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崔府君庙 |
释义 | 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西15公里的礼义镇东北山岗上,是为祀奉长子、滏阳县令崔珏而修建的,是中国现存仅有的汉唐高台式建筑,历史价值较高。 中文名:崔府君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陵川县城西礼义镇东北山岗 始建时间:唐朝 占地面积:33456平方米 简介崔府君庙又名显应王庙。在山西陵川县城西15公里礼义镇。据《长治县志》载,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乐平(今昔阳)人,唐贞观进土,为长子县令,有功德于潞地,因而建庙祀之。庙始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规模壮观,山门前平台凸起,两侧石阶对峙,左右配以廊庑。山门高居正中,门侧又各建掖门一道,门楼秀丽,雕刻精巧,与一般佛寺外观截然不同。山门最古,为金时原构,五开间,两层,下层砖砌高台,中柱上装青石门框及板门,门框上线刻花纹,图案秀美。上层施平座及勾栏,粱架现整简洁,结构已具元代爬梁的雏形。屋顶琉璃为明代补制,鲜丽劲秀。这种高台以上的门庑或殿宇,见宇敦煌壁画,实物中少有。 概况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夫妻两人梦见一童子擎一盒,内盛美玉两枚让其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怀胎,于隋大业三年(607)六月六日生下一子,遂取名珏。崔珏幼时即神采秀美,聪敏好学。 唐贞观七年(633),崔珏入仕,授长子县令。据传他“昼理阳事”、“夜断阴府”(《列仙全传》),死后被上帝封为磁州土地神,并建祠祀之。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元符二年(1099)改封为护国显应王。金兵南下,崔珏显圣挡驾,泥马渡康王。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改封为“真君”。随着崔珏封号的升级,崔府君庙由磁州兴建至各地。礼义镇的崔府君庙即是其一。 此庙始建于唐, 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重修。全庙共分两进院。山门前数十尺左右石阶对峙,平台后为山门,面宽三间,重檐歇山顶,山门两侧各跨单檐歇山顶小旁门一座。一进院为单檐悬山顶戏楼五间。二进院为拜殿、正殿。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八架椽,单檐歇山顶。正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配殿两侧为禅院。全庙共有殿宇50余间,全系砖木结构。山门为重檐歇山顶,屋坡彩色铜瓦铺制,屋顶有彩色图案,另有彩色龙吻对峙,彩色琉璃剪边。形制别具一格,十分壮美。 2001年06月25日,崔府君庙作为金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布局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西20公里处的礼义镇北街村中。又名显应王庙,据庙内民国年间《重修府君庙碑》及《长治县志》载,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唐贞观进士,为长子县令,有功德于潞地,故建庙祀之。寺庙创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年)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民国初均有修葺。 现存建筑山门为金代遗构,余皆明、清建筑。 庙坐北朝南,南北长81米,东西宽41米,占地面积33456平方米。庙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戏台、拜亭、府君殿,东西两侧为掖门、配殿、垛殿。 府君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殿前有卷棚式拜亭一座。檐下斗栱五踩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对前双步梁,通檐用三柱,为清代所建。 山门规模较大,分上下两层,平面形制为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重檐歇山顶。前檐斗栱五铺作,出双跳,后檐四铺作单抄无补间铺作。二层支出平座勾栏,上层檐下斗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为批竹形真昂,后尾交接六椽栿上,补间为隐刻斗栱。梁架结构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通檐用两柱。明间有宋代青石门框,两侧各有掖门一道。整个建筑结构做法简洁、设计大胆、交接稳固。山门高居庙宇正中,且筑于高台之上,平台突起,两侧石阶对称而上,形制独特,实属罕见。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1.庙的占地面积大约50亩左右。 2.大门外正前方有一影壁墙,影壁墙东西长约八米高约4米厚1米五,上边是瓦房脊子状的,影壁墙的两边是通往大门的通道。 3.大门前的最外两边是八字墙,八字墙的里边东西两边各有一上马石,靠近大门口两边各有一石狮子,中间就是台阶了,大门楼子差不多就像古楼上边。 4.进了大门就是戏台子的后背,从两边过去有两条砖满的路直到没梁殿两边的两个圆圈门,戏台子坐南朝北。5.北边就是没梁殿了,没梁殿的建筑非常漂亮,没梁殿的前边是一平台高约60厘米左右,往南有台阶。没梁殿里边顶上都是凛条互相担着往上逐渐缩小 ,中间向下垂着一个大圆球型的,过节时可以挂一个大宫灯。墙的上边周围彩画着姜子牙,地行孙,东西两边有两个门,南北是两个大门但没有门框。 6.往北中间是营路,比两边地高60厘米左右。往前是石拱桥桥两边有汉白玉栏杆,过桥后再往前就是大殿前的第一层平台,前边有左,中,右三个台阶,台阶的两边有汉白玉栏杆,上去后就是大殿前的大平台,平台面积很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 7.平台上的东边有一钟楼,西边有一鼓楼。中间往前就进拜殿了。(现在大殿现在还有就是神像塑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府君爷的背后有一间是府君奶奶的神像。再往后就是一个两层楼,楼后还有3,4亩地是庙上的菜园子。大殿的东边是道院是道士住的地方,40年代时有道士100多人,道士还分文,武道士。 以上描述的只是中轴线上的建筑,大门两边还各有角门角门楼子都是瓦房脊子状的。在戏台子和没梁殿中间的两边各有龟台,龟背上有石碑,整个庙院里的松,柏树光一搂粗的就有200来棵。 历史崔府君庙位于县城西20公里处的礼义镇北街村的一高台之上。庙宇座北朝南,二进院落,山门前高台凸起,两边石阶对称,形制独特,实属罕见。中轴线前为一百多平方米的平台,平台左右各有配房三间。山门高居正中,面阔三间,井深六架椽,二层三重檐歇山顶。山门明间有宋代青石门框,二层支出平座勾栏,平座下为双抄五铺作斗拱,屋顶斗拱为单抄单下昂,第一跳为偷心造,昂为批竹形真昂,梁架结构为金代手法。山门两侧各有掖门一道,精雕细刻、十分精美。庙内有倒座戏台一座,为祭神演戏而建。正殿面阔五间,悬山式屋顶。殿前为卷棚式拜亭一座,左右两侧有配殿和垛殿,另有东西廊房和东西禅院。看其布局应有后殿一座,不知何故现无遗迹。 崔府君庙创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年 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年 修葺,后历代迭有补修。崔府君庙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古代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其高台建筑、平台两侧对称台阶的形制仅见于敦煌壁画中,是研究古代建筑的一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当然更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二○○一六月公布为中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