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丛林法则 |
释义 | 1 生存法则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观影响,不受人性、社会性的因素影响。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它体现在植物界方面。它的社会属性一般体现在动物界。人作为高等动物,他可以改变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这也是人类社会要遵守的生存法则。大到国家间、政权间的竞争,小到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要遵循丛林法则,至于竞争结果,那就看各自的实力、智慧、手段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了。 ◎ 丛林法则的概念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受人性、社会性的因素影响。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只能强者才能获得最多。它体现在植物界方面。丛林法则的社会属性一般体现在动物界。人作为高等动物,他在生产力、科学技术发达的时候,特别是现代,人类利用自己的主观意志,改变了许多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改变为以人的意志为主的客观事实。例如:人能改变植物、动物的物种,生存条件、环境,也可以决定它们的生死状况,人为地改变了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这就是丛林法则的社会属性。 人也可以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以及环境、生死存活状况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判别,阶级斗争是决定的因素。而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由世界观来决定的。 ◎ 术语简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一棵伟岸的大树,长在丛林中。它的顶端极力向上,以寻求最多的阳光雨露;它粗大的的枝干尽可能地占领着空间,以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它的根系极尽繁茂,以汲取大地最多的精华。然而,在大树旁边,几棵瘦弱的小树却在生存的边缘挣扎,它们枝干细脆,叶片已接近枯黄。 小树愤怒地盯着大树:“你已经足够强大,为什么还要限制我的生长?”大树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说:“对于我来说,你的生长永远是个威胁,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征。” 自然界中存在丛林法则是必然的。因为,整个自然界的生存资源在总数上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自然就会出现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竞争,实力不够的生物只好被淘汰,成为生物链上上一级生物口中餐。俗话“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就是对这一现象最通俗的描述。春风将一棵草籽刮落在大树下,没几天,这棵种子就从泥土的缝隙中伸出幼嫩的小脸,羞涩地轻摇着身姿,张望着庞大的世界。一滴又一滴露水从大树的枝干上滴下,滋养着正在蓬勃生长的小草。草儿抬起头:“大树先生,谢谢您的帮助!”“哈哈哈哈……”大树浑厚的笑声在丛林中回荡:“别客气,丛林的法则似乎互相帮助的。你只管放心地长吧,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会尽我的一切力量帮助你的。”小草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它一次次地长高,一次次的倒下,终于长成一片嫩绿如茵的草坪。见此情景,一直没有作声的小树不解的问:“你疯了吗?为什么那么卖力地生长?”小草回答说:“我不能辜负大树先生的希望。”小树嗤之以鼻,摇头冷笑:“它很吝啬,你看他把我挤成这样,我都要无立足之地了。”“但为什么,它会这样如此不同地对我?”“因为你的存在不仅不会对它构成威胁,还会养护它脚下的土地,使它生存的土壤变得肥沃。” 