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柏地乡 |
释义 | 大柏地乡,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境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红色土地。大柏地乡总面积163平方公里,多为山地,其中山地142838亩,耕地12765亩。辖11个行政村,人口11323人,非农617人。2005年人均纯收入达2297元。境内气候宜人,林木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18.5℃,年日照时数平均1900小时,是一片充满蓬勃生机和极具发展潜力的热土。 基本简介瑞金市辖乡。市林业生产基地。1949年为大柏地乡,1957年属黄柏区,1958年设大柏地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北部边陲,距市区25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1.3万。319国道由南向北穿越境内。辖大柏地、元坑、磜头、横江、小岭、三河、湾子、杨古、隘前、白坑、乌溪、院溪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化工、福利、旅行包、饲料、废料加工、竹器用具及林场、发电站。农业主产水稻、甘蔗,兼产红薯、大豆、油菜。有大柏地中央革命纪念地旧址。市关山林场驻境内。大柏地是革命圣地,是当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在红色故都进行革命时打的第一场胜仗所在地。大柏地有两处国家级的革命保护旧址:王家祠旧址和前村战斗遗址。毛泽东同志于1933年夏重过大柏地时,回顾1929年2月10日,红四军与江西军阀刘士毅部在大柏地麻子凹激战的情景写下了光辉诗篇——《菩萨蛮·大柏地》,这也是他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诗篇,其中有一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一直激励,鞭策着人们。 历史沿革1949年为大柏地乡,1957年属黄柏区,1958年设大柏地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大柏地、元坑、磜头、横江、小岭、三河、湾子、杨古、隘前、白坑、乌溪、院溪12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2008年代码]360781202:~200大柏地村 ~201乌溪村 ~202杨古村 ~203元坑村 ~204横江村 ~205石示头村 ~206小岭村 ~207三河村 ~208院溪村 ~209白坑村 ~210隘前村 红色历史江西瑞金市大柏地乡位于瑞金城北30公里。1929年2月10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在这里指挥红四军聚歼敌军,史称“大柏地战斗”。这次战斗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的首次大捷,是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礼。1933年夏,毛泽东重返大柏地,写下著名词篇《菩萨蛮·大柏地》。大柏地人民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大力发展特色商品农业,初步建起万亩高效油茶林基地、万亩高效毛竹林基地以及蔬菜、药材、席草等农产品基地,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特色农业。大柏地乡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公路。“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这是大柏地乡前村农民杨秀英指着土墙上的弹洞讲述“大柏地战斗”的故事。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营3600余人向赣南闽西进军。红军一下山,国民党刘士毅则派两个旅兵力轮番追击红军,企图把红军全歼于赣南地区。红军曾在遂川、大余和寻邬等地与敌人激战,都没有摆脱敌人的尾追。2月10日,红四军来到大柏地。这里是瑞金的北部山区,从麻子坳到杏坑是一条长约10余华里的狭长地带,两边峰峦叠嶂,山林茂密,沟底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自南向北通往宁都,是兵家开展伏击战的好阵地。当即,毛泽东、朱德便在宿营地王家祠主持召开了红四军排以上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部署大柏地战斗。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营沿麻子坳东侧山头设伏;二十八团三营占领西侧制高点,一营从右翼迂回敌后,截断敌人的退路,使整个阵地形成口袋状,二营则在敌人的来路上引诱敌人进入我伏击圈,并适时占领有利地形,以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展开;独立营和直属队为预备队,随军部行动。大柏地战斗干部会议,为尾追之敌布下了天罗地网。 产业发展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柏地乡人民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山区优势,大力挖掘山地资源,开发杨古村和乌溪村的瓷土资源,初具了四大规模生产基地:12230亩的毛竹林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杨古,元坑乌溪等村),1000亩的脐橙种植基地(主要在院溪载种),500亩的太空莲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杨古,白坑,乌溪等村)和年产2000多头的肉牛生产基地。做强了三大产业:木竹制品加工业(其中主要的恒兴和杨梅两个竹制品厂年加工竹子就在40万根以上),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找准了与山区相适应的市场:烟草种植市场(70亩以上),木材市场(储备木材30万立方米以上,年产值达100多万)和木,林产品市场。大柏地乡党委,政府正带领大柏地乡人民,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三个代表”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强乡作为第一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实做强农村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实现小康努力奋斗。 教育医疗。大柏初中有教师26人,学生500多,大柏中心小学教师15人,学生300多,同时有十个村小。大柏卫生院有医生,护士共7人。 主要产业瑞金市大柏地乡杨古村金生窝(以下简称大柏地乡杨古村)建筑石料砂岩矿区,位于瑞金市16°方向直线距离约23.7公里处,属大柏地乡杨古村行政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6°05′02″,北纬26°05′02″。 瑞金市沙洲坝镇八工排(以下简称沙洲坝镇八工排)砖瓦页岩矿区,位于瑞金市城区北西279°方向直线距离约6.7公里处,属沙洲坝镇洁源村行政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5°58′20″,北纬25°53′53″。 瑞金市黄柏乡大塘坑(以下简称大塘坑)砖瓦页岩矿区,位于瑞金市区北东20°方向直线距离约10公里处,属黄柏乡鲍坊村行政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3′38″,北纬25°03′01″。 瑞金市武阳镇陂吉塘(以下简称武阳镇陂吉塘)砖瓦页岩矿区,位于瑞金市城区南西240°方向直线距离约18公里处,属武阳镇下洲村行政管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5O 54′40″,北纬25°45′12″。 革命旧址红四军部署大柏地战斗干部会议旧址:旧址位于瑞金市区北面30公里的大柏地乡王家祠。旧址是王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599平方米。该祠一直是当地王姓群众集体活动场所。大柏地战斗期间,毛泽东为不打扰群众,就住在宗祠的右厢房里。大柏地战斗结束后,房屋仍由当地群众使用。1969年,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瑞金县人民政府将旧址产权收归国有,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为江西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大柏地战斗战场遗址:大柏地乡前村,原名杏坑。1968年,为纪念大柏地战斗胜利和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词发表35周年,当地群众将杏坑改名为“前村”。当年,著名的大柏地战斗就是在这一带进行的。前村是大柏地鏖战的历史见证,在土坯墙上,至今仍保留着当年鏖战的累累弹痕。旧址原为刘氏私宅,土木结构,占地面积35平方米。为便于保护文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69年瑞金县人民政府将它收为国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