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无缝钢管厂 |
释义 | 我国的无缝钢管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建设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建国初期,国内生产的无缝钢管,无论从数量、规格上都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迅速建设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国家决定在成都市兴建一个专门生产无缝钢管的企业,即成都无缝钢管厂。 简介成都无缝钢管厂于195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经历了兴建、停建缓建、恢复建设等阶段。1979年后,基本建设逐步转向技术改造,从此转向以自筹资金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新时期。 建设前期工厂选址1956年,冶金部根据中央分散工业布点,加强内地建设的方针,责成西南钢铁厂筹建组着手开展在西南地区新建无缝钢管厂的厂址选择工作。西南钢铁厂筹建组会同北京黑色冶金设计总院作了初步调查比较,认为四川的工业基础较好,无缝钢管厂设在四川的条件优于西南其他地区。 1957年4月,冶金部会同重庆钢铁公司、西南钢铁厂筹建组、黑色冶金设计总院组成选址工作组,奔赴成都。在四川省和成都市党政部门的协助下,选址工作组先后在成都踏勘了东郊乌龟坝、龙潭寺、石板滩、南郊琉璃场和江油、德阳等9处,进过分析比较,认为钢管厂建在成都东郊乌龟坝较为合适。该厂址总面积约180公顷,钢管厂与二机部新建420厂共同使用。 编制计划1958年5月,冶金部审查确认匈牙利编制的《无缝钢管厂设计方案》,该方案确定了钢管厂建设的3套轧机生产设备以及生产规模。鉴于当时全国“大跃进”形势的要求,为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对无缝钢管的迫切需要,冶金部决定在匈方方案的基础上增建Φ200毫米自动轧管机组一套、Φ650毫米螺旋焊管机组一套、Φ650毫米热扩管机组一套和年产10万吨车丝钢管加工车间以及相应的平炉炼钢系统。1962年重庆黑色冶金设计院编制了钢管厂设计任务书,确定钢管厂的设计规模为年产钢26万吨,钢管20万吨。1964年5月,该扩大初步设计书得到冶金部批准。 建设初期(1958~1961)基本建设情况1958年10月19日,钢管厂在“大跃进”高潮中动工兴建。建厂伊始,1959年初,冶金部要求顶管车间(即一三三车间)力争上半年建成投产,Φ200毫米自动轧管车间和两座百吨平炉则分别要求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基本建成。通过努力,当年Φ200毫米自动轧管车间厂房基本建成,10多栋职工住房和食堂等建成交付使用,厂铁路专用线基本建成通车。1961年,一三三车间的配套工程如:第二配电所、低温水泵站等工程,均相继建成交付生产。 建厂三年来,厂领导秉承上级指示,和全厂广大职工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力争高速度建好钢管厂。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以及“抓晴天,抢阴天,麻风细雨当好天,大雨不停工,小雨加劲干,好天一天顶三天”等豪言壮语,反映了建设者的意志和气概。 “设计革命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1959年,基本建设中的最大困难是建筑材料供应十分紧张,尤其钢材、水泥缺口更大,500号以上水泥省内产量更少。同时,施工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也很簿弱。面对这种情况,省、市有关部门指示,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设计中找出路,大张旗鼓地开展“设计革命化”运动。平炉工程在“设计革命化”运动中,施工时作了重大修改。将平炉沉渣室和蓄热室的基础底面标高由原设计的-8米修改为-4米。后来,冶金部对此专门组织技术论证,充分肯定了原设计,不得不重新挖深、浇灌,不仅浪费整整一年时间,也造成人力、物力、资金的大量损失。 停建缓建时期(1962~1964)1962年1月15日,冶金部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通知钢管厂大型轧管车间工程缓建。随后,四川省计委和四川省冶金厅相继发出停工缓建的通知。 钢管厂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和规定,从1962年下半年起,对基本建设项目作了全面停建缓建的安排。停建缓建期间,钢管厂将全部基建力量组成了120人的设备维护和400人的工程维护两支队伍,分别从事全厂停建缓建期间工程、设备、材料的维护工作。 恢复建设时期(1965~1966)恢复建设时期是钢管厂建厂以来的一个大好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开工的工程项目多,施工进度快,完成工作量大,全厂掀起了基本建设新高潮。 1965年,原来停建的平炉炼钢系统、三一八车间,煤气发生站以及其他生产辅助设施等工程恢复施工。 当年底,一三三车间、三一八车间全部建成。总降压变电站、第一配电所35KV线路建成开始送电,沙河水泵站和引水渠、氧气站、煤气发生站、锅炉房、软水站、8个大气压空压站等生产辅助设施也相继建成交付生产。