丛林中,不仅仅只有血肉模糊的弱肉强食,互利互惠也是丛林法则的重要组成,和其他生物合作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鱼类和鸡类的群居可以壮声势,以避免出现被强者全体消灭的惨境;一只狼面对更强大的对手或许势单力薄,而一群狼则天下无敌,谁也惹不起。可见,互利互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是为了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夜晚下了一场暴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风住雨停了。大家惊讶的发现,大树的树干被折断了,庞大的身躯凌乱地躺在地上,而它旁边的小树却安然无恙地站在那儿。大树奇怪地问小树:“这么大的风你怎么会没事?我如此强大都不能幸免遇难,而弱小的你却能逃过一劫。”小树说:“正是你的高大招致了你的毁灭,难道你忘了‘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训了吗?” 这也是丛林法则,丛林中的强弱位置不可能永远不变。你只有抓住一切机会,磨练意志,锻炼身体,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丛林法则是一个社会学政治学概念,指的是在法治不健全的社会,专制生活,人际关系个人和组织关系都遵循弱肉强食的规则,武力成为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力量。 ◎ 观点评价◎ 正面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环境,就只能被环境淘汰。 实力弱小的时候,采取结盟不失为一种策略。 同类竞争,异类共赢。 强弱是可以逆转的,所以时刻要有危机意识。 ◎ 反面观点但是也有人认为丛林法则不是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因为毕竟人类社会不同于无序竞争的原始丛林,人类社会是智慧生物构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不会一直停留在弱肉强食状态,强权就是真理在人类社会是行不通的,即使暂时存在也是不能长久的,因为人类不同于低等生物,人类强者或者弱者也都是暂时性状态,人与人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权享有天赋的人权。 丛林法则只是人类社会的所谓强者们以及甘愿被欺凌的弱者们用来欺骗自身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能会欺骗多数人,也可能长时间的欺骗少数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而人类在自然界,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智慧生命,更加不可以完全遵照丛林法则,因为从地球生态上来看如果完全按照丛林法则发展行事,那么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可以无限攫取地球资源,那么这样最终会毁灭自然界,进而反过来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生存,也就是丛林法则会毁了人类自己! ◎ 观点启示◎ 强者争霸天下角逐天下,惟强者为尊。在社会丛林中,只有竞争做强者,才能任意发挥,才不至于被人践踏。 武王伐纣后立周,不仅占居了商朝的原有领土,还挥师征服了周边的许多小国。为了牢固地控制这大片领土,武王把土地分封给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守护着周王朝的安全,另一方面,各诸侯国君还必须向周王进贡。诸侯中如有不服者,都要受到严酷的惩罚,周王室为此还建立了专门的惩治机构。 还有,美国攻打伊拉克,没有什么道理,只是因为它强大,就可以说找大规模杀伤武器,也可以说是解放伊拉克实现民主。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科技含量极高的“铁拳”肆意地砸向近乎无助的伊拉克,就像非洲莽原上凶猛的豹子戏弄羚羊一样。这不禁让人想起巴顿将军的名言:战争是人类最壮观的竞赛!在竞赛中,人可以为所欲为。在战斗中,强者胜,弱者亡。 可是,想做强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因时、因势、因事,把握机会奋力抗争,才能争得强者之位。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然而,秦之灭六国统一天下,并不是单凭兵力上的优势取得的,而是和当时的整体形势、民心所向、一直以来的准备、秦国的实力、秦王嬴政的策略等都是分不开的。