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箬马灯 |
释义 | 下箬马灯发源发源于长兴县雉城镇,据说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50多年历史。传闻与出生于下箬寺的陈朝皇帝陈霸先有关。陈霸先出身布衣,从小不甘屈居乡里,在躬耕之余,熟读兵书,精习武艺。先后做过小官,当过吴兴太守新喻侯萧英的慕僚,受其器重提拔任为广州地方军事长官,后平定叛乱深得梁武帝赏识,委以重任。陈霸先果然不负重望,横戈跃马,南征北战,终于击败北齐的进攻,保护了锦绣江南。公元557年,陈霸先禅代梁王,登基称皇,建立陈朝,并将国号定之为永定。陈霸先是中国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帝王,他立下的卓越功勋曾广得后人盛赞。唐朝一代贤相、谏臣魏徵称其为“方诸鼎峙之雄,足以无惭权备矣 。”明代著名文人归有光在为陈武帝故宅所撰之《圣井铭并序》中称:“平侯景之乱,卒禅梁祚;恭俭勤劳,志度宏达,江左诸帝,号为最贤”。就连对历代帝王颇多微词的毛泽东,也十分推崇陈霸先的军事才干,要求部下阅读陈书。因其打仗时总爱骑白马,先后击败北齐和北周的进攻,又多次平定国内叛乱,屡战屡捷,一生从未打过败仗。家乡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民间形成了扎白马逢节调马灯这一风俗。每逢庙会,下箬便抽调童男童女调马灯,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此风兴于陈,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后渐趋式微,至解放初期,马灯表演在当地农村还比较盛行,后因“文革”而停止表演。 20世纪末,为了打造“东海明珠工程”及创建“浙江省文化先进县”,雉城镇把目标锁定在已经失传多年的下箬马灯上。但毕竟已过去了近40年,当年调过马灯的人们已相继先后故去,“下箬马灯”几近失传。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关心及努力下,找到了会扎马灯老艺人殷琪镇和当年调马灯时扮演马夫的80多岁的贾九如老人。殷琪镇老人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化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以竹、布、响铃、鬃毛和剪纸为原料,一口气扎出24匹洁白的战马。贾九如老人,则对下箬马灯了如指掌。在他的回忆指导下,有着浓郁的民间韵味的《正阳腔》、《反阳腔》、《紫竹调》、《美佳人》等音乐也相继整理而成。于是,乡文化站在当地学校挑选了二十多名马灯小传人,在二位老艺人的辅导下,进行专门训练。为使马灯更具完整,他们又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编,将整个马灯舞分为带马、走阵、收马三个部分,使其更具完整性、艺术性与可看性。下箬马灯在沉寂40年后,终于在陈霸先的故里重获新生,并一炮打响,迅速走红。 雉城虽自陈朝以来就一直有马灯,但当初的马灯十分小巧,演出阵势也很小。解放初期(20世纪50年代),马灯表演在当地农村比较盛行时,表演队伍曾一度壮大。下箬马灯逢年过节为群众演出,演出场地一般在农民家门前的道场上。 下箬马灯表演演员由20人左右组成,其中马灯演员表演者都是12—13岁的儿童,共12人,分为小旦、小生、小丑、马夫、军师、师爷等角色,马灯的道具有纸马(分马头和马尾两部分,早期有黄、黑、白等颜色,后来都统一扎白马)、马鞭、浪伞、花扇、手巾等,表演时,小旦将纸马扎于腰间作骑马状,小生手执马鞭作带马状,丑角则打浪伞、舞扇花,众人围成一圈,载歌载舞。乐器伴奏则由大人担任,约8人,分别打击锣、鼓、镲等乐器,还有拉奏二胡、吹竹笛等旋律性乐器的人员,做为表演过程中的演唱伴奏。阵法:(1)长蛇阵(2)一字阵(3)剪刀阵(4)交丝阵;演员在小丑的带领下,按照以上阵势在锣鼓的伴奏下进行演出,跑完阵后,有专门人员演唱,马灯曲调变化多,调门高亢,又因众人参与显得更富有气氛。演唱时,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当地流传的曲调有正阳腔、反阳腔、虞美人、紫竹调、拜香调等,每句唱词中常加衬词:“沙溜浪沙罗”或“哩嘻嘻”,表示欢呼之意。歌声一起,众人齐和,一呼一应,配上生动的骑马动作,显得热闹喜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