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现代性的哲学误读与社会学阐释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丛书名: 黑龙江大学学术文库

平装: 194页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11290899

条形码: 9787811290899

商品尺寸: 20.6 x 14.4 x 1.2 cm

商品重量: 299 g

ASIN: B001LM6YGK

内容简介

《现代性的哲学误读与社会学阐释》剖析了中国现代性研究中包含的整体主义、进化论、阶段论、历史进步主义、哲学迷信等五种思维定式,并提纲挈领地描述了近代西方哲学中主体性以不同的方式重复着返回自身的运动后,提出“自我同一的主体性”是现代性困境的思想根源,中国的现代性研究由于遵奉近代主体性哲学而失去了对现代性的批判能力,近代哲学对现代性的反思只能是对现代性的误读,因此我们要在中国现代性研究中引入社会学阐释。

作者简介

付洪泉,男,1976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1998年6月于东北林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于黑龙江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1月于黑龙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求是学刊》编辑,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从事近现代西方哲学、文化哲学研究。在《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年鉴》等书刊上发表论文7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现代性的哲学误读及其思想来源

第一节 中国现代性理论中的思维定式

一、整体主义

二、进化论

三、阶段论

四、历史进步主义

五、哲学迷信

第二节 对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批判

一、意识哲学的历史叙事

二、思辨哲学的历史叙事

三、实践哲学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四、非理性对理性同一性的解构

第二章 现代性的经典社会学阐释

第一节 职业道德与公民道德

一、现代社会的“有机团结”

二、现代性的道德特征

三、国家的道德义务和公民道德

四、宗教与社会

第二节 伦理宗教与现代性的诞生

一、韦伯的方法

二、巫术宗教与伦理宗教

三、儒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四、传统中国的宗教与社会结构

五、传统中国与现代性的缺失

六、伦理宗教与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三章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语法转换

第一节 货币经济与现代文化的特征

一、价值实践和抽象价值

二、现代社会的“拜金主义”

三、反对一切形式——现代性的文化特征

四、现代性的宗教

五、西美尔的学术影响

第二节 知识-权力与现代规范体制

一、考古学的方法

二、现代社会的规训体制

三、哈贝马斯与福柯

第三节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

一、风险的产生及其后果

二、当代社会的个体化机制

三、政治冷漠和亚政治

第四节 现代理性对道德的遮蔽

一、大屠杀的社会学

二、“原初道德”与“后现代道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