这一切都是秦为争霸天下所做的准备,都是秦争霸天下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些,东方六国才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秦才得以统一天下。 然而,“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夺得天下的霸主们想长久的维持领先地位也非易事。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之后,周王室日益衰败,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诸侯国中的强者群起逐鹿,吞并弱小国家。扩充自己的版图,建立自己的庞大势力,也求能争得天下。面对如此危局,周平王似乎并没有什么高招,只是甘心情愿地任人宰割。结果,新一轮的霸主又独霸天下。 相比周平王,秦始皇在这一点上就英明得多,他为巩固霸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非常之措施,使得他当政期间,虽达不到四海升平,倒也安稳了12年。 回望失去霸主地位的“英雄”们所作所为,似乎也不难得出他们失利的原因: 主观上:过于执著于自己的优势,往往把落后的追赶者作为自己的参照物,以至于失去了向前超越的动力。 客观上:凡有野心者,都有取之天下之意,并且都在暗中不断地蓄势,一旦有了机会谁都不会手下留情的。 难怪宋太祖会说:“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别忘了:小心驶得万年船。 ◎ 结盟也是智慧很显然,被领先者打压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以,弱者经常会采取结盟的方法,让自己好过一些。 蒙古刚刚统一的时候,由于势单力孤,饱受金国的欺辱和压迫,于是,成吉思汗就定下联宋攻金的策略,和宋结盟让蒙古国受益匪浅,不但压制了金的嚣张气焰,还使自己不断强大起来。 经济学家钟朋荣的《“小狗经济”有优势》一文也很好地说明了,当你实力不足够和强大的对手对抗的时候,采取结盟不失为明智、智慧之举。在文中他先举出了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会出现的场景:几条小狼狗,一个负责骚扰,一个负责赶,一个负责扑,居然能吃掉一匹大斑马。 然后他总结道:“三条小狗吃掉一匹大斑马的秘诀是分工明确,合作紧密。正因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决不动摇,才产生了分工的优势,产生了合作的能量。在经济工作中,许多经济活动也是采取这种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的。我把这种经济活动称为小狗经济。” 在温州经济发展中,有很多这样的“小狗经济”。比如说温州的鞋,成品鞋多半不是由一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许多与鞋子有关的厂家——生产鞋底的,生产鞋面的,负责上胶的,他们通过合作——生产出成品鞋的。这些厂家,单凭任何一只“小狗”,都会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而无法独占市场,但是,通过这样的联合之后,“小狗经济”就有了对抗“大斑马”的优势,这也是温州经济如此活跃原因所在。 不过,虽然合作会很有效,但也不能丧失理智。 宝洁公司的汰渍洗衣粉与联合利华的“奥妙”洗衣粉是同一档次的竞争对手,因为双方都是知名的国际品牌,价位上也明显高于国内品牌,刚开始也算是和平共处,共享中国大陆高价位洗衣粉市场。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雕牌、奇强等洗衣粉的逐渐发展,1999年汰渍与奥妙都不能坐视不理了,于是,竞相降价,昔日的和平转瞬烟消云散。 由于外资企业产品的高成本,汰渍开始“想念”以前的黄金时期了,因为昔日的和平给双方都带来了较高的利益,于是,汰渍决定不但不再降价,还立即将汰渍提价,并希望借此市场行动向奥妙发出停止战信号,以达到双方继续在中高价位洗衣粉上和平共处的目的。可惜奥妙有自己的清醒认识,继续将价位格拉到现在的中价位,其结果可想而知:汰渍损失惨重,销量创历史最低,奥妙却捡了个大便宜,稳坐中价位洗衣粉的领导地位。后来汰渍终于从挫折中缓过神来,在2002年把价格降得比奥妙还要低。 在这一案例中,奥妙和汰渍,虽然二者以前有过合作,但是不可能永远合作;当有利益冲突的时候,竞争是必然的,幻想“和平”就是幼稚的表现了。其实,“奥妙”和“汰渍”的殊死相争才是正常的现象。