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当榔梅
释义

简介

武当榔梅,丹江口市特产水果,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系对榔梅树及其果实:榔梅果的统称。武当榔梅是特有的一种水果,品种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果实大,品质优。武当榔梅果实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果酒、果脯、果冻。武当榔梅品质特征突出,不仅金相玉质,外观诱人,而且风味爽口,酸甜适度,营养价值丰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榔梅,只出均州太和山”。“实〔气味〕甘、酸,平,无毒。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据有关史书记载,其源自“折梅寄榔”神话,宋代赋予它“预知年景”圣果,明代它成为“显瑞呈祥”的瑞应之物,还被列为皇帝的贡品。武当榔梅极具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经济价值,有种植的基础条件,榔梅文化、榔梅种植开发潜力巨大。

生产情况

丹江口市均县镇、习家店镇、凉水河镇、丹赵路、三官殿、武当山特区等均有果农种植。据统计,2009年,武当榔梅产量达到80万公斤以上,综合收入超过650万元,武当榔梅已经成为丹江口库区继淡水养殖、武当蜜桔后新发展起来的农业支柱产业;2010年,武当榔梅鲜果市场价最低每公斤4元,最高每公斤卖到10元。

种植历史

武当榔梅历史悠久,远溯北宋晚期。公元1184年,北宋经典《真武启圣录》就有榔梅的记载:“榔梅者,乃榔木梅实,桃核杏形,味酸而甜”。武当榔梅起初以榔梅称之,随太和山的称谓演变和真武“折梅寄榔”的传说的影响,民间习惯以“武当榔梅”之名广泛沿用下来。

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武当榔梅逐渐形成了政治性、宗教性和群众性的特征:武当榔梅明代达到鼎盛。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明成祖朱棣下旨,把武当榔梅果列为贡品,每年由武当山进献;因真武大帝在此修道成仙,宋代赋予它“预知年景”的圣果,元代赋予它“永不泯灭”的仙果,明代武当榔梅成为“显瑞呈祥”的瑞应之物。明朝末期,公元1623年(明天启三年)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考察了武当山,他的《游太和山》日记中写道,在琼台中观、南岩宫共索得榔梅8颗,而且送他果实的道人战战兢兢,生怕被人知道而获罪。徐霞客还把榔梅果带回家给老母亲祝寿。史料记载:“……永乐十年秋,敕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敕建武当山宫观。十一年春,榔梅发花,色敷红白,……,远近闻见,五月果成,珠玑错落,翡翠交辉,累累满枝,莫计甚数,凝霞映日,颜色炫耀……”;公元1526年,道士方琼真“访武当携榔梅植于洞天福地,今尚存古榔梅一株”。

自清朝末年,由于各种原因,榔梅果却在武当山突然消失。20世纪末,丹江口市将武当山榔梅研究列入科研项目,并开展了推广工作,该市多个乡镇开始种植,并称为周边地区热门水果品种。

物种之争

1999年,2000年,丹江口市有关部门分别到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进行技术鉴定,确认榔梅是武当山生存已久的本土物种,它非李非杏、非桃非梅,又似李似杏、似桃似梅,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尚无记载。华中农业大学孙华美教授认为“该品种可能是杏、李的天然杂种。其品质上等,是一种经济效益良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优良树种。”1998年,该市将武当山榔梅研究列入科研项目,担任科题组负责人的张有富与成员们用参照鉴证的办法,在该市找到了同类树种——黄蛋树。在丹江口市均县镇、三官殿办事处、官山镇、凉水河镇和五龙宫等处相继发现树木及其果实。其中,均县镇黄家槽村为市域内存量最大的种群,有树30余株,且有从清初至今不间断的200多年种植史。

因果实颜色嫩黄,形如鸭蛋,均县镇人称其为黄蛋;因形体和味道接近杏子,武当山五龙宫称其为布袋杏;三官殿、凉水河一带则称其为黄安。其树形、花色、果实的各种特征都与古籍中所描述的“色敷红白”、“金相玉质”、“桃核杏形,味酸而甜”完全吻合。

课题组认为榔梅为贡品的官方名称,黄蛋、黄安、布袋杏则为其乡土名称,实为同类异名物种。由于榔梅在明代地位很高,在皇室是贡果,在武当是禁果,常人很难见到实物,也就不可能将黄蛋与其联系在一起,这是造成“物在身边人不识”的根本原因。

种植环境

武当山一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加之汉江丹江口水库大水体的“湖泊效应”,小区气候特征更为明显,为武当榔梅的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武当榔梅喜光、耐旱、怕涝,丹江口市全年日照总时平均为19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比邻近的鄂西南、湖南、江西的水果产区多140至256小时,充足的光照条件非常适宜武当榔梅的生长;武当榔梅园区的土质以沙壤,轻、中壤为主,中性偏酸,为武当榔梅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天然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营养成份。此外,榔梅园区主要分布在库区沿岸海拔400米以下的土地丘陵中,丹江口库区水质始终保持在国标Ⅱ类水质以上,周边无污染。因此,丹江口市武当榔梅果实未成熟前味道酸涩,病虫害少,为武当榔梅优良品质的形成创造了不可多得的环境条件。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土台乡、均县镇、习家店镇、蒿坪镇、凉水河镇、六里坪镇、土关垭镇、浪河镇、丁家营镇、石鼓镇、官山镇、盐池河镇、牛河林业开发管理区、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白杨坪林业开发管理区、三官殿办事处、丹赵路办事处等18个乡镇办(处、区)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武当榔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丹江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武当榔梅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原生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或黄褐土,土壤质地为砂壤至中壤,地下水位在80㎝以下,土壤pH值6.0至7.5,土壤有机质含量≥0.9%,土层厚度≥60cm。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嫁接育苗。

2、定植:

(1)时间:春季定植时间为2至3月或秋季为9至10月;

(2)密度:每公顷成年个体株数≤450株。

3、肥水管理:

(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施有机肥≥30000kg/公顷。

(2)灌水:每年的5至6月视园土壤墒情灌水1至2次。

4、整形修剪:依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形,培养好主侧枝和结果枝组,充分利用光能,合理负载。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采收时间: 6月中下旬果实正常成熟,橙黄色果面≥80﹪时开始采收。

2、采收要求:分批分级采收,应托手剪摘,存放容器内要有软衬。

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实橙黄色。果皮光洁细腻、光泽度好。果肉鲜艳、肉质柔软致密。口感芳香,风味甘甜,汁液丰富,酸甜适度。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特级 一级

可溶性固形物(%) ≥16.0 ≥14.0

单果重量(g) ≥45 ≥40

可食率(%) ≥90 ≥90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