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达里奥·福
释义

达里奥·福(Dario Fo,1926年3月24日-),意大利剧作家、戏剧导演,生于意大利的SanGiano,他的父亲是一个铁路技师。达里奥·福从小喜爱故乡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是个“说唱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很早就播下了艺术的种子。他共有七十余部喜剧作品广为留传,并于1997年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继承了中世纪喜剧演员的精神,贬斥权威,维护被压迫者的尊严。”达里奥·福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剧作家。很多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新纳粹分子以及梵蒂冈当局都从纯文学的角度猛烈地抨击他。199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中文名:达里奥·福

外文名:Dario Fo

国籍:意大利

出生地:意大利的SanGiano

出生日期:1926年3月24日

职业:剧作家、戏剧导演

获奖:199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基本概况

达里奥·福,他与他的夫人福兰卡·拉梅(Franca Rame)一起致力于用戏剧,尤其是以专业艺术家的喜剧(Commediadell'arte)的风格,为底层民众的利益呐喊,被广大民众亲切地称为“人民的游吟诗人”。一度被美国拒绝入境。 1926年,达里奥·福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桑贾诺市,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务农,家境说不上富足。据他自己说,他孩提时代就跟玻璃匠、渔夫、走私者的儿子毗邻而居,打成一片。因此他自称“文化上是普罗大众的一分子”,“一生下来就有政治立场”。

他曾先后在米兰布莱拉美术学院和工学院建筑系攻读,但由于酷爱艺术,便毅然改行从艺。他先是同几位演员搭档,在咖啡馆和娱乐场所演出综艺节目。所谓综艺节目,其实是一种兼具小品与弹唱特色的文艺表演形式,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现实性强烈,诙谐滑稽,演时讲究随机应变,插科打诨。这对培养达里奥·福的综合戏剧素质和日后从事讽刺喜剧创作大有裨益。后来他为广播和电视撰写和表演喜剧独白,又拍过电影,当过两年电影演员,最后终于全身心投入了戏剧创作。

达里奥·福天资聪慧,是个全才型的艺术家。他集编剧、导演和表演于一身,又擅长歌唱、器乐、舞蹈、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真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甚至亲自绘制布景,设计演出服装和海报。

个人经历

1958年,他同出身梨园世家的著名演员福兰卡·拉梅结婚,共同创办了新舞台剧团。1970年,剧团因内部意见歧异而分裂后,他们又联络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同行,创立了戏剧公社。演剧团体巡回演出于工厂、公园、体育场等公共场所,他们的团址最初也就设在科来达大街的一处工棚内。这一年,不畏强权、维护正义的福,在黑手党横行的米兰写成了剧本《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在论及这出戏时说:“该剧主人公的荒谬行为使官僚们的谎言昭然若揭。”在漫长的、并不平坦的艺术道路上,这对志同道合的伴侣,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共同开拓了当代戏剧的一片新天地。

“创作富有战斗性的戏剧”,“真正的人民戏剧”,是达里奥·福的座右铭,是他一生执著追求的旨趣。他政治上一直属于左派,曾是意共党员,据说现在是重建意大利共产党成员。他把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炽热的批判激情,都熔铸进了自己的创作。他始终把戏剧当作反映和参加现实斗争,揭露黑暗,针砭时弊的手段。这成为贯穿达里奥·福全部戏剧创作活动的一根红线。

创作介绍

他迄今共写了五十多部戏,讽刺剧、广告剧、独幕滑稽剧、黑色喜剧、荒诞剧、等等,样式繁多,但没有一部是写男欢女爱、家长里短的。贴近大众,通俗易懂的,同时也是他最拿手的、影响最大的,当是他的政治讽刺剧,或者是时事讽刺剧。 达里奥·福的政治讽刺剧,虽然内容各异,但无一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采撷素材,无一不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直接做出反应。物价飞涨、堕胎自由、离婚法、官员收受贿赂、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黑社会同政权的勾结等,这些平民百姓最为敏感的问题,都被达里奥·福置于他的政治讽刺剧中,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讽刺之犀利,抨击之激烈,实为罕见。

达里奥·福的讽刺喜剧触动了一些势力的神经,被贬为“政治宣传品”。但是,他的作品绝不是政治口号的图解,观赏他的剧作,并无枯燥乏味、空洞说教之感。他那显露出逼人的批判锋芒的讽刺喜剧,自然需要相得益彰的戏剧形式。

