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禹甸 |
释义 | 人物简介夏禹甸,植物病理学家。毕生献身于麦病防治,对小麦锈病,特别是秆锈病的防治研究成就卓著;对麦类赤霉病的菌源、流行条件和防治有独到见解。他的发现:赤霉病原主要来自土表带菌稻茬,具有国际首创性科学价值,并充实了综合防治内容,为中国农业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 人物生平夏禹甸,1916年6月16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埠农村。他幼年入私塾,聪颖好学。少年时,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安庆中学。高中期间,不幸家道中落,幸得亲友借贷,勉力完成高中学业。他深受农村经济困难之苦,立志兴农。 1936年,夏禹甸先后考取安徽省清寒学生助学贷金,进武汉大学农艺系。入学两年,因抗日战争迁校,该系并入中央大学农学院,遂赴渝转学,至1940年毕业。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到中央农业实验所任职。在该所设在贵阳的贵州工作站,跟随朱凤美技正从事麦类黑穗病、小麦线虫病的调查、试验。他经常出差云贵贫寒山区工作,备尝艰辛。1944年冬在渝参加“租借法案”留美人员考试,录入第二批。但直至1947年方始成行,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攻读植物病理,半工(研究助理)半读。由J.J.克里斯坦森(J.J.Christensen)和E.C.斯塔克曼(E.C.Stakman)指导,进行硕士论文“2,4-D对根腐病菌所致小麦苗腐的影响”研究。3年后取得硕士学位。时值新中国初建年余,正需建设人才,他怀着报国兴农之心,于1950年底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在朱凤美主持的华东农科所病虫害系工作。他创建了麦类赤霉病和小麦锈病研究课题组,担任组长20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论文、专著20余篇(外文著作已散失)。“文化大革命”中,下放江苏省“五七干校”劳动,不幸于1971年2月16日辞世,时值盛年,令人扼腕。 夏禹甸极其热心公益事业和社会活动,曾任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九三学社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支社委员。 技术成就1951年夏禹甸回国后,初始主持新麦病研究课题之际,突遇1952年苏浙皖麦类赤霉病大流行,三麦生产损失重大。夏禹甸坚持带领课题组和协作单位成员,在病区蹲点设站,进行扎实细致的现场观测和采样分析,逐步摸清了赤霉病的主要菌源、发病条件和流行规律。他首先提出麦赤霉病的菌源主要来自土壤表面残留的带菌稻茬,还有腐生在坠落土际的棉铃壳、玉米秆、芝麻秸、甘薯蔓、枯草茎等上。在一定的环境和雨湿条件下,这些基物上产生的病菌子囊壳,大量向空间散放子囊孢子,侵害开花期麦穗,然后迅速在病部生成红霉状的无数分生孢子,再度侵染,反复扩展蔓延,造成短期内猖獗成灾。 麦赤霉病的防治,一向视为世界难题。夏禹甸率领的协作组提出采取盐水选种、药剂拌种、深耕翻埋稻茬、挖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等辅助措施,重点抓住麦株抽穗扬花期,不失时机地喷布优良药剂综合防治该病的措施。他积极倡导并亲临苏南地区,示范推广富民隆汞制剂这一主选药物。该药一直沿用到70年代中期,对挽回大面积麦区损失,起到巨大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防治赤霉病,夏禹甸等还总结出一系列长期和短期预测赤霉病发生的指标。他们将检测稻茬带菌率、空中孢子捕捉量和天气预报情况三个方面列为预报重点,参考历史资料,得出大、中、小流行年的必要条件,然后制订出预测预报方案,为比较准确地近期测报提供了前提条件。这项工作对及时指导防治工作,确保药剂使用的最大效果,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和科学价值。 1950年小麦条锈病在全国大发生,1956年小麦秆锈病又在华东区大流行。夏禹甸于组建麦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同时,还承担小麦锈病防治研究的双重任务。 由夏禹甸主持设计并组织华东地区六省市共同建立的统一锈圃和空中孢子观察,历经数年,终于查明3种锈病的越冬越夏情况和传播径路;发现秆锈病的发源地在闽南麦区,每逢春夏之交,便由南向北递次传播;明确秋苗期和春夏季3种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环境特点,为制定锈病的防治对策及病情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派员长期蹲点徐州,与徐州地区农科所密切协作,通过对小麦抗锈品种和秆锈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找到了一批抗源;弄清了秆锈的流行小种(21号)与稀有小种(34、40号);证实了一批主要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及其稳定程度,其中筛选出兼抗2个小种(21号和34号)的“欧柔”小麦,在闽南地区大力推广种植,遏制源头,大收杜绝菌源之效。这一研究对华东地区秆锈病不再流行,起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他还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抗锈亲本和抗锈品种,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为小麦防病保产和稳定增产取得极为明显的效果。 在锈病的药剂防治研究方面,通过反复试验示范,找到了二硝散等保护剂和敌锈钠等治疗剂,具有显著的防病增产实效。药剂经过大面积推广应用,收效甚佳,深得农民信赖。 夏禹甸对小麦锈病,特别是秆锈病的防治研究,对后来锈病研究工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带出了队伍,打好了基础,为中国尤其是华东区小麦锈病的有效防治,稳定增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夏禹甸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试验研究与大田生产相结合,主持单位与协作所站密切合作,互帮互学。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足迹几遍华东农村。他亲自参与调查、试验、示范,乃至推广,努力做到科研成果具有实用价值,转化为生产力。 至今同事们记忆犹新的是,夏禹甸搞科研,出差特别频繁,为了方便行程,他的行囊很简约,随时准备好,提起就走,他甚至关照家人留下牙膏尾子,作为他出差的专用品。每当春夏时节,他最为繁忙,刚从望亭赤霉病试验点回到南京,匆忙检查部署了系内试验,又马上赶往山东省徐州,参加锈病点工作。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十分艰苦,他风尘仆仆,不辞劳累,常忍受着胃病的折磨。一次从徐州归来,身上染满了虱子,一到家就病倒了,使七旬老母心疼得滚下热泪。 夏禹甸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十分注重应用型、操作型技能技巧的研究、示范与传授。他认为:再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那也是白搭。为此,每得出一项研究成果,他都要设计、制订出一套实施方案,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便易学的方法,写成浅说,便于农民实地应用。例如,在锈病防治上,根据“动手早、收兵迟”的原则,对如何掌握气象情况、病害检测、药剂配伍、喷布时机以至喷施机具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说明,深得群众好评。 主要论著1 夏禹甸.小麦苗期赤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的初步试验.农业科学与技术.1951(3):45~46 2 夏禹甸,肖庆璞.从小麦赤霉病的性质讨论其防治问题.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3(2):34~35 3 夏禹甸,肖庆璞,高传勋.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抵抗性.植物病理学报.1955,1(1):19~30 4 夏禹甸,肖庆璞,高传勋.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Ⅰ病菌孢子发生传播及雨湿对病害的关系.植物病理学报.1956,2(2):187~202 5 夏禹甸等.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抵抗性:Ⅱ人工接种方法及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抵抗性.华东农业科学通报.1956(11):597~600 6 夏禹甸,肖庆璞,高传勋.麦类赤霉病的发生和防治.中国植物保护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314~344 7 夏禹甸等.江苏省十二年来小麦锈病的发生和防治研究.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植保系.1963:1~37 8 夏禹甸,徐和君,徐润成.富民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单行本(署名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苏州专区农科所).1967:1~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