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CN-235运输机 |
释义 | CN-235是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和国营印度尼西亚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双发涡轮螺旋桨支线运输机,是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70年代初研制的C-212小型运输机的发展型。截止1992年11月,CN-235的订货总数为194架(其中民用48架,军用78架),已交付188架。用户有西班牙、博茨瓦纳、文莱、智利、法国、印度尼西亚、巴拿马和沙特阿拉伯。西班牙方面负责在美洲和欧洲销售CN-235,而印尼的市场在亚洲,其他地区的销售由两家公司自愿承担。销售价格为1100万美元(1991年)。CN-235飞机适于短途运输,能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连续飞四个185公里航线,并留有余油,在经过铺筑或未经铺筑的跑道上都能起落。CN-235在机体设计上考虑了机身加长的可能性,载客量可达60人。 详细介绍研发历程1979年10月,西班牙和印尼两国达成合作研制40/44座双发涡桨支线运输机CN-235的协议,并决定在马德里成立航空技术工业公司,负责联合研制事务。在西班牙的加的夫和印尼的万隆各建一条总装线。研制费用约为1亿美元。研制费用和设计生产工作由两家公司均摊。具体分工是: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制造机翼中段、内侧襟翼、前机身和中机身。国营印度尼西亚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负责生产外翼段、外侧襟翼、副翼、后机身和尾翼。在CN-235的生产中广泛采用了数控加工技术。 1980年1月开始CN-235的初步设计,一年以后开始零部件设计。 1981年5月开始制造原型机,决定两家公司各制造一架原型机和一架静力试验机体或疲劳试验机体。飞机零部件的生产线是单一的,两国生产的零部件通过海运或包机空运到总装厂进行总装。 1983年9月10日,两架原型机同时出厂,西班牙航空制造公司装配的原型机于1983年11月11日首先开始试飞,国营印度尼西亚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装配的原型机于同年12月30日首次飞行。 1986年4月底,两架原型机累计飞行1350小时,其中西班牙的飞机约飞1000小时,印尼的飞机试飞350小时。首架生产型CN-235于1986年8月19日首次飞行,同一天获西班牙和印尼有关部门颁发的型号合格证,1986年末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型号合格证。此时,CN-235已全部满足美国联邦航空条例第25部和第36部要求、欧洲联合适航条例第25部以及国际民航组织附录16的要求。于1986年年底交付使用。 发展型号CN-235基本型 客运型标准客舱布局为44座,每排4座,排距76厘米,中间设过道;货运型舱内可载LD2、LD3、LD6标准集装箱或两个2.235米宽货盘。 CN-235军用型 机舱内部有多种布局形式,可完成下述军事任务: 部队运输:可载44名士兵,主要是伞兵,可从900米高度跳伞;运输设备或低空空投设备。 救护:可载24副担架和一个四人医疗小分队。 前沿巡逻:载2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和一辆轻型战车。 海上巡逻和反潜:带一台360°雷达、两枚法国航宇公司的“飞鱼”AM39导弹;带电子对抗和电子干扰设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