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 作 者:马丁·海德格尔(Heidegger.M.)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6月1日 ISBN: 9787532749874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内容简介《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是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解读,书中从哲学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对物进行追问,来寻求物的真理性。鉴于物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在该书中专门论述了物,分析物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使读者真正了解了“物是什么?”的问题就是“人是谁”的问题。 作者简介作者:(德国)马丁·海德格尔(Heidegger.M.) 译者:赵卫国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现象学的重要代表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除了《存在与时间》具有完整的统一结构外,其他著作大多都是以论文集或讲演集的形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是什么?》、《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真理的本质》、《形而上学导论》、《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 图书目录前言 A 追问物的不同方式 1.哲学和科学的追问 2.物这个词的多义性 3.与科学和技术不同的追问物性的另一种方式 4.日常的或科学的物的经验;关于其真理的问题 5.个别性和每个性,作为物之规定的空间和时间 6.物作为每个这一个 7.主观的一客观的,关于真理的问题 8.物作为诸特性之载体 9.真理、物和话语的本质结构 10.规定物的历史性 11.真理一话语(陈述)一物 12.历史性和决断 13.总结 B 康德追问物的方式 I.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历史根基 1.康德著作在其生前的反响;新康德主义 2.康德主要著作的标题 3.范畴作为被陈述的方式 4.A6Yoratio-理性 5.近代数学的自然科学和一种纯粹理性批判的形成 a) 近代自然科学与古代和中世纪自然科学不同的特征 b) 数学的东西 c) 近代自然科学的数学特征;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 d) 与近代经验相比较凸显希腊人的自然经验 d1) 亚里士多德和牛顿的自然经验 d2)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 dg) 牛顿的运动学说 e) 数学筹划的本质(伽利略的落体实验) f) 数学之物的形而上学意义 f1) 基本原理:新的自由、自我约束和自我论证 f2) 笛卡尔:cogitosum;作为卓越主体的我 f3) 作为最高根据的理性;自我律,矛盾律 6.追问物的历史;总结 7.理性形而上学(沃尔夫、鲍姆伽登) II.康德主要著作中的物的问题 1.康德的“批判”指的是什么? 2.纯粹理性的“批判”与“一切纯粹知性的基本原理体系”的关系 3.对先验分析论的第二个主要部分“一切纯粹知性的基本原理体系”的解释 a) 康德的经验概念 b) 作为自然物的物 c) 关于原理体系主要部分的三步划分 4.一切分析判断的至上原理,知识和对象 a) 作为人的知识的知识 b) 作为知识的两个组成部分的直观和思维 c) 康德双重规定的对象 d) 感性和知性,接受性和自发性 e) 思维表面上的优先地位;与纯粹直观相关的纯粹知性 f) 在康德那里的逻辑和判断 5.康德对判断的本质规定 a) 传统的判断学说 b) 传统学说的不足之处;数理逻辑 c) 在康德那里判断的对象相关性和直观相关性;统觉 d) 康德对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区分 e) apriori(先天的)一aposteriori(后天的) f)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g) 避免矛盾的原则作为判断之真理的消极条件 h) 避免矛盾的原则作为同一性原理的消极表达 i) 康德的先验考察;普通逻辑和先验逻辑 j) 一切知识必然以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 6.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7.纯粹知性的一切综合原理之系统展现 a) 使对象之对象性得以可能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的可论证性 b) 作为源泉和规范能力的纯粹知性;统一性,范畴 c) 作为形而上学原理的数学的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d) 直观之公理 d1) Quantum(量)和quantitas(定量) d2) 作为quanta,作为纯粹直观形式的空间和时间 d3) 第一条基本原理的证明;所有基本原理都基于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 e) 知觉之预期 e1)“经验”这个词的多义性;关于经验的学说和近代自然科学 e2) 康德的实在性概念;强度的量 e3) 康德先验理解的感觉;第二条基本原理的证明 et) 预期的奇怪之处;实在性和感觉 es) 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至上的基本原理,证明的循环进程 f) 经验之类比 f1) 类比作为类推,作为诸关系的关系,作为存在情况的规定 f2) 作为普遍时间规定之规则的类比 f3) 第一类比及其证明;作为时间规定的实体 g) 一般经验思维之公设 g1)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作为主观综合原理的模态 g2) 公设符合经验之本质;模态涉及经验,而不再涉及可设想的性质 g3) 存在作为经验之对象的存在;与认识能力相关的模态 g4) 证明和解释的循环进程 h) 一切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居间的东西 结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