为此,达里奥·福大胆摒弃正统戏剧的规范,努力借鉴民族戏剧的传统,把目光投向意大利古老的民间戏剧。他自称“人民的游吟诗人”,“被压迫者的游吟诗人”。所谓游吟诗人,系指意大利中世纪的民间艺人,他们集说唱、戏剧和杂耍于一身,平时四处流浪,逢着节日、洗礼、婚庆等,在农村、城镇的墙头、广场、教堂,一面弹奏乐器,一面表演。他们把当时的社会新闻和人们的思想情绪广为传播。游吟诗人在中世纪大众文化生活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达里奥·福又用心继承15至17世纪盛行于意大利民间的即兴喜剧(或称假面喜剧)传统,借鉴它的即兴表演和喜剧手法。

达里奥·福的剧作大多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和百姓敏感问题迅速作出反应,匆匆创作的。他曾说:“我们对重大政治事件立即作出反应,宁愿演一个不成熟的戏,在演出中完善它,也比长期等待要好。”因此,他向即兴喜剧学习创作路子。他的剧作常常更接近提纲,没有定型。演员不仅要熟悉社会,而且要具备高超的演技,擅长在演出中即兴表演和发挥,通过演出实践来不断修改、丰富和完善剧本,因而有的剧本会有几个版本。他要求每场演出中都有即兴发挥的东西,演员善于随机应变,把握和即兴表达观众的情绪,甚至把观众中偶然的一声喊叫和孩子的哭声,都化为即兴戏剧。他还借鉴了即兴喜剧的许多特色,如剧情的引人入胜,故事展开的敏捷、轻松和出人意料。

达里奥·福的戏剧创作活动为当局与教会所不容。他的剧作屡屡遭到戏剧审查机关的刁难与阻挠。五六十年代,他的剧团被当局指称为“共产党剧团”,从事“赤色鼓动”。每次演出,警方都派专人在场,检查演出中可有越轨的台词。

表演形式

达里奥·福的戏剧的思想内容与表演形式,要求同人民大众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为了突破右翼和教会势力的压迫与遏制,他的戏剧活动也更需要立足基层,走向人民大众。他和妻子拉美像古代游吟诗人一样,经常带领剧团深入工厂、农村巡回演出,甚至在街头、广场献艺。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和撒丁岛,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演出中,他面向观众即兴独白,同观众对话,努力同观众保持自然的接触。每一次演出,都成为演员同观众之间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毫无拘束的情感交流,笑声掌声不断,共鸣极其强烈。 演出之后,达里奥·福又同观众座谈,一起探讨意大利的政治、社会和艺术问题。这样的讨论气氛异常热烈,常常持续到深夜。来自基层的观众:工人、农民、家庭妇女、教员、大学生、艺术家,不但抒发自己观剧的感受,而且讲述自己的遭遇和周围现实中发生的事件,为剧团提供创作素材。达里奥·福的剧作不仅在意大利有着广泛、持久的观众,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已经在数十个国家公演,演出场次超过3000场。

作品介绍

达里奥·福自称是“人民的游吟诗人”,“创作有战斗性的戏剧”是他的座佑铭。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在诉说大众所关心的话题。他非常精通各种制造剧场效果的窍门,他的作品都十分注重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扣动观众的心弦。

1、《一针见血》 (1954)是处女作,对装腔作势和虚假的英雄主义进行嘲讽。《滑稽神秘剧》(1969年问世,系列剧)从中世纪游吟诗人的作品中撷取素材,对中世纪传说加以整理、加工和再创造;形式也借中世纪街头剧的形态,无布景、道具,一个演员演独角戏。剧中对《新约圣经》的随心所欲的解释,让意大利的主教们感到窒息。在1968-1970年间18个月的巡回演出中,大约有一千万人观看了这出戏,影响空前。

2、《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1970)

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政治讽刺剧,是他的代表作: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带到了警察局的办公室,他这已经是第12次进警察局了,但是却从未被判过刑。因为他自称自己是个精神病患者,疯子。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能负责。疯子喜欢扮演形形色色的人物,达到痴迷的地步,今天他又自称是上面派来的法官,要来澄清一个案子,那个案子涉及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自杀。警官们对他的真实身份心里没底,想赶他走,但是他总是以新的面目又返回办公室,经过一番表白,再次使人们对他将信将疑。警察们只得配合他,向他提供有关那个案子的情况。警官们的说法各有不同,前后也有矛盾,这使他们显得越来越被动。

3、《喇叭、小号和口哨》(1981)

