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雾炮 |
释义 | 早期灯塔多设有雾炮,属于海上助航设备的一种,用以警告船只、辨别方位、标示位置,起雾时灯塔人员若听闻有船只行进附近,即发射雾炮,提醒其注意安全。 雾炮的设置雾炮曾经广泛设置于南海的临高、横澜洲、石碑山、表角、南澎岛,东海的东碇、乌丘屿、牛山岛、北涣山、北楦、东犬岛、大戢山和黄、渤海的成山头、崆峒岛、猴矶岛等15座灯塔,以及大沽灯船。 随着科技进展,公元1920年代时,海关开始装设低音雾笛、高音雾笛及气雾笛,听程更加延伸,1930年代起,装设无线电桩,更提高定位与指向的精确性。今日的助航设备,包括雷达标杆或雷达反射器,可协助船只测定方向与距离,加上航海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快速发展,更提升了航海安全。 鸣炮方式起雾时,每隔10或15分钟鸣雾炮1响,听闻船近发出汽哨或其他声响时,灯塔以雾炮应答,每3到5分钟,鸣炮2响,直到船只离去,不闻船声为止,雾炮的听程比雾钟稍远,约在3至4海里。现台北海关博物馆陈展的雾炮上,炮身刻记有「大阪炮兵工厂明治十九年制」,按明治19年即公元1886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