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美国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奉行的价值准则,现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当然也包括中国,尽管它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相左。因为中国传统的“财帛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价值观,不是很符合丛林法则。 谁说大局已定 有两句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把弱肉强食视作是天经地义”,所以,任何弱小都不应该自暴自弃,那样的话也就只有备受强者蹂躏的份儿了。 其实,弱小者也确实不该放弃自己和强者的差距,因为强弱只是在某种具体环境中产生的,如果环境变了,事态还不知道怎样发展呢,没听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吗?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明环境不同、优劣立判的。 小路边上生长着“狗皮扒子”。这种草在“车碾人踩马复踏”的小路边上,总是成片成片地顽强地的生长着,并且经常侵占到不太宽的小路中央来。某日,有人见此草竟有如此顽强生命力,就突发奇想,将这种草移植到家中,在家中造一块小草坪,还经常给它浇水施肥。 一段时间后,小草坪中长出了许多杂草。此人就采用人工拔除杂草的办法保持这片草坪的“纯净”。可是杂草长得太快,最后只好放弃之不顾。 半年以后,这片原本应该长满“狗皮扒子”的“草坪”,竟然成了一片“百草园”,其中竟然“狗皮扒子”都没有了。 为什么在恶劣的环境下,“狗皮扒子”能够生长得很好,而在精心呵护之下,却反而生存不下去呢?原来这“狗皮扒子”特别耐“践踏”,在小路边不断受到“践踏”的环境中,其他杂草不能承受,不能生存,那里反而成了“狗皮扒子”的“天堂”。换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其他杂草没了限制,就会没有机会疯长,天性要贴着地面生长的“狗皮扒子”则失去了竞争力,渐渐被杂草覆盖,直至失去生存的“权利”。 人们常说,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但是仔细想想,什么是“优”,什么是“劣”?这个似乎很明显的问题实在是难以回答的。因为,优势与劣势,是与环境条件相关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不必怀疑这一点。前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吴士宏说:“中国有太多的优秀人才,许许多多平凡人的一生中都充满了突转、发现和奇遇,有着许多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动听的、抑或是悲惨的故事。很多人天份很好,可能是这与我相似或者更艰难的经历,有些可能也会随机遇慢慢地浮出水面,找自己在社会上的一个显眼或不显眼的舞台。可是许多人在未找到这样一个聚焦点之前,永远只能是藏龙卧虎。” 所以,即便是弱者,也要坚信戴高乐的那句名言——谁说败局已定?只要不打到最后一刻,我们仍有成为强者的可能—— “我们确实打了败仗,我们已经被敌人陆、空军的机械化部队所困。我们之所以落败,不仅因为德军的人数众多,更其重要的是他们的飞机、坦克和战略。正是敌人的飞机、坦克和战略使我们的将领们惊慌失措,以至出此下策。 “但是难道败局已定,胜利已经无望?不,不能这样说。 “请相信我的话,因为我对自己所说的话完全有把握。我要告诉你们,法兰西并未落败,总有一天我们会用目前战胜我们的同样手段使自己转败为胜。” 这是戴高乐将军在法军遭受重大挫折时发表的广播演讲中的一部分内容。此处摘录这段文字,不过是想说明:只要信念还在,强弱势是可以逆转的。 但是,有一点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千万不能为了成为强者,而盲目扩张。尤其在企业经营中。盲目地扩张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创伤。 德州仪器是美国数一数二的仪器制造商,看到IBM、苹果等企业因为制造电脑而大赚其钱,也投入巨资企图进入这个新兴领域分一杯羮。但是,在仪器制造领域做得好并不代表就会制造电脑,德州仪器的电脑公司表现很差,结果在损失了十几亿美元之后狼狈退出电脑领域。 可见,商业运作要讲究实力和策略,企业不能光凭勇气任意而为,一切决定必须在公司本身能力范围内做出,否则,轻者会负债压身,重者会落得破产而终的下场。 ◎ 成功秘诀◎ 核心理念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应用要诀追求卓越,适应环境;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应用领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企业经营、组织管理。 学习后可以深刻认识和有效解决如下问题: 1.适应环境问题 2.竞争问题 3.企业兼并、合作、扩张问题 4.结盟问题 5.资源争夺问题 文章引用自: 现在人们总是在讲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什么是丛林法则?其实也没什么高深的理论,你只要看看“动物世界”这个节目就全都明白了。在非洲大草原上,虽说动物的种类繁多,但只有两大类,一类是食草的,一类是食肉的,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食草动物处于中间。这两种动物哪一种过的更安逸更舒适呢?显然是食肉动物,狮子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睡觉休息,用于捕猎的时间很少,因为肉类的营养丰富,热量高,吃一顿能顶好几天。而那些食草动物,特别是那些体型大一些的,则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进食,否则就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食草动物辛辛苦苦吃了半天,好不容易长了一点肉,最后弄不好还是成了狮子、猎豹、鬣狗的盘中餐了。这就是丛林法则中最基本的一点:弱肉强食。但在食肉动物之间还有另外一套规则,就是划分势力范围,依体型的大小、在群体中的地位来决定进食的顺序。在食肉动物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为消灭潜在的对手,为提升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进而获得优先进食的权力也会发生争斗,但这种争斗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狮子再强壮,它也不会去主动攻击鬣狗,除非鬣狗对它产生了重大威胁。因为鬣狗也有利齿,它有自卫的能力,如果为了解决一顿午饭而冒受伤的危险,成本就太高了。 现在的国际社会与非洲草原没什么两样,国际斗争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我有和平愿望,说和平发展是人类共同愿望,但人类战争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所以不能一厢情愿地想问题,愿望归愿望,解决问题还是要现实些。我们现在生活得比以前要好,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在西方国家制定的对他们有利的国际经贸规则下,我们辛辛苦苦劳作了半天的血汗钱被别人轻而易举的拿了去。现在世界上为争夺各种资源的斗争已日趋白热化,你不能总是猫在家里没完没了的韬光养晦,中国如果不能尽快平等的参与国际资源分配,恐怕是你薪也卧了,胆也尝了,到头来还是两手纂空拳。按有些人的看法,中国现在实力不够,等实力强了再争霸也不晚,如果当初日本人也是这么想,那现在的日本恐怕还不如中国呢。现在美国可能不会给中国充裕时间让中国在渐进式改革中崛起。为什么?你现在是最弱的时期,谁都明白你渐进的结果是什么。邓小平说的韬光养晦,这话也都翻成英文了,人家也不是不知道。现在霸权国家目的是要把中国国内的资源掏光,然后叫你后悔。还是在2001年的时候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上说:他过去经商时得到的经验是,在对手还没有崛起的时候,打倒他所用的力气最小。我们现在应该明白这一点,时不我待,中国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得尽快挤到“食肉动物”的行列里去。 2 2009年武汉出版社出版图书◎ 图书信息书 名: 丛林法则 作 者:(西)葛拉西安 原;李汉昭 编译 出版社: 武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543042599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元 ◎ 内容简介欧洲许多学者相信,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处世智慧,包含于三大奇书:一是《智慧书》,二是《孙子兵法》,三是《君王论》。 本书从葛拉西安《智慧书》中精粹了100则人生箴言,以西方历史中的战争谋略、宫廷政治和江湖骗局等为事例,立足于现代社会,分析了为人处世、商业竞争。