写菲亚特集团大老板阿涅利在一次车祸中负重伤,被一名菲亚特的工人搭救,在医院里留下了自己的身份证。医生根据上面的照片对老板进行手术整容,使他同那个工人一模一样,并由此产生种种戏剧性效果。在剧中,荒诞、幽默、讽刺融于一炉,有着奇特的艺术效果。

4、《伊利莎白塔》(1984)

是又一个古剧翻新,剧中的主要人物阿尔内基诺是中世纪即兴喜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行当。哥尔多尼用他作了《一仆二主》中的仆人,达里奥·福保留了即兴喜剧中这个人物粗俗机智的特征,又赋于他现代思想,使他成为平民大众的代表人物。至今为止,达里奥·福的主要剧作已被翻译为十几种文字,在各国上演。

诺贝尔文学奖极少奖给戏剧家,更少奖给演员,达里奥·福以喜剧演员获奖,是十分罕见的(在诺贝尔奖授奖史上这是唯一一个)。这说明他的作品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也说明他所关注的问题,足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存的人们当中引起强烈共鸣。中国的戏剧界,剧本创作贫弱已经是个积重难返的问题。北京人艺一直在呼吁以重金收购剧本,但是长期以来不但好的剧本如凤毛麟角,勉强够上演水平的剧本也难得一见。话剧市场潜力需要好作品的刺激,从而释放出来。1998年10月,独立制作人郭富民策划制作,孟京辉导演,中央实验话剧院和信都北方公司出品的达里奥·福代表作《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将在中国首演。这次演出无疑会在新老观众中、在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当中产生震动,它不但对剧院经营上的低迷状态是个刺激,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发展也将是个推动。

与讽刺喜剧

“1997年度诺贝尔奖文学奖颁给意大利戏剧家、演员达里奥·福,他在贬斥权威并维护受压迫者尊严的喜剧创作中,继承了中世纪丑角的精神。” 一瑞典皇家学院的惊人之举

每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结果的揭晓,总会使一部分人惊诧莫名。而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落在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编剧和导演达里奥·福头上,连文学界一些老谋深算的人都不知所措了。一时间,毁者痛心疾首,誉者则奔走相告,授奖本身也成了新闻热点。

中国人对达里奥·福的了解更为有限,消息公布之后许多人在互相发问:达里奥·福何许人?其实达里奥·福在1970年曾到中国做过私人访问。当时他的革命热情正处于高涨阶段,前来中国也许是出于对“世界革命中心”的向往。由于这次访问未事张扬,加之当时的特殊社会环境,一般国人并未留意。70年代他的作品被介绍到东欧,引起一阵达里奥·福热。国内的戏剧杂志也曾对此有过报道,但同样未能引起公众关注。达里奥·福本人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得知这个喜讯的。10月9日他在罗马拍完一个电视节目驾车回米兰的途中,一位记者收听到了电台广播,追上他的车子向他打出了“达里奥·福,你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标语,他吃了一惊。他说:“当时我目瞪口呆,半个月前我就知道我进入候选人的最后竞争,但我并没有希望能得到它,当然与皮兰德娄、贝克特这样的人在一起是很惬意的。”

达里奥·福对能否获奖没有把握,但他对受奖自认当之无愧,而且认为对喜剧演员来说,早该如此。他说:“……这个诺贝尔奖不只是给我一个人的,而是给所有那些从事戏剧的人的。这是第一次把诺贝尔奖给了一个作家兼演员。第一次认识到,不仅写出来的语言有价值,说出来的语言也同样有价值。皮兰德娄是一位非凡的戏剧大师,但他没上过台,我却上台了。这样,这个诺贝尔奖就意味着对戏剧演员的一个鞭策。喜剧演员自古便被强权所禁止,被皇帝下令放逐,这些可怜的江湖艺人,今天可以用这奖来昭雪了。”他的妻子拉梅认为:“瑞典文学院把文学奖给予福是对的,福所受的委屈很值。”达里奥·福人生自画像,画中外文词意依次为流浪艺人、吟游诗人、小丑、街头艺术家、吹牛大王

诺贝尔奖委员会所选的作家一般都是政治上争议不大的作家,因此有人认为这个委员会不敢过问重大社会问题。这次对达里奥·福的授权,可算是一次校正。但在18位委员中,只有13人投赞成票,这也说明委员们对此事仍有重大分歧。这种分歧在意大利国内表现得更为明显,梵蒂冈的官方报纸《罗马观察报》态度就相当激烈:“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近年来授奖给不太知名的作家,不太懂行的人说这是因为这些作家的上乘之作太少,其实授奖给连其基本作品都有问题的作家才是不可思议的。”梵蒂冈人士甚至说:“把诺贝尔奖授给一个江湖艺人是没有头脑的选择。”意大利新纳粹组织民族联盟党领袖菲尼对达里奥·福获奖表示震惊,他愤怒地质问:“达里奥·福究竟对意大利或世界文学做过什么贡献?”

