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汉湖泗瓷窑址群 |
释义 | 概述湖泗瓷窑址群分布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南部的梁子湖和斧头湖一带,时代为五代至元明(公元907-1644年)。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范围内,迄今已发现窑业堆积145处。已查明烧制青白釉瓷的窑堆98座。窑堆一般高约5米,最大的高达9米。产品有青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两种,瓷器的种类均为壶、罐、碗、盘、碟等日常生活用器,造型规整匀称,胎以灰白色为主,釉面晶莹,有的器物的内外壁还刻划菊瓣、莲瓣等花纹。出土的影青釉瓜棱执壶极为精美。湖泗瓷窑址群规模大、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古代窑址中实不多见。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 鉴于湖泗窑的特殊价值,1981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又将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在武汉市江夏区东部的梁子湖和西部的斧头湖沿岸的丘陵地区,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古代制瓷遗址堆积。自上世纪70年代在江夏湖泗夏祠村首次发现窑址以来,经过省、市、区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一规模庞大的古代制瓷窑址群,逐渐展现出它古朴的风貌。在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范围内,迄今已发现古窑址145处,窑膛170余条。因为首先在湖泗夏祠发现窑址,根据考古学上的惯例,命名为“湖泗窑址群”。实际它包括梁子湖沿岸湖泗、舒安、保福、土地堂、贺站所发现青白瓷系窑址和斧头湖沿岸安山、法泗、范湖所发现的青瓷系的窑址,两个瓷系其年代上起唐末五代,主要造烧在宋代,下至元明时期。 湖泗窑址群规模大,分布范围广,延续的时间长,在长江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古代窑址中实属罕见,再现了湖北地区1000多年前陶瓷生产营销盛况,改写了湖北无瓷窑的历史,引起了中外陶瓷专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古陶瓷专家李知晏认为,湖泗窑址的发现是长江中游古陶瓷生产的一个重要链接,使南方和北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陶瓷生产的历史得到衔接,使中国大地的陶瓷生产的长河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2001年6月,国务院将“湖泗瓷窑址群”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湖北省最早的地方窑口,湖北省内最大的宋代窑址群。湖泗窑为何在武汉市江夏区沿湖地块扎堆呢?这与江夏区有丰富的瓷土有关。瓷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由云母和长石变质而成,且带有一定的粘度。加之梁子湖、斧头湖附近小山丘上的茂盛松枝,以及便利水上交通给湖泗窑外销提供了契机。令人遗憾的是,湖泗窑在江夏分布甚广,却没有发展起来而在中国瓷器史占一席之地?这是因为湖泗窑的四面分别为均窑、长沙窑、邛来窑、景德镇窑所包围,也许是胎土和技术等原因,难以烧出可以和名窑媲美的瓷器而不得不放弃。湖泗窑最终被淘汰在所难免。 瓷器湖泗窑的产品主要以影青瓷为主要特色,种类丰富多彩。大概是“民以食为天”的缘故,这里见到最多的是碗具,釉色多为青白色,白中闪青,釉层较薄。多数器物釉色润泽透明,釉面多开细小冰裂纹,呈现翠青色或湖青色。北宋时期斗笠式碗同湖田窑的器形相类似,但釉色不及湖田浑厚。瓜棱执壶明显受到长沙窑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地区特点。胎多为灰白胎,多杂质气泡,似为陶土淘洗不精细所致。湖泗窑瓷器的纹饰主要有菊花、荷花、波浪纹,还有彩蝶、婴戏图,手法有刻花和划花等,技法娴熟,线条流畅,使产品显得精致而富有美感。可惜湖泗窑并没有持续下来,历史就是这样,曾经的辉煌经历了沧桑变幻都会成为堆积层中破碎的文物,后人只能通过博物馆和收藏市场上去感受历史留下的气息了。 注: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其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