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先天性斜视 |
释义 | 概述先天性斜视一般有家族遗传因素,出生或出生后6个月内可发生斜视,偏斜角度一般很大,多表现为远视性屈光,仅靠佩戴眼睛没办法矫正,没有双眼单视的先天性条件,对视功能危害最大 先天性斜视原因1.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引起先天性斜视 2.生产过程中造成婴儿面部损伤或脑颅压力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伤及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引起眼外肌麻痹 3.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治疗1、双眼交替性斜视(内斜或外斜):多表现为融合力不足,即融合范围小,无立体视或立体视锐度低,手术矫正后,少数有同时视障碍,需要重建同时视或扩大融合范围防复发及眼疲劳等。见刘东光教授近视弱视网 2、间歇性外斜视性弱视治疗:多有融合力不足及双眼集合力不足。 (1)需用双眼单视仪进行融合力及立体视锐度的训练。 (2)需用尖向内的棱镜矫正眼位促进融象。 (3)需调焦灵敏仪加强调节性集合(抵消外斜视) 3、恒定性内斜视性弱视治疗:大多伴有异常视网膜对应而导致同时视功能障碍。 (1)尽早在6岁前手术矫正斜视(纠正双眼注视或运动方向不一致),6岁前是重建双眼单视的敏感期。 (2)早用双眼单视仪纠正异常对应,重建同时视等功能,越早开始训练效果越好。 (3)如有弱视要配合使用带立体视标的复合型弱视仪治疗。 4、恒定性外斜视性弱视治疗:大多伴有单眼黄斑抑制而导致同时视功能障碍 (1)尽早在6岁前手术矫正斜视(纠正双眼注视或运动方向不一致),6岁前是脱抑制重建双眼单视的敏感期。 (2)早用双眼单视仪进行脱抑制训练,重建同时视等功能,越早开始训练效果越好。 (3)如有弱视,需配合使用带立体视标的复合型弱视仪治疗。 5、斜视伴中心注视:优先治愈较好的眼后,遮盖好眼,并用三代以上复合型弱视仪治疗。 6、斜视伴偏心注视:盖好眼,治斜眼,多用色标(最好是移动色标如灵敏度色标,光刷 等)功能纠正偏心注视。用辅助镜+视角放大阈值视标(定制,第三代以才有此功能)。 7、高度远视伴内斜视:试戴全远视度数矫正镜3个月,如能完全矫正斜视,逐渐减少远视度数,同时进行弱视治疗。如不能完全矫正斜视,常规配镜,优先治疗好眼,当好眼治愈后才能盖好眼治斜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