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新诗与文化研究论集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颜同林著 丛 书 名: 出 版 社:巴蜀书社 ISBN:9787807522164 出版时间:2008-08-01 版 次:1 页 数:312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现代新诗与文化研究论集》讨论的问题颇为稳定与具体,新诗作品的细读与体验、比较诗学范畴内的象征主义诗学、方言与新诗之关系以及现代文学与文化的变奏,便是其中最灵动而又响亮的音符。在文学研究日趋向文化与社会研究倾斜的今天,回到语言与作品本身,关注人们繁复的心灵世界,应该是值得留恋与坚持的。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颜同林,四川大学文学博士,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自1992年始,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近百余首(篇)。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中国诗歌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先后在全国三十余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参与主研国家、省市级社科课题五项,主持省教育厅等课题四项。 目录自序 第一辑 细读与体验 从细读中来,到细读中去 隐含的女性话语与性别诉求 ——卞之琳《睡车》解读 忆念与忘却——重读《干妈》 艺术家与批评家的心灵契同——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取向 “回到原点”的文学感受与现代文学研究断想 第二辑 法国象征主义与中国象征诗派百年综论 象征主义诗学的中国化——从戴望舒、梁宗岱谈起 “新诗潮”与中国现代新诗传统 东方象征诗学理论探源 略论艾青对惠特曼的借鉴与个人化处理 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叶赛宁与臧克家的城乡观比较 第三辑 新诗版本与汉语方言 泛方言写作与普通话写作之消长 空间的意义:救亡语境下的方言与新诗 土白人诗与新月诗派 视觉体验与语言嬉戏——论新诗的形式探索与绘画之关系 第四辑 何其芳与巴蜀文化 传播学视野下的《诗》刊研究 批评话语与批评立场——试以闻一多评《女神》为例 在使命意识与生命意识的天平上——以李瑛诗歌创作母题的嬗变为例 第五辑 承传与变奏 巴蜀学派与现代巴蜀文化阐释 运动的火山与倾斜的天平——“两个口号”论争略论 小说《自流井》与盐文化 人文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现代文学史书写与现代作家的历史形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