行走社会、功成名就.圆润通达的种种技巧。 作者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冷峻客观态度,深刻地剖析了人性底蕴方面显示出的登峰造极的智慧,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艰险,困顿与邪恶的种种神机妙策,是对《智慧书》最好的阐释解读。 ◎ 作者简介巴尔塔沙·葛拉西安(1601-1658),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王国的贝尔蒙特村,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对人类愚行深恶痛绝,1619年满怀人世热忱加入耶稣教会,此后历任军中神父、告解神父、宣教师、教授及行政人员等职。在他36岁时,其处女作《英雄》问世,旋即引起轰动。此后相继出版了讨论领袖素质的《政治家》,分析诗歌的《诗之才艺》。1647年.完成轰动世界的人类智慧奇书——《智慧书》。 葛拉西安笔锋犀利.行文简洁,他曾不遗余力地讥讽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为此被耶稣会警告,未获批准不得出版作品。后来他的寓言小说《批评家》问世,使其最终丧失了耶稣会的教席,被放逐到某一乡下小镇,直至去世。 葛拉西安一生坎坷,但是他的伟大思想却被后世广为流传,对欧洲许多著名道德伦理学家以及德国17-18世纪的宫廷文学和19世纪的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 图书目录第一篇 主控人生法则 1.让人需要而不是感激 2.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勿使其完全满足 3.使人常有饿意 4.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5.要当机立断 6.小心用诚实伪装的陷阱 7.慎防口口声声以你的利益为重的人 8.透过现象看本质 9.知己知彼方能进退自如 10.不断变换你的行为方式 11.使自己高深莫测 12.不要难以接近 13.不要孤立自己 14.聪明反被聪明误 15.若即若离 16.不偏不倚,保持独立 17.骑墙观望,坐收渔利 18.以退为进,善于等待 19.心随精英,口随大众 20.永远保持镇定 21.知所止 22.培养预见未来的能力 23.明察善断 24.善放“气球”,试探风声 25.退避三舍 26.才与德 第二篇 俘获人心法则 27.切勿夸大其词 28.言语明慎 29.柔声细语,和气服人 30.不要逞口舌之能 31.行动胜于雄辩 32.用行动去完成任务 33.不仅要实干,也要懂得表现 34.以个性引人注目 35.站在竞争者中间 36.欲擒故纵的爱情艺术 37.缺席与现身 38.白玉微瑕,遮掩有术 39.展露天资,适时表现 40.诉诸利益比恳求恩惠更有效 41.学会自我创造 42.做人做事要现实 43.神秘的事物更有魅力 44.关照身边的人 45.攻心为上 46.择善而交 47.拒绝有方 48.高尚的情操 49.胸襟气度 50.博取他人好感以获利 第三篇 积极生存法则 51.将力量集中在一点上 52.不穿狮皮,则披狐皮 53.自立自强 54.恰当的险境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55.轻松快活的性格 56.先下手为强 57.善于“狐假虎威” 58.成功之道 59.有识也要有胆 60.深谋远虑者少遭危厄 61.保持积极心态 62.生而为王者 63.把握时运 64.发达之时,应该未雨绸缪 65.不要与一无所有者相争 66.谨慎回应与你意见相左的人 67.善用不屑 68.善于控制你的激情 69.让金钱为自己服务 70.不要过分追逐金钱 71.金钱只有流通才能带来权力 72.把金钱转化为财富 73.不要步入他人留下的巨大空缺 74.一切从零开始 75.打击牧羊人 76.善于察纳暗示 77.寓有形于无形中 78.背后努力,举重若轻 第四篇 驾驭权力法则 79.招贤纳士 80.令人愉悦之事,亲身为之;惹人憎厌之事,他人代劳即可 81.不要跟上司抢风头 82.把荣誉的桂冠戴在别人头上 83.星星不可比太阳更亮 84.没有永远的朋友 85.善于利用敌人 86.化敌为友 87.切勿自鸣得意 88.沉潜含蓄是才智的标志 89.隐藏你的意图 90.谨防烟幕:“黄孩”韦尔骗局 91.慎防巧言令色 92.谨防披着羊皮的狼 93.贪婪和自以为是者最容易上当 94.装疯卖傻 95.巧用诱饵引鱼上钩 96.找到他人的“把柄” 97.人人应表现出恰当的尊严 98.了解事物成熟的时机,并善加利用 99.嫉妒与恶意 100.容许自己有无伤大雅之过 ◎ 内容摘要⒈让人需要而不是感激 神之所以为神,并不在于人们雕塑、装饰其像,而在于人们敬奉它。