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葫芦、黑皮西葫芦枯萎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 西葫芦、黑皮西葫芦枯萎病 英文名: Summer squash and Black—skin summer squash Fusarium wilt 病原中文名: 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 病原拉丁学名: Fusarium o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 Owen. 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西葫芦、黑皮西葫芦 主要为害部位: 全株 为害症状与黄瓜枯萎病基本相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子叶无光泽,暗绿色,子叶变黄,生长变缓或停止生长以至枯死。成株染病,植株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随植株生长变黄的叶片不断增多,严重时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主蔓初现暗绿色纵纹,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长几厘米至30厘米,纵剖病茎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 病原形态特征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子叶无光泽,暗绿色,子叶变黄,生长变缓或停止生长以至枯死。成株染病,植株一侧或基部叶片边缘变黄,随植株生长变黄的叶片不断增多,严重时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主蔓初现暗绿色纵纹,后发展为黄褐色纵裂,长几厘米至30厘米,纵剖病茎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有时病部溢出少量红褐色胶质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在土中可存活5~10年,萌发后先长芽管,从根部伤口或根冠细胞间隙侵入,地上部重复侵染主要靠灌溉水;地下部当年很少重复侵染。种子带菌和带有病残体的有机肥,是无病区的初侵染源。 防治方法采用嫁接防病。选用云南黑籽南瓜做砧木,山东小自皮西葫芦或早青一代西葫芦做接穗。将催好芽的西葫芦播种在备好苗床上,株行距5×5厘米,覆土2厘米,覆地膜,出苗1/3时揭膜,齐苗后喷64%杀毒矾700倍液;黑籽南瓜较西葫芦晚3天,覆土3厘米,覆地膜,待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半展时即可嫁接。先用刀片去掉南瓜生长点和真叶,后在子叶下1厘米处向下斜切,深为茎粗的1/2~2/3,角度35~45,再取西葫芦苗于生长点下1.5厘米处向上斜切,深度和角度同砧木,切后在接口处嫁接,用嫁接夹固定,西葫芦苗在里南瓜苗在外,栽在苗床上20×20厘米,浇透水扣小拱棚遮阴3天,12天后断接穗的根,逐渐见光,待接穗长出3~4片真叶时定植,植后15天去掉嫁接夹,接口处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感染。必要时喷洒惠满丰活性液肥,每667m2用320毫升,稀释500倍,增产抗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