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外文书名: Evaluation and Audit of Social Services in Hong Kong 丛书名: 公共管理评估丛书 平装: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1141274 条形码: 9787301141274 商品尺寸: 22.6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358 g ASIN: B001I45ED0 内容简介《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详细介绍了香港近年来所进行的多项评估与审核工作。其中包括很多实用而有效的评估模式,如:绩效量度、项目评估、平衡计分卡、使用者满意度、政策分析以及审核等。《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除了对这些重要的评估模式的概念及理论作全面的介绍之外,还分别结合实践案例来阐释不同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得以具体实施。 作者简介陈锦棠,英国布里尔大学行政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并成立第三部门教研中心,专注予两岸四地第三部门、社会服务行政、服务评估等研究。近年受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政府邀请并委托多项研究。曾发表的学术论文多为有关公民社会、第三部门、服务评估、人力资源管理。参与编写著作有:《社会服务评估:逻辑模式的应用》(2006);《ISO9001:2000培训与实务手册》(2003);SocialService Administratiorl in Hong Kong:Theoretical Issues and Case Studies(2003)。 目录导言:香港社会服务与服务评估的历史演进 第一章 项目评估方法及模式 一、何谓项目评估 二、为何需要项目评估 三、项目评估方法及模式分类 四、总结 第二章 香港社会服务评估研究的分析及讨论 一、前摄性评估 二、澄清性评估 三、互动性评估 四、监测性评估 五、影响性评估 六、小结 第三章 绩效量度——机构层面的表现量度 一、何谓绩效量度 二、机构层面的绩效量度 三、如何有效量度机构层面的绩效 四、绩效量度对非营利机构的启示 第四章 量度香港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绩效——香港之应用 一、香港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发展 二、对本地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表现的评估受到与日俱增的冲击 三、“多方参与模式”在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应用 四、推论和结语 第五章 项目评估:程序逻辑模式 一、何谓程序逻辑模式 二、PLM的主要内容 三、应用PLM的程序及步骤 四、如何订立成效指标 五、简短讨论 第六章 儿童之家评估工具的设立:充权评估模式 一、导言 二、充权评估的过程 三、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运用平衡计分卡促使机构变革:平衡计分卡的评估理论 一、导言 二、平衡计分卡的四个主要维度 三、平衡计分卡的五大法则 四、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五、平衡计分卡的限制 六、小结 第八章 中华锡安传道会社会服务部的变革:应用平衡计分卡评估的报告 一、中华锡安传道会社会服务部进行革新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简史 二、引入策略地图及平衡计分卡的过程 三、应用策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的效果 四、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反思 五、结语 第九章 使用者参与及顾客满意调查 一、导言 二、何谓顾客满意 三、顾客满意调查的功能 四、意见收集的渠道与方法 五、意见收集后的跟进 六、总结 第十章 使用者参与及顾客满意调查的案例分析 一、导言 二、何谓顾客 三、量度工具的应用 四、进行调查要注意的事项 五、讨论 六、总结 第十一章 政策分析模式及方法 一、理解政策分析 二、政策分析的模式与框架 三、政策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第十二章 积极劳动市场政策与青年失业: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一、导言 二、青年失业,引发全球关注 三、香港状况,隐忧挥之不去 四、当前青少年面对就业困难的成因 五、就业政策的转变:从自由放任到积极鼓励 六、积极劳动市场政策:实践成效观察与剖析 七、总结 第十三章 香港社会福利服务改革及服务表现监察机制 一、“目标导向”与“系统导向”的评估模式比较 二、“服务表现监察机制”的内涵 三、“系统整合”评估的分析框架 四、服务表现监察机制的要素分析 五、小结 第十四章 系统整合评估模式之应用:以荷兰宿舍为例 一、外界环境层面的评估:从补救到权利的转变 二、服务对象层面的需求评估: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向 三、服务单位层面的监测性评估:从应急到制度化 四、专业服务层面的监测性评估:从受助到自强 五、服务表现的影响性评估:以服务使用者为本 六、小结:评估结果的使用 跋:永远是逗号 序言公共组织不以私人利益为追求目标,因此公共组织往往容易缺乏内在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公共组织又具有相对的垄断性,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因此组织自我改进与发展的外在动力也不足。公共组织的这种先天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公共组织服务质量与绩效的提高。因此,公共组织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动力源泉! 公共组织的动力有两方面的来源,第一是组织内部自身,即组织的使命与员工对使命的认同。但遗憾的是,公共组织经常会出现使命失灵的现象。第二是组织外部的压力,但这种外部的压力与市场竞争机制又有很大不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