真正聪明的人宁使人需要他,也不使人感激他。世俗之人的感激远不如礼貌的希冀更有价值。其原因在于心有所求,常常会铭记不忘,而感激之情则容易被人淡忘。与其让别人对你彬彬有礼,还不如让别人对你有所依赖。人们在酣饮之后,往往掉头离井而去;柑橘的汁水被榨干之后,灿烂的金黄色果肉也都变为渣泥。一旦人们对你不再依赖,则所有的礼貌恭敬都会化为乌有。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1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一位雇佣兵首领拯救了西恩纳城使之免于外敌的侵略。西恩纳城善良的百姓要如何答谢他呢?多少金钱和荣誉都比不上保存一个城市自由的功绩。于是,许多市民想让这名雇佣兵首领担任城邦领主,但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觉得不足以报答他。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让我们吊死他,然后封他为我们的守护圣人。”事情竟然就这么决定了! 意大利的卡曼约拉伯爵是当时所有首领中最勇敢、战功最显赫的一位。他在1442年受雇于威尼斯城,当时威尼斯长年和佛罗伦萨交战,打得难解难分。一天,深受市民爱戴的伯爵突然应召前往威尼斯,接受各式各样的豪华款待与荣耀。又一天晚上,他应邀至总督府与总督共进晚餐。 然而在前往赴宴的途中,他发现卫兵领着他往相反的方向走。当他们通过著名的叹息桥时,卡曼约拉伯爵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将被送到大牢里……结果他被控以莫须有的罪名,第二天,在圣马可广场上,在无法了解命运为何如此戏剧性转变的群众面前,被斩首示众。 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有许多伟大的雇佣兵首领都遭到了与西恩纳城的“守护圣人”以及卡曼约拉伯爵相同的命运——他们为雇主赢得一场又一场战役,结果却是被驱逐、监禁甚至处死。 问题并不在于忘恩负义,而是在于还有那么多将领跟他们一样骁勇善战。每个人都是可以被取代的,杀了他们并没什么太多的损失,更何况他们之中一些人的权力与日俱增,要求越来越多的报酬,除掉他们后雇用更年轻、更勇敢的将领会更划算些。这也许就是卡曼约拉伯爵遭此下场的根本原因——他开始举止傲慢,自立为王了。他以为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大权在握,而忘了去巩固自己不可缺少的地位。 中国有句成语“兔死狗烹”,其意在于一旦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会被取代掉。后浪推前浪迟早都会有新人出现,他们一样能干,而且更年轻、更有朝气、更便宜,而且暂时不会造成威胁。 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国会议员,他当时32岁,在国会中没有一个盟友和朋友。环顾四周,他决心与之结盟的既不是国会中的自由派或保守派,也不是任何一位大臣,当然更不是老百姓,而是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这实在是很奇怪的选择,因为尽管是国王,实际上腓特烈威廉已经没有什么权势了。他个性软弱,犹豫不决,经常对国会里的自由派让步,这种缺乏骨气的人,正是俾斯麦在个性及政治上所厌恶的那种类型。然而俾斯麦依然夜以继日地讨他欢心,当其他议员攻击国王诸多愚昧的举措时,只有俾斯麦支持他。 终于,俾斯麦的付出得到了回报:1851年国王任命他为内阁大臣。接着他继续花功夫,一次又一次迫使国王行动,诱使他增强军力,挺起腰杆来面对自由派,完全依照俾斯麦的意愿行事。他鼓励国王坚定不移,保持自尊来统治国家,同时慢慢恢复王权,使君主专制再度成为普鲁士最强大的力量。 1861年腓特烈逝世,他的弟弟威廉继承王位。威廉最初也极为厌恶俾斯麦,无意把他留在身边,但是他也面临腓特烈所面临的同样形势——强敌环伺,处心积虑想吞噬他的权力。当他正感无力承担如此危险不安的权位,考虑要退位时,俾斯麦再次迂回前进,坚决支持新国王,给予他力量,怂恿他采取坚定而果断的行动。于是新的国王越来越依赖俾斯麦,以高压手段将敌人赶尽杀绝。尽管他讨厌俾斯麦,但是依然任命俾斯麦为首相;虽然在政策上,两人经常争吵,但是国王明白自己得依靠俾斯麦。 每当俾斯麦威胁要辞去首相之职时,国王就会让步,而且屡试不爽。从某种意义上说,俾斯麦控制了国家政策的制定。 多年之后,俾斯麦以首相之尊引领德意志诸邦统一为一个国家,建立不朽的历史功勋。 俾斯麦聪明地攀上了权力的最高峰,他身为国王的左右手,不仅掌控了国家权力,同时牢牢地掌控了自己的命运。 在当时。大部分野心勃勃的青年政客,都希望在德意志政治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在最有权势的人物身上花功夫,希望借此建立自己的权力基础。