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钢管厂恢复建设不到两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而来。在持续十年动乱中,钢管厂和设计、施工单位的职工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共同为钢管厂的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建设金堂分厂1966年初,四川省委和冶金部为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指示钢管厂另选厂址建设。经分析比较后,选定金堂县龙威公社温家店建设分厂。温家店位于金堂县赵镇东南约11公里处,厂区三面环山,属高山过渡到丘陵边缘,地形变化较为复杂,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建厂条件。 金堂分厂1970年3月破土动工。开工不久,再次开展的“设计革命化”运动给生产造成严重后果。如:酸洗间的酸蒸汽难以排出,大量侵入主厂房,致使酸洗间和靠近酸洗间主厂房的钢筋混凝土房架和柱子严重被酸腐蚀,也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设计革命化”不但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反而多花了钱,又延误了投产时间,教训是深刻的。 1970年9月,金堂分厂主厂房建成,9月29日部份设备开始试车,12月全部工程基本竣工。 在徘徊中前进1968年9月,二一六轧管车间开工建设。12月试车生产。1971年9月,定径和精整区设备安装就绪,作业线基本畅通。由于厂址变迁等原因,比原计划推迟了七、八年。二一六轧管车间投产后,为了扩大生产小直径钢管的比例,增设Φ177张力减径机设备,翌年开始施工。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期间进行负荷试车,试车的情况证明,设备液压系统工作不良,机架工作压力过高,钢管切头率过大,伞齿轮和轧辊强度不够,不得不修改设备,降低负荷,降级使用。1980年6月,决定从西德引进定径机。该工程于1981年9月竣工交付生产。 钢管加工车间在二一六轧管车间即将建成之前也开始兴建,1970年底,钢管加工车间的主厂房基本竣工。1972年,又增建刀具刃磨间。1973年4月,钢管加工车间基本建成。钢管加工车间的主要专用加工设备系国内仿苏五十年代试制的产品,设备工艺落后,性能差,产品品种、质量和产量均达不到设计要求。1971年3月,电炉炼钢车间动工兴建,是钢管厂基本生产车间中最后建设的车间。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工程质量不高,1975年9月才基本建成,由于设备供货存在问题,该工程长期未能收尾,影响全面投产。 机修系统的机修、铸铁、铸钢,锻造等工段厂房都是在建厂初期就修建起来的,早已满足不了全厂生产的要求。铸铁工段厂房和铸钢工段厂房分别于1959年6月和1960年5月建成,1966年后分别进行了全面维修和改造。成立于1958年锻造工段于1965年扩建成1008㎡的厂房,1970年又用废次钢管增建简易结构厂房624㎡。 电修车间在建厂初期利用旧房作生产场所,1965年动工,1966年竣工。由于主要生产车间先后投产,电修任务日益增加,1973年增建了副跨,作为外钳、木工、锻工、维修等工场和库房,1977年又将主厂房接长以扩大生产场地。 运输系统的机车修理,原设计为外协解决,后因省内协作不落实,遂于1966年决定新建机车车辆修理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该工程进度十分缓慢,直到1975年2月才交付使用,建筑面积3400多㎡。 在“文化大革命”动乱年代中,钢管厂的基建工作虽然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由于设计、施工和生产部门的广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忘我劳动、艰苦创业,依然在1973年4月基本建成规定的建设项目,先后交付了生产,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整顿改革 配套扩建(1977~198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加快了整顿改革的步伐,钢管厂的生产情况迅速好转,钢和钢管产量都超过了设计水平。从1978年开始,企业在加强整顿改革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也解决了一些“设计革命化”中遗留的问题。随着生产发展的要求,新建和扩(改)建了一部分生产厂房,更新和添置了一些关键性生产设备,整修了厂区全部铁路和公路,新建了总厂、分厂和部份车间的办公用房,职工住房和福利设施也大力进行兴建。 建厂以来,钢管厂厂部办公用房(包括党群部门)曾多次搬迁,一直是因陋就简。直到1979年,才修建厂部办公楼,这是由本厂自行设计、施工的工程。同时,在这几年中,三一八、二一六、一三三、平炉、动力、机修等车间和金堂分厂都新建了办公楼,拆除了部份施工临时建筑物并开展了绿化工作,大大改善和美化了厂容厂貌。 1979年,冶金部决定废除由五冶“大包干”的建厂办法,恢复甲、乙方基建管理体制;1980年停止对钢管厂基建拨款。从此,钢管厂转向以自筹资金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新时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