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汉东湖清河桥
释义

概况

东湖清河桥,古名请和桥,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的磨山景区和落雁景区之间的水面上,是落雁景区水上主要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名桥之一。清河桥采用连拱形式。正桥部分为五孔连续两铰空腹拱桥,两侧引桥均为五孔连续两铰实腹拱桥,主桥桥台设四座观景平台,斜对称布置两座雕塑。

站在清河桥上可观东湖二十四景中的七景。可近睹有芦洲落雁,天台晨䂀,烟波渔歌;可远眺有楚天极目,双峰夹镜,空山悠笛,龙舟竞渡。桥台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水面观景台,使东湖的水美山美展现无遗。

清河桥全长150米,宽9米,如同一道长虹横贯于磨山景区和落雁景区之间,桥头矗立着楚国神射手养由基的青铜雕像。

2003年7月竣工。

设计建设

清河桥方案确定历时四个月,共做了五轮十二个方案,其设计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武汉市市政总公司承建。铜雕为湖北省美术学院制作。

该桥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具有楚文化特征,随州擂鼓墩楚墓出土的镇墓兽其下部结构,结构为中国建筑的精髓部件-斗拱的最早实物形态,用于桥的平台及主桥墩处。其强有力的举势,尤如巨人的双臂在千顷水面中擎起一道彩虹,在全国古典桥梁建设上为首创。

清河桥总长150米,15个涵洞,桥宽9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1米。

桥的主跨两侧设计了四个桥台,各为8米见方,为亲临大桥的游客提供一观赏的场所。

桥体中间为一大型独立的仿真汉白玉,其图案为随州曾候乙墓出土文物放大玉器双龙玉佩。桥栏杆为仿真汉白玉,是荆州出土的楚文物放大了的龙凤图案。

清河桥的建成将大东湖内的团湖和后湖融为一体,好似卧在水上蛟龙戏水,把东湖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彩。

清河桥是东湖风景区内部各景区连接的一条最便捷陆地通道。使落雁景区至磨山景区旅程缩短了约7公里;落雁至涛景区的路程缩短了约8公里。

历史传说

相传这里曾是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在此地-古清河桥打了一次大仗,平定了叛乱,留下了楚国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定乾坤”的动人故事。

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早年大权旁落,楚国的令尹斗越椒发动叛乱,起兵反对楚庄王,两军在东湖一带相遇,楚庄王措手不及,匆忙退到前一座小山(指清河桥东面的小山头),亲自擂督战,故该山便叫“鼓架山”。楚庄王的将士在这里拼命抵挡,可是寡不敌众,人马疲惫,不久死伤过半,眼看支撑不住了。这时,斗越椒一马当先冲向楚庄王,朝他射了一箭。幸亏楚庄王躲得快,那箭只插在鼓架上,惊落了鼓槌,鼓架连同鼓槌一起滚下山去,几乎撞翻了斗越椒,使他一时摸不着头脑。楚庄王趁机穿过一座长桥,隔着湖汊和斗越椒对峙着。楚王处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紧急关头,一个叫养由基的小校站出来对楚庄王说“敌强我弱,不能硬斗,只能智取”。庄王见状立即说“我是智穷力竭呀,你有什么办法快说”,养由基说“请让我上前与斗越椒比箭,一定把他射死”。养由基见庄王把头一点,飞快来到桥头,朝着对岸喊:“斗越椒,你要有本事,就三箭把我射死,随后楚王让位给你。如果三箭射不死我,我就还你一箭,这叫一箭定乾坤,天下还应该是楚庄王的。你敢不敢与我比试呢”。斗越椒见他只拿一张弓,却没有箭,心里想:我一向箭法准,他终难逃一死;万一三箭都不中,他也无法射我,那时三箭掩杀过去,还不把他剁成肉泥,于是满口答应,挽弓就是一箭。只见养由基轻轻将弓梢一拨,那箭落入水中。紧接着第二支箭又“唆”地射了过来,养由基身子一蹲,那支箭从头上飞了过去。斗越椒不等他站起身来,就射来第三箭。只见养由基张口将箭头咬住。斗越椒见三箭不中,反而一支落在他手上,只好硬着头皮讲“你还我三箭吧”,养由基高声叫到“我有言在先,只还你一箭”,这时只见养由基把弓拉开,高声喊道“看箭”,却没有射,斗越椒听到了弓弦响,身子往旁边一闪,还没有等他站稳,养由基的真箭射了过来,斗越椒躲闪不及,当场中箭身亡。叛军见没有主将,慌乱四处逃散。楚庄王率领将士直奔湖边要冲过桥去将叛军杀绝。这时养由基站在桥头上拦住楚王请求道“他们谋反都是受了斗越椒的蒙骗,别杀他们吧,他们一定会对大王感恩不尽并效忠大王的。”楚庄王觉得他说的有理就同意了。叛军们被赦免得救了,都很感激养由基及时求和免战,就把这座桥叫做“请和桥”。后来由谐音变成叫清河桥。这座古桥不知哪个年代塌入水中,再也没有人见到这座桥,于是这个地名和传说一直沿传了下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