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尖山自然保护区 |
释义 | 概况五尖山地处湖南北大门,距临湘市区2公里,位于东径113°28’,北纬29°29’,为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的分界线。东与湖北蒲圻、崇阳接壤,南与幕阜山相连,西邻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抵长江,京广复线、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依山而过,长江水道贯穿全境,水陆交通通达南北,直达京广,区内公路纵横,四通八达,其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地理位置重要。 地貌特征五尖山呈东西走向,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最高海拔588.1米,最低海拔21.7米(沿长江带),相对高差566米,为低山丘陵类型。山势变化多端,起伏不断,延绵亘长,形态各异,山体坡度在25°-40°之间。 成土母质主要是板页岩、花岗岩、红色砾岩、碳岩、第四纪红色粘土,河湖堆积物等,土壤有红壤、红黄壤、黄壤。土层厚度在20cm—120cm之间,有机质含量5.8%,PH值在5.5—6.5之间,呈酸性。 本地区为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域,属东亚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年均降水量1600mm,年均积温5204.8℃,年均相对湿度80%,年均日照时数1804小时,无霜期261天。具有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是珍稀动植物生长、繁殖、栖息的理想地,也是迁徙动物、候鸟重要停歇地。 植物资源由于本地区处于亚热带过渡地域,有第三纪热带历史渊源,加之地貌复杂,山势变化多样,生物群落独特,生物多样性突出,特别是2000多公顷原始次生林区,起源古老,孓遗物种多,有极高的科考、保护价值。 区内森林覆盖率89.2%,现存植物81科764种属,属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杏、香果树、三尖杉、金钱松、兰科、白花泡桐、杜仲、樟科等种类38种。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林分结构复杂,林相变化多样,其中竹林面积1400多公顷,是雉类理想的栖息场所。 动物资源境内现有78科384种属,属国家保护的一、二级动物黄腹角雉、红腹角雉、白鹇、原鸡、锦鸡等雉类12种,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猕猴、穿山甲、猴面鹰等24种。 社会经济五尖山自然保护区面积1万多公顷,与三省交界,横跨两县市区,界线全长175公里。周围有水库40多座,塘、坝、堰200多个,其中中I型水库2座,中Ⅱ型水库4座,小I、Ⅱ型水库14座,年蓄水量2.3亿立方米。该区是新墙河、桃林河、长安河等三大水系直接水源地,是洞庭湖、黄盖湖、芭蕉湖、松杨湖、白泥湖、洋溪湖等内陆湖泊重要集雨地,对调控长江水系及河流、湖泊水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岳阳市重点生态林区,五尖山每年吸纳空气粉尘4万多吨,废气15万立方米,消化生活垃圾10多万吨,大大改善了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调解了气候,维护了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核心保护区为国有五尖山林场,始建于1958年,面积2000公顷,九四年在林场基础上建立了省级森林公园。现有人口618人,干部职工312人,其中科技干部88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数的21人。园内水、电、路通,通信设施齐全。公园成立以后,加大了区内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力度,成立了五尖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站,九六年建立了县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组建了专门的保护巡逻队,配备了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加大了区内盗猎犯罪打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