文学界也有人持反对意见。86岁的意大利文学评论家卡洛·博则说:“没有人料到他会获奖,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一切在变,甚至文学也在变。我太老了,实在搞不懂其中的原委。“文学评论家贝拉伍迪奈认为达里奥·福“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为作家”。对达里奥·福授奖是“国外对意大利的当代文学不了解的极端现象”。当然他坦言,他“不喜欢作为演员的达里奥·福”。福的获奖在他的同行中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上届诺贝尔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申博尔斯卡听到达里奥·福获奖的消息后说,除了衷心祝福他外,也希望他身体好,能忍耐。因为他未来这一年会很难度过的。知名度往往是个大累赘。她还表示,很高兴以后有机会在波兰剧院欣赏达里奥·福的戏剧。在意大利,包括现任文化部长维尔特·洛尼在内的左派知识分子与政界人物对他的获奖都表示高兴。哥伦比亚小说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打去电话向达里奥·福祝贺。意大利最著名的导演斯却勒说:福的获奖使“意大利文学和戏剧有了更高的声誉,作为欧洲人和戏剧工作者,我们为他感到荣幸”。喜剧演员阿尔贝尔说:“这是对一位优雅、宽容、蔑视权贵、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的承认,终于扩大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概念”。不管怎么说,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他的作品在欧洲受到广泛的欢迎,他是当前作品被演出最多的一位当代戏剧家。有论者认为,“本年度诺贝尔奖的选择,是对欧洲现代派戏剧传统与欧洲喜剧传统相结合所表示的敬意。”实际上它也是该奖开阔视野的一种迹象,把诺贝尔奖奖给一个江湖艺人、一个“人民的弄臣”,也完全符合世纪末平民化的潮流。

个人风格

达里奥·福以在舞台上逗乐为职业,观众的笑声是他艺术劳动的伴随物,但是沉淀在笑声底层的是淡淡的酸楚和隐约可闻的低沉的怒吼。布衣之家的出身和流浪艺人的经历使他只能如此。达里奥·福1926年3月24日出生于意大利伦巴第区瓦莱萨的桑加诺镇,该镇距文艺复兴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米兰不远,中世纪以来的几百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他的父亲是铁路工人,靠自己的奋斗当上了火车站站长。母亲是农场工人。福自称“从来就是无产阶级大众的一分子,我和玻璃匠、渔夫和走私犯们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以笑为手段讽刺世上的不公、不义和伪善。我生而具有政治立场”。青少年时代他曾帮助父亲把受伤的盟军士兵送到中立国瑞士。福从小就笼罩在意大利通俗演出艺术和叙事文学传统的氛围中。他的祖父是一位著名的民间说唱艺人,他的父亲也有登台演出的经历。因此戏剧的因子早已渗透到他的天性中去了。40年代,他在米兰艺术学院学习过艺术、建筑,还在享有盛誉的布尔拉学院学习戏剧布景设计。

竞选米兰市长

诺贝尔文学奖意大利得主达里奥·福宣布他将参加左派政党的初选,初选将决定参加2006年春天举行的下届米兰市市长选举的候选人。他在23日接受意大利《新闻报》的采访时说:“一些人建议试一下,决定试一下,看是否能获得通过。”达里奥·福曾参加过2000年的市长选举。与反教派人士关系密切的达里奥·福后来在左派一个政党的压力下被迫退出了选举。安莎社上星期五晚上援引他的话说:“上次失败是因为那不是由公民作出的决定,而是党的书记们作出的决定。但这一次将由公民们作出选择。志愿参加这一事业。”在接受《新闻报》的采访时,达里奥·福还透露了他的部分执政计划。他说:“首先要解决车辆的交通问题,然后再解决空气质量的问题。”达里奥·福以他的政治讽刺剧享誉国际,他于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扩展阅读:

1

国际艺术界

2

[1] 豆瓣网 http://www.douban.com/group/DarioFo/

3

[2]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10/25/content_3682374.htm

开放分类:
剧作家讽刺意大利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作家
“达里奥·福”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0次
最近更新:2011-02-07
创建者:亿夫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