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方文论关键词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平装: 925页 开本: 16开 ISBN: 9787560053288, 7560053289 条形码: 9787560053288 商品尺寸: 23 x 15.6 x 3.4 cm 商品重量: 1 Kg ASIN: B001149CM6 编辑推荐本书是一部大型工具性理论辞书,以一词一文的形式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批评理论当中的关键用语和时新词汇予以明确阐释。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辞书,它实际上是以经过深入研究的独立论文形式汇聚成书的。它顺应国内人文学科的发展需求,梳理并讲解20世纪西方文论的关键术语和时新概念。同时,它也指涉资本主义变革态势下,不断求变求新的各种欧美新学潮流。 内容简介本书以一词一文的形式对西方文学及文化批评理论当中的关键用语和时新词汇予以明确阐释,共收录论文83篇,均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说和背景介绍,对每一概念的发展衍变过程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辨析,且力求外国理论与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学者的自家见解。 为本书撰稿的60位作者分别来自海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主力阵容是一批常年研究西方文论或讲授相关课程的资深学者和专家。 本书目录阐释/诠释 李砾 重复 殷企平 大众文化 赵勇 代码 陈世丹 多元系统 廖七一 俄国形式主义 杨向荣 法兰克福学派 赵勇 反讽 林少阳 反英雄 王岚 飞散 童明 讽寓 张隆溪 符号学 罗婷 复调 周启超 含混 殷企平 后结构主义 马海良 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后女性主义 魏天真 后现代诗学 林元富 后殖民 陶家俊 互文性 陈永国 活语 陈永国 荒诞派戏剧 何其莘 交往理性 章国锋 结构主义 赵一凡 解构主义 王泉 朱岩岩 解释 王丽亚 经典 刘意青 经典修正 金莉 快感 徐敏 类像 支宇 迷惘的一代 陈丽 陌生化 杨向荣 凝视 陈榕 女权主义 孙绍先 女性话语 王泉 朱岩岩 启蒙 童明 启蒙辩证法 郭军 启蒙现代性 汪民安 情感结构 赵国新 权力 汪民安 全球化 王逢振 身份认同 陶家俊 生态女权主义 金莉 生态批评 程虹 时尚 徐敏 视角 申丹 书写 林少阳 文化霸权 周兴杰 文化唯物论 赵国新 文化研究 赵国新 文化资本 张意 文学场 张意 文学性 周小仪 乌托邦 崔竞生 王岚 误读 张中载 细读 张剑 现代性 赵一凡 现代主义 姚乃强 消费社会 蒋道超 新历史主义 陈榕 新批评 蓝仁哲 新左派 赵国新 星座表征 郭军 性别研究 朱刚 性属/社会性别 王晓路 叙事学 申丹 叙述 申丹 学术制度 程巍 延异 胡继华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盂登迎 隐喻 张沛 游牧 程党根 语言 战菊 欲望 程党根 欲望机器 于奇智 原型批评 张中载 战争文学 李公昭 症状阅读 赵文 种族/族性 王晓路 主体 黄汉平 转义 许德金 朱锦平 传记 许德金 崔莉 自然文学 程虹 总体 郭军 关键词索引 文摘多元系统 -- 廖七一 一句话概说 多元系统(polysystem)由“poly”与“system”合成。它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佐哈尔吸取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一般系统理论与文化符号学的积极因素,将翻译文学视为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子系统,客观描述翻译文学在主体文化中的接受与影响,以期有效揭示制约文学翻译的规范与规律。 大背景解说 多元系统的主要理论来源是俄国的形式主义,特别是梯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有关系统的理论。出于对印象主义和实证主义批评的不满,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并不只是文学技法的简单堆积,而是“有秩序、分层次的结构”。文学作品或文学类型是一个结构整体;文学本身同样是“有层次组织、自我更新的整体”。(参见Hermans,1999:104)从共时研究的角度观察,文学似乎是一个和谐、平衡和静态的系统;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学内部充满了冲突和变异。文学的演进和发展在于系统内部持续不断的、陌生取代熟悉、创新取代传统的运动。 1924年,梯尼亚诺夫在论文《文学事实》中提出,文学事实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因此,文学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系统,文学研究必须置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之下来进行。1927年,梯尼亚诺夫在《论文学进化》一文中又提出,文学的进化在于“系统的变异”(mutation of system),即处于文学系统中心位置的高雅文学被处于边缘的、更富活力的新文学所取代。 既然文学是一个系统,反过来文学史也可被视为系统,相应的其他文化和社会现象也都可以视作系统。在俄国形式主义之后,布拉格结构主义者米卡洛夫斯基(Jan Mukalovsky)开始研究文学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文学变化产生于内部演进与外部干涉的共同作用。