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畈中学 |
释义 | 西畈中学始建于1976年,地处大冶西南边陲,与咸宁、江夏接壤。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民商应运而生。 西畈中学是这片热土的骄骄之子。在教育改革空前飞跃的今天,成绩耀眼,让人垂青。1977年西畈高中在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中以29人录入重点大学的成绩震惊冶邑;1992年中考以51人上重点高中、中专而再创辉煌。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一路凯歌,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重点高中上线任务,成为大冶西南的一所知名学校。 学校覆盖原西畈、晏公及高河、胜桥部分区域。且与咸宁、双溪为邻,占有比较大的区域优势,生源较为充足,现还有6个教学班,是一所边远乡镇内较有规模的学校。 学校秉承“德美、智优、体健、趣雅”的宗旨。以“塑造教师形象、加强学生素质、创建学校品牌”为追求,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蓬勃发展。 管理篇 ———团结协作、勤劳节俭 一流的学校取决于一流的管理,西畈的进步与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管理精神是分不开的。领导分工精细,在校长责任制的框架下,书记、教导主任、后勤主任、政教主任、团支部书记分管部门、责任到人。既分工又合作。如:2011年秋学校各项工作以支部书记韩大象同志为龙头,金朋校长亲自挂帅,吴红胜主任协作,整体规划,分块执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五个基本活动为主题,积极开展学习和活动。又如徐建军同志的经济管理,在校长金朋的统一指导,始终“以勤俭节约,经济公开”的原则精细计划,合理使用,能不用的则不用,能少用则少用,每一次财务支付都进行具体商量、协调、最后执行。有时邀请群众代表、班主任代表参加与决策。工作一丝不苟,脉络清晰。经济问题是一个敏感问题。由于领导班子主旨正确,目标明确、财务准确,从不乱用、从不借贷,所以账务公开时,群众满意,上级满意,大家满意。 经济方面,还有一个优良传统-----勤俭节约、自己动手。平时学校在校产管理维修方面、用具添置方面、实验室仪器、药品配制方面都遵循节约的原则。该买的买,该修的修,决不多用一分钱。有时还自己动手,如校门、栏杆、球架、旗杆,每年刷新从不请工匠。校委会成员利用双休日及空闲时间,亲自动手。校园内场地修整,金朋带领部分年轻教师借好工具,利用时间加班加点。校长金朋同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谁发现我抽了学校一口烟、喝了学校一口酒,就打我的嘴”。这样下来每年可以节约一部分开支。老师佩服、群众信服、并交口称赞。勤俭节约是西畈中学的传统美德,成为西畈中学一种文化沉淀。 教学篇 ———人性化,制度化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工作犹为重要:1、教师管理。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最活跃的部分。他自身要弘扬师德、为人师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下要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培养合格的人才。所以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学校在教师管理方面,从2005年以来就进行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改革,教师工作日实行坐班签到制。在正常工作日,全体教师按规定的时间,上、下午签到坐班,在办公室内学习、备课、批改作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中去。对于新的理念、新的课题展开集体讨论探究,更新理论,创建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教研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主动作用,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对每一个教研课题都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在教研过程中,教导主任吴红胜同志采取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大胆发掘青年教师敢想敢干的品质。打造了新型教学团队,培养了一批新人才,他们现在已是教学教研中的主力军,分别在学校、中心和市级、实验课、公开课的大比武中崭露头角,取得可喜的成绩。 教研组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一线的组织者、执行者,如政史组组长袁阳波老师,每次教研活动都亲自组织、参与、实施,甚至主动担起主讲的任务,物理组组长金振华老师更是一马当先,每次教研课,亲自安排、督促检查、下堂指导,组织反馈。 正是由于从领导到老师,从老至新用拼搏精神撑起了西畈中学教学教改的一片蓝天,他们敬业爱岗、立足教育,献身教育,才有了西畈中学的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 学生篇 ———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立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目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结合中学生守则,在学习、生活卫生、安全及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制订详尽的细则加大学生的管理力度,让学生能在学习、身心两方面共同发展。 为了配合新课改的实施,除狠抓课堂教学外,政教主任吴建华还通过校训、班会,校内广播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习惯。如邹三宝老师在九(1)班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放正理想、奋发图强”。激发学生“释放潜能、超越自我”,教育学生把握现在,展望将来,实现理想,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学校利用黑板报宣传表彰先进典型,班级、同学之间形成了良好性的比、学、争、看,有的班级公开竞争、民主评选,出现了一些班级之星、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卫生模范,让学校的学习、纪律、卫生、环境焕然一新。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安心读书的途径之一。学校组织了田径队、篮球队、兵乓球队、羽毛球队,甚至有家属参加的广场舞也吸引了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学校为了办特色班,按学生基础分为不同班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要求,这样使学生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打破了原有千篇一律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爱、各有所取,真正是培养新人才的一大尝试。如文化课成绩差一点,但体育、文艺、电脑等方面产生互补,让他们觉得各有所长、各得其所。 展望篇 ———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拓宽道路 回顾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西畈中学人清醒地意识到:一路走来,那一行行脚印里有汗水,也有泪水,更有灿烂的笑容,但历史的笑容并不等于永远,留意前面的征途才更重要。 首先,我们要加强学习科学发展观,紧扣时代的脉搏,紧跟新的教育教学动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紧密联系我校实际,探索新历史条件下适合自己的模式,制订并实施自己的发展规划,走自己的有特色的道路。 其次,认清西畈中学区域的局限性和优越性,化弊为利,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同感和知名度,增加机遇的概率,拓宽学校发展的道路。 再次,加强内部的各项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总结经验和缺失,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迎接新的机遇到来。 西中的历史是辉煌,现在正是一片阳光,将来定会更加灿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