俾斯麦所见不同,他认为加入强势的一方可能是愚蠢的行为,因为他们会吞掉你,就像威尼斯总督干掉卡曼约拉伯爵一样。何况对方已经很强大了,他们无须依赖你。相反,寻求弱势的统治者可能更为明智些,可以创造出依附的关系,变成他们的力量、才智和政治同盟的一部分。想想看你将拥有多么大的权力!如果他们除掉你,那么,整个高台就要崩塌了。 ⒉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勿使其完全满足 经验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人生启示就是:维持别人对你的依赖,勿使其完全得到满足。倘若能如此的话,君王亦可以为你控制。但此法实践时不可行之过度,以免因为你的缄默而令他人误入歧途.或者因一己之利而坐视他人病入膏肓。 一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2 最强大的影响力应该是让别人自动如你所愿来行动。如果能够做到无需逼迫别人,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满足你的要求,那么你的影响力就无人可及了。而要获得这样的地位,上上之策就是创造出某种依附关系:他人需要你分忧解愁,或是少了你就无法运作。一旦这样的关系建立起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俾斯麦毋需威逼腓特烈或威廉听命于他,而只是表明除非顺其所愿,否则他就会撒手不管,留下国王动弹不得。这样一来,两位国王就不得不随着俾斯麦的调子起舞了。 许多人误以为权力是独立不倚的,其实权力牵涉到人际关系,你永远需要别人作为盟友。完完全全独立自主的人可以住在森林中的小屋里,他拥有来去自如的自由,但是他不会拥有权力。你能期盼的最好状况是其他人越来越依赖你,因此你能够享受某种逆转的独立:他人对你的需要使你得以自由。 法国国王路易十一酷爱占星术。他养了一名宫廷占星师,对他佩服万分。有一天,这名占星师预言宫中一名贵妇会在八天之内死亡。预言果然实现了,路易也吓坏了。他想,要不是占星师谋杀了贵妇以证明他的准确性,就是他太精于此道。而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他的法力威胁了路易本人,这名占星师就得死。 一天晚上路易召见占星师。在占星师到来之前,国王告诉埋伏在周围的士兵们,一旦他给了暗号,就冲出来抓住占星师,把他从窗户上丢到数百尺下的地面摔死。 不久,占星师到了,在下达讯号之前,路易决定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你声称了解占星术而且清楚别人的命运,那么告诉我你自己的命运如何,你能活多久?” “我会在陛下驾崩前三天去世。”占星师回答说。 国王一直没有下达暗号。占星师的命不但保住了,而且在他有生之年国王不仅全力保护占星师,慷慨地赏赐他,还聘请高明的宫廷医生来照顾他的健康。最后占星师甚至比路易还多活了好几年,虽然否定了他的预言能力,但却证明了他操控权力的一流手腕。 让别人相信除掉你可能会招来灾难,甚至死亡,他们就不敢冒此大险找出答案,这才是占星师真正的法力。 ⒊使人常有饿意 使人常有饿意,琼浆玉液只宜沾沾他们的唇边。评价是用欲望衡量的。譬如有人口渴。可以为之解渴,不可为其止渴。物以稀为贵,美好的东西越少越美好。事物来第二回.其价值就会顿减。让人饱受乐趣是危险的:它会使人对那些最永恒的卓绝的事物不屑。使人愉悦的重要法则是,刺激人的胃口,使其保持饿意。迫不及待地欲求比饱足之余的餍足更有意义,等待常常加深人的快乐感。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3 在许多爱情与诱惑的故事中,最容易领略这条法则的精义。在恋情的萌芽阶段.意中人的缺席刺激了你的想象,在她或他的周围形成了某种光晕。但是当你了解得太深入时,光晕就会随之黯淡,这时你的想象不再有漫游空间,意中人变得像平凡人一样,他的出现被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为什么17世纪法国著名的交际花朗克洛狄妮娜建议要经常伪装离开意中人的原因。 “爱情从来不会因为饥渴死亡,”她写道,“但是往往死于消化不良”。 拿破仑也懂得缺席与现身的法则,他曾说过:“如果人们经常在剧院见到我,他们就不会再注意我了。”今天的世界已经被如潮水般涌来的各种形象层层淹没.引退的把戏就更加有力了。我们几乎不再懂得什么时刻应该引退,似乎也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因此如果有人能够自己选择消失,必然会令人敬畏。 ...................... 3 孤独的鱼创作小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