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打箭菊
释义

简介

打箭菊

藏药名:阿夏塞尔郡

拼音名:Dajianju

英文名:FLOSPYRETHRITATSIENENSE

本品为菊科植物川西小黄菊Pyrethrumtatsienense(Bur.etFranch.)Ling的干燥花序。花蕾期或花初开时采集,除去枝叶,晾干。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甸。

炮制:除去杂质。

性味:苦,寒。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分布

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

本品皱缩成团,直径约10mm。总苞半球形,苞片多数,3~4层,条状披针形,外层背面密被白色长柔毛。可见花序梗存留,具纵棱,密被白色丝光毛,脱落呈紫色。舌状花一层,舌片多皱缩,展开后长约13mm,上面橘黄色,背面橘红色,先端3浅齿裂;管状花深棕黄色,两性;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画笔头状,黄棕色,子房下位,无冠毛。体轻,质软。气香,味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棕黄色。花粉粒多见,圆球形,直径24~28~31μm,棕黄色,具3个萌发孔;萌发沟明显,外壁边缘具刺。花粉囊内壁细胞多见,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具点状、条状或螺旋状增厚的壁。非腺毛众多,弯曲,柄部细胞3~6个,扭转或不扭转,内含黄棕色物质。苞片的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壁薄,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腺毛生于花冠外表面,腺头由2~8个细胞组成,柄部细胞2个,极短。

(2)取本品粉末2g,加2%碳酸钠溶液25ml,振摇,放置30分钟,滤过。滤液用稀盐酸酸化(pH4~6),用乙醚15ml萃取,分取乙醚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移置试管中,加甲基红指示剂1滴,即显红色。

功能与主治

散瘀,止痛,敛“黄水”。用于黄水病,脑震荡,瘟疫病,太阳穴痛以及跌打损伤和温热疮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