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湘西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 |
释义 | 学校简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二民族中学是一所州属全日制重点中学,学校座落于永顺县城。其前身——湖南省立第八师范创立于1938年,其后几易其名,1957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后定名为湖南省永顺民族师范学校。2001年6月改办为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学。 办学环境学校占地面积45288m2,环境优雅,绿树掩映。现有教学大楼、科技大楼、音乐楼、图书馆、宿舍、食堂共33900余m2的教学和生活用房;有音乐、体育、美术教学设备和仪器2600余件;有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电视地面接收和校园自动广播系统;图书馆藏书达8万册。现有41个教学班共2700余名学生,有教职工18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37人,中学一级教师70人。 办学特色百年老校,底蕴深厚。州二民中通过对师范教育资源的改造、整合,化师范教育的特色为中学教育的优势;教师通过对师范教育观念的转变、沉淀,以师范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中学教育理念的提升。改制以来,州二民中上下一心,励精图治,成功地实现了结构调整、师资建设、整章建制等重大变革,低重心、高起点地实现了转轨改制的“软着陆”。 州二民中关注心灵,对学生人格完善负责;张扬个性,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面对未来,对学生终身成功负责。开拓德育基地,挖掘德育资源,组建德育网络,拓展德育渠道,通过升旗仪式、广播站、黑板报、表彰会、演讲赛、军训、评选先进等活泼有效、寓教于乐的形式,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体系。并建立校园“特殊党费”、“爱心银行”,制定奖学金制度,实行学费减免办法,完善了‘奖、减、免、助”的助学机制,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育名生、建名校、推名师,走“名师强校”之路,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学校采取“一转二调三聘四进”的方式引进了70名优秀教师来我校建功立业,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抓住教学中心,对“备、教、改、辅、考”等常规教学环节通过“听、评、查、比”进行督查落实,对课程改革、教师教研加强指导。通过高中艺体班,音乐、体育、美术、舞蹈、普通话、奥赛、电脑、播音、编辑等课外活动小组和运动会、文娱晚会、篮球赛、书法赛等活动,变办学优势为办学的效益,形成办学的特色。 州二民中把科学管理作为办学的关键,把整章建制作为管理的保障。教师管理有《岗位责任制》、《坐班制》、《奖惩条例》等制度,教学管理有《课堂教学量化评分办法》、《年终考核教师量化评价细则》等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学生管理有《思想品德量化考核册》、《班级考核细则》、《中学生管理条例》等制度;安全管理出台了《门卫制度》、《综合治理管理办法》,并制订了“静学、静教、静校”的措施,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勤管理组建了保洁、宿管两支队伍,完善了饮水饮食、供水供电、医疗卫生、保险理陪的服务体系,以人为本,服务育人。州二民中更新办学理念,拓宽发展渠道,走依托名校建设名校之路。2005年3月,州二民中正式挂牌为长沙市长郡中学湘西民族实验学校。长郡中学的扶持将使州二民中如虎添翼,将州二民中的发展送入快车道。 校风校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健体、求真”的校训,养成了“严谨、务实、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好学、勤思、励志、奋进”的学风,形成了“团结、勤奋、文明、诚信”的校风。 所获荣誉学校先后获得"省安全文明模范单位"、"省园林式单位"、"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学生食堂食品卫生信誉等级AAA单位"、"州双文明模范单位"、"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连年获州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胜奖;2004年被授予州示范性高级中学,2005年挂牌为"长沙市长郡中学湘西民族实验学校",2006年成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实验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