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希腊债务重组
释义

希腊债务缘由 一切要从2001年谈起。当时希腊刚刚进入欧元区。根据欧洲共同体部分国家于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洲经济货币同盟成员国必须符合两个关键标准,即预算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然而刚刚入盟的希腊就看到自己距这两项标准相关甚远。这对希腊和欧元区联盟都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在欧元刚一问世便开始贬值的时候。这时希腊便求助于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高盛为希腊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为希腊政府掩饰了一笔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从而使希腊在账面上符合了欧元区成员国的标准。

然而,到了这笔货币掉期交易到期的日子。希腊的债务问题便暴露出来。然而今年1月底2月初出现对希腊和欧元的金融攻击,却远非市场的自发行为,而是有预谋的。这次攻击利用希腊多笔债务到期在即、炒作希腊出现支付能力问题,从而使市场出现大幅动荡。其结果是欧元下跌,希腊融资能力下降、成本剧增(借贷利率高出一般新兴国家两倍以上)。由于希腊金融状态恶化,对希腊支付能力承保的CDS价值翻番上涨。这次投机的方式主要即是CDS。CDS本来是对一个主权国家债务可能存在支付问题而创设的一种保险,即当一个主权国家被怀疑出现支付能力问题时,持有该国国债者便可购买“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即CDS。由承保方负责支付亏空部分。本来CDS应该与国债联系在一起。但现在却被剥离开来,单独成为一种金融产品。目前在全球CDS金额已经达到天文数字,而且高达60%的交易是不透明的,因而成为投机基金热衷的对象。当希腊国家支付能力被怀疑的时候,有关希腊债务的CDS便会上涨。这次对希腊的攻击,就是使用各种手法令人对希腊的支付能力产生怀疑。那么谁持有大量的CDS呢?不是别人,恰恰是持有和发行希腊债务的高盛和两家对冲基金。高盛在希腊未被怀疑有支付能力问题时大量购进希腊债务的CDS,然后再对希腊支付能力信誉发动攻击,在CDS涨到最高点时抛出。

为了打击希腊的金融信誉,高盛与两大对冲基金一方面大肆“唱衰”希腊支付能力(包括动用力量将希腊信誉等级降低、传出希腊破产谣言等),另一方面则轮番抛售欧元,从而导致国际市场的恐慌而跟进。欧元在10天内跌了10%。从近两个月看跌幅达15%。欧元一跌,立即使人联想到欧元区出现不稳,于是不仅仅希腊,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弱点”葡萄牙、西班牙等也立即出现融资困难。于是希腊和欧元区的CDS开始疯涨。从去年7月至今,希腊债务保险利率上涨整整三倍。今天希腊国债的CDS居然涨到428点,甚至超过处于半战争状态的黎巴嫩(255点)。这是闻所未闻的。

危机进行中

欧盟态度

2010年4月26日(周一)默克尔称,援助希腊并非定局,除非希腊证明已有了“可信和可持续的”赤字削减计划,否则她不会放行对希腊的资金援助。据悉,在欧盟和IMF承诺的450亿欧元援助中,德国将承担84亿欧元。德国总理默克尔措辞强硬的表态,令投资人对于希腊将很快获得资金援助的希望再次破灭。

受此影响,希腊国债收益率周一创出至少12年来的新高,不少机构警告说,希腊被迫重组外债甚至违约的风险大大增加。

2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下调葡萄牙的信用评级后,又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降为垃圾级。此外,标准普尔还下调了对希腊国民银行、欧元银行等银行的信用评级,致欧洲股市大跌3.1%,欧元对美元汇率跌至一年内的新低。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1.9%,跌至11000以下,美元指数大涨1.28%,油价下跌2.1%,黄金体现避险属性,上涨至1160美金每盎司,伦铜等大宗商品亦大幅下跌,伦铜下跌幅度超过4%。

受外盘影响,28日,上海期交所沪铜跳空低开,当日沪铜指数大跌2322点,跌幅3.82%;钢材期货亦跳空低开,大幅下挫,螺纹指数大跌97点,跌幅2.08%;上海斯迪尔电子交易市场螺纹钢远期交易各月合约全线大幅下挫,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7.41点,下跌2.12%。

来自IMF的“手"

希腊宣布了创下历史新高的3000亿欧元国家亏空,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决定自掏腰包300亿欧元,预计于今日进行表决。

外媒今晨报道称,其实IMF的慷慨解囊等于希腊负债全球背,中国或出11亿欧元的“份钱”。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就说,IMF就好比是一个全球信贷实体,成员国交费,IMF董事会负责放贷。

报道称,一些议员和评论人士认为,作为IMF最大的股东,美国将会为救助希腊免予陷入债务违约而掏出一大笔真金白银。

为救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希腊,欧元区国家和IMF将携手提供为期三年总计1100亿欧元的救助,其中欧元区出资800亿欧元,IMF提供300亿欧元。

报道指出,IMF的钱,主要来自于成员国按份额的出资。在目前IMF份额排序中,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老大,份额为17.09%(其他国家见图示)。

如此换算下来,美国须为这次救助希腊出资约53亿欧元,欧元区总体救助金额则肯定高于800亿欧元,而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须付出约11亿欧元。

而实际上,由于有些发展中国家在IMF份额注资是不可用的,美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出资额要远大于目前的换算数据。

对于IMF救助希腊,美国共和党议员泰尔特批评指出,让美国纳税人拿自己的血汗钱来支持富裕国家的失败政策,这是不公平的,这是个原则问题。同样,让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富裕国家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埋单,这更不公平。

