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惜字宫 |
释义 | 1,成都惜字宫简介成都惜字宫为道教宫观,建于明朝初期。 2,成都惜字宫街的由来:惜字宫是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焚化字纸,别有字库。古时出于敬惜字纸的风俗,中国很多地方均建有一种类似亭或塔的炉体,用来焚烧字纸,通称为“惜字亭”,四川多称为“字库”或者“惜字宫”。嘉庆《四川通志·祠庙》说:“惜字宫,古禹庙也,前殿祀仓颉,中殿礼禹王。” 随着历史的演进,惜字宫逐渐成为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仓颉为黄帝时代的史官,是文字的创造者,被尊称为“制字先师” 。世人对仓颉的贡献心存感念,于是衍生出爱惜文字、敬重字纸、不随意丢弃有文字的字纸等风俗习惯。古德曰:敬字如敬圣,惜字如惜金,惜字能得福,终身惜字者,其福无量。 《颜氏家训》说:文字是“古圣贤心迹”,所以字纸不可秽用,废弃的字纸,应于焚化,可见敬惜字纸的风气,由来已久。古人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任何纸张均不得妄自糟蹋,皆焚化以示敬意。过去,有专人捡拾字纸,积存一定数量后,再择良辰吉日放入“惜字宫”内焚烧,过化存神,收集了烧尽的灰烬再洒入河中,随流水而下,这个过程称之为“敬惜字纸”。 往往,在四川很多地方,文风塔与惜字宫合二为一。惜字宫街和字库街,皆因此得名。 (摘自蒲江史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