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伟士 |
释义 | 吴伟士(Robert Sessions Woodworth,1869-1962)(1869-1962)1869年10月17日生于麻省,先后师从詹姆士和卡特尔,并成为卡特尔的接班人。一生著述颇丰,活跃在心理学界长达七十余年,并影响了几代学生。其主要著作有《动力心理学》(1917)、《心理学》(1920年初版,1947年第五版)、《现代心理学流派》(1938、1948,1964与舍汉合著再版)、《实验心理学》(1938、1959)及《行为动力学》(1958)等。鉴于他对心理学所作的重要贡献,1956年,他被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该会的第一枚金质奖章。 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既是机能主义心理家,也是动力心理学家。提出动力心理学,把人的整个活动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强调人的内在条件、经验在行为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对心理与生理的关系问题从宏观上做了界定。 心理学观点 吴伟士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整个人的全部活动,不应该只研究意识或只研究行为。由此,他认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反应是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但是人的内部发生的东西,只有通过内省才可以认识。因而他既承认内省法,又主张充分利用客观观察法和实验法。 吴伟士力求理解人的心理的因果机制,以及决定内驱力的动力刺激或情境,提出了他的动力心理学。他认为,人的活动有两个方面,即内驱力和机制。机制是内驱力得以满足的外在行为方式,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内驱力可以发动机制,但机制经过多次发动后也可以转化为内驱力。 在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上,吴伟士认为两者是不平行的,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的科学描述,因此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有区别的,生理学的描写不能代替心理学的叙述。 尽管吴伟士认为自己不属于任何派别,但他具有强烈的机能主义倾向。他自称为动力心理学家,但他首先是机能心理学家,而且也许是广义机能主义的最理想的代表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