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代董源寒树重汀图 |
释义 | 【名称】五代董源寒树重汀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五代 【文物原属】民间收藏 【文物现状】不详 【简介】 董源(?—约962),钟陵(江西南昌)人。他的传人巨然,生卒年不详,其籍贯一说建业(今江苏南京),一说钟陵(今江西南昌),尚待考证。 北宋初在山水画上,北方有荆浩、关仝,江南则数董源和僧人画家巨然,人称“董巨”。董、巨均为五代画家。 董源入宋前任南唐北苑副使。《图画见闻志》上说他画牛虎,有“肉肌丰混,毛毳轻浮,具足精神,脱略凡格”之评。也擅人物。但其突出成就是在山水画上,体现了江南的真山真水,常以横卷展示丰茂的江南丘陵与洲渚、溪桥与渔浦等旷逸景色。他的作品见于文献记载的很多,然存世的极为有限。其风格对两宋、元四家以至明代都有深刻的影响。 《寒林重汀图》描绘的是隆冬时节的江南景色。图中山丘静穆横卧,水汀幽深绵延,落尽叶片的树木无言挺立,纤纤芦苇瑟缩于风中,溪上小桥空寂清冷,掩映于荒丘寒树间的屋舍阒无声息,所有景象构成一个萧瑟凄清的无人之境。作者在彼岸坡丘旁以大笔横拖皴出重重的沙汀,气势浑茫厚重,这样又有别于此岸的芦苇萧萧、水流缓缓,又从格局气势上打破了平均状态。两侧的坡岭、树木、沙汀、屋宇等似同实异,彼此呼应,使静态的图画具有了内在的动感。此图山坡以披麻从坡脚上皴,由密而疏,直至坡面方留空白。又于山坡起伏处加上苔点。图中皴笔以方折增强动势,粗阔劲健,苔点则兼用渴笔、焦墨、乱锋,运笔迅疾。力量劲猛,增强了画面的生动和逸趣。在堤岸画法上,作者以长披麻与碎笔乱点结合,为画面带来了节奏感和运动感。汀渚则用长披麻湿笔平拖,具有酣畅浑朴的特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