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葫芦细菌性叶斑病
释义

西葫芦细菌性叶斑病主要特征:

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柄和幼茎。嫩叶发病时病斑出现在叶面黄化区,叶背面出现水浸状小点,后变为黄色至黄褐色圆病斑,直径1-2毫米,病斑中间半透明,四周有黄色晕圈,有时侵染叶缘发病,出现坏死。苗期生长点发病,可造成幼苗死亡。幼茎发病时茎基部有的裂开。

西葫芦细菌性叶斑病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存活能力非常有限,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此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均有发生,保护地常比露地发病重。

西葫芦细菌性叶斑病防治方法:

大棚内应加强管理,适当控制浇水,降低棚内湿度,加大放风时间,尽量防止结露过多或时间过长。露地栽培应注意天气变化,如遇大雨大风天气,提早喷药防治。在发病初期可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5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利500倍液。7天喷1次,连喷2~3次。专家提示:病菌发育适温25~28℃,36℃能生长,40℃以上不能生长。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棚室内湿度大,结露形成的水滴多,且在叶子上飞溅,有利于细菌传播,发病重。如条件适宜,流行速度很快,造成大面积叶枯。露地栽培条件下,降雨多而集中,常常造成该病大发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