宅嗣、佐伯今毛人等3人一起制定了暗杀藤原仲麻吕的计画。暗杀计划没实施就被发现而中止。虽然罪责由藤原良继一人承担,大伴家持并没有被问罪,但是在平宝字8年(764年)大伴家持转任萨摩守就是一项报复性的人事变动。 神护景云1年(767年),大伴家持转任大宰少贰。 神护景云4年(770年),称德天皇去世后,大伴家持就任左中弁兼中务大辅的要职,同年官位晋升为正五位下。在光仁朝,大伴家持历任式部大辅、左京大夫、卫门督等京师要职和上总、伊势等大国之守,升迁顺利。宝龟11年(780年),担任参议,位列公卿。宝亀12年(781年),官位晋升到从三位。 775年(光仁天皇宝龟六年),才被调回任卫门督,其后曾任春宫大夫(781年,光仁天皇宝龟十二年)、中纳言(783年,桓武天皇延历二年)、持节征东将军(784年 ,桓武天皇延历三年)。 进入了桓武朝后的天应2年(782年),大伴家持被怀疑参与冰上川继之乱,暂时被罢免官职,流放出平城京,从而认识到政治的残酷一面。延历2年(783年),大伴家持虽然晋升为中纳言,但在延历4年(785年)兼任了陆奥按察使持节征东将军之职,留在了陆奥国,并在那里去世。 由于大伴家持在其宦海生涯中,患得患失,曾为了攀附橘诸兄及藤原氏而苦恼,在其作品中亦多有反映仕途经历。值得注意的是他写了许多以杜鹃(家持作品中称为“霍公鸟”)、橘、藤为题的歌。杜鹃象征追求幸福的候鸟,“橘”代表橘诸兄派,“藤”代表藤原氏,家持就以杜鹃选择栖息橘树或藤树来自况。其中一首《反歌》,便以杜鹃和橘为题材: “ 霍公鸟 いとねたけくは 橘の 花散るときに 来鸣き响むる (中译:杜鹃可憎,不乘时啼;花橘已见凋落,却来呜不已。)” 另外有一首以杜鹃和藤为题材的歌,亦表露出他的忐忑之情: “ 霍公鸟 鸣く羽触にも 散りにけり 盛り过ぐらし 藤なみの花 (中译:杜鹃振羽啼,羽触花落;藤波花,似乎盛时过。)” 大伴家持死后,在营建中的长冈京发生了藤原种继暗杀事件,大伴家持又被牵连其中,不允许遗体下葬,并剥夺了大伴家持一切官职。大伴家持之子大伴永主也被流放到隠岐国。大同3年(806年),大伴家持的罪被赦免,恢复了从三位的官职。 大伴家持的长歌、短歌共计473首被《万叶集》收集,超过了《万叶集》全体诗歌总数的一成。因此,大伴家持被认为与《万叶集》的编纂有关。 编著《万叶集》770年(宝龟元年),在唐诗风行之际,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20卷本的著名《万叶集》问世了。《万叶集》是日本最古的和歌集,收集了自四世纪到八世纪(自仁德天皇至淳和天皇)四个半世纪的长歌、短歌、旋头歌(和歌的一种)4500余首,其中长歌260佘首,短歌为4170首,旋头歌有61首。绝大多数属于奈良时代(八世纪)的作品。《万叶集》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好似《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 《万叶集》这一书名的解释,在日本众说纷纭,有的说“叶”是“言叶”的意思,日文“言叶”是汉文的“言语”的意思,那么“万叶集”就是“万言集”。有的说“叶”是指“时代”,那么“万叶集”就是“万代集”或“万世集”的意思了。有的说歌集比喻歌林,有树林就必有树叶,“叶”是指树叶,“万叶集”就是诗歌的“万首集”之类的意思。 歌集中的作者,从历代天皇到皇族、贵族、僧侣、农民、妓女等包括社会各阶层的人士,从地区看也是京畿到东国,北陆、山阴、山阳、筑紫等,遍及全国。其中主要的是柿本人麻吕、高市黑人、山部赤人、山上忆良、高桥虫麻吕、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等。关于编者有各种说法,开关两卷体裁工整,可能是敕撰,最后四卷是大伴家持的私人歌集,其它各卷也多数是从个人的私集中选来的,因此全书体裁并不完整。大伴家持是最后的总编辑者。 《万叶集》的诗歌分类为杂歌、相闻和挽歌等。杂歌范围包抱四季风物、行幸游宴、狞猎旅行、缅怀京城等。相闻是感情的互相闻问,大多是男女赠答的恋歌,也有亲友之间的赠答诗歌。挽歌主要指哀悼死者的诗歌。歌体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三种,都是五音和七音节轮流进行。长歌是五七五七继续下去,长度不限,最后加一个七音节。短歌有两种:独立的和附在长歌后面的,一般都是三十一音:五七五七七。旋头歌则是五七七五七七。 《万叶集》显示了生动活泼的唐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的融洽与和谐,表现了日本古代人情风俗和思想感情。其作品虽有巧拙之分,,但都贯穿着纯朴、诚挚的精神,对皇室的无限忠诚,对子女纯真的爱、对情人的热烈恋慕,对大自然的朴素的惊喜等,都深扣人心。《万叶集》的艺术特点是雄豪放,即使写儿女私情也坦率朴质、落落大方、而不矫揉造作。 这个时代有代表的歌人柿本人麻吕擅长长歌,格调雄伟、气势豪迈;山部赤人巧于短歌,静观自然,把自已沉浸在自然中。前者奉侍高市皇子的殡宫时吟咏的长歌,是首屈一指的长篇,后者的富士山这歌,淋漓尽致地咏出了这座灵峰的神圣姿态。山上忆良曾以遗唐使少录的身份到过唐朝,爱唐文化影响较深,精通儒佛之学。他的脍炙人口的《贫穷问答歌》描写了班田农民悲惨生活,深刻地思索了社会和人生,以严正的社会正义观念咏出了贫苦农民的呼声。 《万叶集》和其他诗集一样,是用汉字写成的。但该诗歌集中所用汉字已全部丧失其原煤来的意义,而只是补作为一种符号来表示日本语言。汉字的这种用法,在以前就已出现,只是在《万叶集》中才被大量使用,所以叫“万叶假名”。 去世785年(桓武天皇延历四年),大伴家持去世,时年约68岁。但他死后仍受政争牵连,二十多天后,葬礼尚未举行,便因涉嫌参予刺杀藤原继种,儿子大伴永主等被判处流刑。直至二十一年后,806年(平城天皇大同元年),才获得恢复名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