洛特曼(Yury Lotman)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提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可视作“巨大的、多层次的系统”,是一个“符号球状体”。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参见Gentzler:4) 佐哈尔:多元系统 佐哈尔在阐述多元系统的设想之前,对科学的研究范式进行了界定,认为传统的研究侧重于实证主义,“即搜集资料,然后以经验主义理由将之接受,并分析其物质内容”。而现行的研究方法则应该是功能主义的: 以分析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把符号现象视为系统,就有可能对各种符号集成体的运作方式提出假说,从而迈向现代科学产生以来一直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找出支配着各种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规律,而不是对这些现象进行登记和分类。(参见佐哈尔:20) 与此同时,佐哈尔批评索绪尔及其学派将“系统构想为一个静态(共时)的关系网”,使“历史层面在实质上被排除到语言的领域之外”。可以看出,佐哈尔首先是要对复杂多样的关系进行客观描述,然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去发现规律,对未来的文学现象进行预测。 对于多元系统,佐哈尔定义如下: 可以把符号系统视为一个异质的,开放的结构。因此,它通常并非单一的系统,而必然是多元系统,也就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参见佐哈尔:20) 随后,佐哈尔强调,他“创造‘多元系统’这个术语,其实是有用意的,就是要明确表达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和共时主义划清界限”。所谓“动态”就是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历时的演变与发展;而文学的“异质”则“体现在一个社会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文学系统”。佐哈尔声称,多元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绝不以价值判断为准则来预先选择研究对象”,不仅应该研究文学系统中的“名著”和高雅文学,同时也要研究儿童文学、翻译文学、大众文学等等。一个文本在系统内的地位是高雅是俚俗并非取决于该文本的“内在特征”,而是取决于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高雅与俚俗、经典化与非经典化之间的张力,是系统得以有效维持的关键: 系统中的经典化形式库,如果没有非经典化的挑战者与之竞争并常常威胁着要取而代之,过一段时间就很可能停滞不首。在后者的压力下,经典化形式库不可能维持不变;这就保证了系统的演进,而只有演进才能生存下去。在另一方面,如果不容许压力存在……一个系统要么逐渐被遗弃并被另一个系统取代……要么因为爆发革命而全面崩溃。(参见佐哈尔:22) 实际上,维持系统运作的挑战、竞争和威胁就是矛盾和对立。佐哈尔列举了3对相互对立的概念:第一,经典化与非经典化(canonized and non-canonized)产品或模式(作品、形式、文类、习俗及规范)的对立,大致与“高雅”与“俚俗”文学相当。(参见Hermans,1999:107)所谓经典化,即文化中主流阶层认可和接受的“合法”(legitimate)文学,而非经典化则意味着主流阶层排斥或不认可的“不合法”(illegitimate)文学。但是,文化中的主流阶层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规定,常常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经典性又有静态与动态之分。静态经典是指“一个文本被接受为制成品并且被加插进文学(文化)希望保存的认可文本群中”;动态经典则指“一个文学模式得以进入系统的形式库,从而被确立为该系统的一个能产(productive)的原则”。就系统的演进而言,动态经典“才是最关键的”,是“经典库的真正制造者”。第二,中心与边缘(centre and periphery)位置的对立。佐哈尔认为,整个多元系统的中心等同于最权威的经典形式库:他于1997年将形式库重新界定为“制约任何产品的生产与处置,或生产与消费的规则与材料”。(参见Hermans,1999:107-108)系统的中心是系统的核心或权力所在。第三,主要与次要(primary and secondary)活动的对立,即创新与保守的对立。主要活动带来形式库的扩展与重构,而次要活动的作用在起初是巩固形式库,但最终却导致形式库僵化和失效。 ...... 结语 翻译的性质和范围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因而并非一成不变;翻译活动取决于它在一定文化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参见Shuttleworth:178)传统规约性(prescriptive)的翻译标准始终认为存在绝对、完美的或理想的翻译文本,而译文中出现的所谓迁移、变异常常被指责为“不忠实”、歪曲或谬误。多元系统采用描述性(descriptive)的研究方法,不斤斤计较于一字一句的忠实与得失,而是将翻译文本视作目标系统中的存在实体,从目标系统的意识形态、诗学、规范,甚至赞助系统等角度描述翻译活动的性质,解释翻译文本的生成、消费,以及在目标文化系统中的功能与运作。虽然多元系统还存在某些局限性,“还有待于修正和精化”(refinement),但它开辟了一条“翻译最终超越规约美学的道路”,为翻译,特别是外国文学的译介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