市场判断

市场考验

希腊债务危机即将迎来关键考验——7月中旬前,希腊有约70亿欧元债务及利息需要偿付。尽管种种迹象表明,希腊有望在此之前获得外部援助从而避免违约风险,但形同饮鸩止渴的“输血”式救助,能治标而难治本。目前来看,相关各方协调一致,对希腊实施外科手术式的债务重组势在必行。

目前,欧洲解决希腊债务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不停地注资。然而,“借新债还旧债”的模式不可能根本解决债务问题,只会加重包括希腊在内的高负债成员国的债务负担,违约风险不断积累。这种机制在确保援助资金源源不尽的情况下或能维系,然而一旦遭遇资金瓶颈,市场信心便立刻崩盘,危机会更加恶化。欧债危机连续发酵莫不与此有关。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自欧元区巨额救助机制去年5月设立以来,成员国债务负担不降反增。欧元区成员国债务占GDP的比重由2009年的73%升至2010年底的85%。今年前4月,希腊预算赤字升至72.46亿欧元,超出69.24亿欧元的目标。

当前希腊债务总额约为3400亿欧元,主要债权人是欧洲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及欧洲各国央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警告,美国银行业也将受到牵连,并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重陷衰退。花旗集团预计,假如希腊的债务重组拖延一至两年,债权人可追回的款项将由50%缩水至30%;若再多拖延几年,能追回的款项可能所剩无几。

不仅如此,为了获得援助,希腊被迫实施苛刻程度不断升级的财政紧缩政策,已经让债务危机逐渐上升为政治危机,引发国内不满情绪。上周末,希腊政府改组内阁,希望以此平息国内对财政紧缩政策的不满。本周,希腊新政府更是面临议会的信任投票,假如失败,可能会导致提前大选,政局前景更加错综复杂。

长痛不如短痛。希腊尽快进行债务重组,尽管会令债权人面临部分损失,然而从长远来看,债务重组能有效降低希腊违约风险,避免希腊国家破产以至牵连欧元区其他高负债国家的违约“多米诺”效应,最终还是有利于债权人整体权益的。

目前,在欧元区发言权最大的德国对希腊债务重组的立场已经软化,同意私人债权人在自愿基础上参与希腊债务重组,这也意味着为希腊债务重组铺平了道路。

当然,希腊债务重组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欧洲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以及欧洲各国央行为主的债权人出现巨额资产减记损失,从而对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甚至带来连锁反应。其次,希腊以“软性违约”为实质的债务重组,将削弱市场对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同样背负沉重主权债务国家的信心。

也正是因为上述负面效应,围绕希腊的债务重组,欧洲央行、欧盟、IMF、德、法等相关各方争议不断。然而,面对两难之选,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理性”原则,重组希腊债务恐是摆在欧元区国家面前的现实选择。

欧盟态度

希腊债务危机的外溢效应正受到密切关注。欧元集团主席容克近日警告希腊债务危机可能传染至少5个欧盟国家,而20日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对于希腊第五批援款的延付决定也增加了市场的担忧。

希腊近期将有巨额债务到期,但其银行系统的现有资金预计只能维持到7月初。为了应对希腊的融资需求,由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组成的三方代表团,将在未来几天内对希腊的债务情况进行最终的评估,以确定是否根据去年达成的1100亿欧元救助协议,向希腊提供第五批120亿欧元贷款。在市场方面,考虑到希腊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且难以依靠经济增长来偿还债务,国际评级机构多次下调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投资者对希腊违约或进行债务重组的恐慌,导致欧洲金融市场遭遇大幅动荡。

理论上讲,希腊债务问题可以通过自身化解、外部援助、债务重组、退出欧元区等4种方式应对。而事实上,摆在希腊和欧盟面前的路仅剩一条,即欧盟继续施以援手。主要原因:一是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危机行不通。希腊政府削减赤字的努力一直遭到反对党和民众的抗议,实现财政盈余的目标难度很大。即使大幅紧缩财政的举措获得认可,希腊目前的经济实力也难以化解高额债务。据测算,假设希腊政府今后能够一直保持收支平衡,以其长期债券平均利率5.7%计算,在未来20年,希腊需每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才能使其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至90%以下,这显然难度很大。

二是债务重组面临较大阻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持有希腊资产最多的国外银行来自欧洲。全球银行对希腊的直接风险敞口总额为1609亿美元,其中,欧洲国家就占1301亿美元。如果希腊进行债务重组,无论是采用减免本金还是拖延支付,都会对欧洲银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三是退出欧元区的成本极高,甚至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第二波国际金融危机。欧盟如果在现阶段放弃希腊,不仅会造成市场恐慌,导致欧洲经济和银行业蒙受损失,还会使前期的援救前功尽弃。新货币定价与市场认可度问题会拖累欧元,各国尤其是欧元区大国和国际机构购买的大量希腊债务,也都将转嫁到欧元区成员国的纳税人身上,德国和法国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总之,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续对希腊进行财政支持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欧盟将会同希腊政府展开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在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和追加贷款金额方面做出让步,条件是希腊政府需要加大财政紧缩、结构性改革和出售国有资产的力度。

希腊问题是整个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缩影。对希腊施以援手只能为欧洲争得必要的时间,但无法彻底消除风险,因为欧洲当前还面临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对欧洲银行业将进行新一轮压力测试,这意味着将有一批银行面临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希腊债务危机若不能及时解决,将冲击整个欧洲银行业。再则,爱尔兰、葡萄牙等国虽然获得了欧盟援助,但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未来会否出现类似希腊的问题仍未可知。因此,对希腊的救助不能仅局限于希腊本身,而是要从整个欧洲债务危机的全局出发,进行通盘考虑,防止风险继续积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