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粗鞘双条杉天牛 |
释义 | 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天牛科天牛亚科杉天牛属的 1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 (区)。为害杉和柳杉,是当前南方诸省(区)杉树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 中文学名:粗鞘双条杉天牛 拉丁学名: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有颚亚门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天牛科 亚科:天牛亚科 属:杉天牛属 分布区域: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主要为害杉和柳杉,是南方杉木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幼虫蛀食植株韧皮部和木质部营养,树干受害后树皮易于剥落。衰弱木被害后,上部即枯死,连续受害便可使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小或中型。体长10-25mm,体宽4.5-7mm。扁平,头和前胸黑色,前胸具浓密淡黄色绒毛。触角和足黑褐色,鞘翅棕黄色,每翅中部和末端各有 1个大黑斑,有时中部黑斑不接触中缝。体腹面棕色。触角较短,雄虫触角不超过体长,雌虫仅达体长的一半。前胸背板有 5个光滑瘤突,排列成梅花形。鞘翅末端圆形,基部刻点粗大,略显皱痕,其余翅面刻点较小。 与双条杉天牛极其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双条杉天牛体一般较小,鞘翅色泽淡黄褐,基部刻点较细,主要为害柏树,多分布于北方。粗鞘双条杉天牛体一般较大,鞘翅色泽棕黄,基部刻点粗皱,主要为害杉树,多分布于南方。 发生规律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成虫在树皮裂缝内产卵,幼龄幼虫为害木质部和形成层交接处,产生扁平不规则的虫道。老熟幼虫蛀食常达木质部,使树干内形成空洞。部分幼虫会发生滞育现象,各地幼虫滞育的比例10-50%不等。 防治方法(1)严格执行检疫,防止该虫传播蔓延。 (2)加强林木管理。 及时伐除虫害木、衰弱木、濒死木、枯死木,集中处理杀死幼虫和成虫,并捡净林内枝桠。 3月初至4月底,利用直径5cm以上,长1.5m的新鲜柏木,去掉枝叶,每10根一堆,放在有虫林间,引诱成虫产卵,于5月底,将皮揭折掉,集中消灭幼虫。 (3)注意保护啄木鸟、棕色小蚂蚁等天敌。 (4)化学防治。 对调运带虫原木采用溴甲烷、硫酰氟或56%磷化铝片剂熏蒸处理。用药量分别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小时或72小时;或将虫害木浸泡水中1个月以上进行水处理,或将原木剥皮后用细枝条蘸取20%杀灭菊脂乳油20倍液,或25%蛾蚜灵可湿性粉剂20倍液,或2.5 %溴氰菊脂10倍液,插入虫道毒杀害虫。用绿色威雷、氯氰菊酯胶囊、8%对硫磷乳剂100-200倍液涂干杀卵;或用30%杀锌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0%甲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喷射树干杀初孵幼虫或侵食韧皮部的幼龄幼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