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七七事变 |
释义 | 基本信息书名: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七七事变作 者: 何立波 著 出 版 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ISBN:9787801992475 出版时间:2005-08-01 版 次:1 页 数:232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历史 > 中国史 纸 张:胶版纸 定 价:¥29.50 内容简介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透过这些,你会看到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病根”所在,看到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狠无比却无法掩盖其战略上的重大失误,看到历史大变局面前,政治人物的抉择细节与得失几何……总之,九一八不仅仅是一个悲惨的时候,更不是一夜间发生的战争。“观强弱之势,明胜败之机”,正是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的目的。 本书目录引子 1937年6月26日 “七夕之夜,华北将重演柳条湖一样的事件 兄弟阅于墙,外御其悔 庐山盛夏,暑期训练匿开学典礼上的雄壮歌声 1937年6月28日 毛泽东关注南方红军游击队 1937年6月29日 卢沟桥昨日的实弹射击 在华北,日军步步紧逼 宋哲元的艰难处境与二十九军的抗日情结 彭德怀提出改编后的高级干部名单 1937年7月1日 陈嘉庚先生的拳拳爱国心与厦门大学的国立化 1937年7月3日 东条英鞔建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 1937年7月4日 周恩来再上庐山 1937年7月5日 “七君子事件”与宋庆龄自请入狱 1937年7月6日 宛平城外,日军在作最后的准备 何基沣:决不退让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的火药味与冯治安的匆匆回平 丑军“士兵失踪”之谜 是谁开了“第一袍”? 1937年7月8日 大战当前,中日联合调查组进驻宛平城 圃长吉星文:“卢沟桥不能丢! 蒋介石的冷汗与徒劳的对日外交交涉 关键时刻,苏联伸出了援助之手 1937年7月9日 北平局势暂时缓和 1937年7月11日 在争吵与分歧中,日本最终决定出兵中国 《秦松协定》:冀察当局的妥协 宋哲元太天真了 1937年7日12日 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新官上狂 蒋何“亲密合作”与国民政府豹抗战准备 卢淘桥事变后,美国态度暖昧 1937年7月13日 国民政府方面:战时体制的开始 抗日第一:共产党人的决心 1937年7月14日 德国奉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 1937年7月15日 朱德的抗日游击战术 1937年7月16日 蒋介石请求西方干预的失败 1937年7月17日 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日本军部与内阁发出“最后通牒 从踌躇不定到匆匆迎战:寒哲元的悲剧 余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