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人诗 |
释义 | 原文?《石鼓文》中的第?篇诗,原诗见右图。 注释?①吴(yú娱):即“虞”字。负责管理山林和田园的官员。 ②亟:通“极”。 ③惕:《说文解字》:“惕,敬也。” ④□(左上才下食右丮,音zài载):《说文解字》:“□,设饪也。从丮,从食,才声,读若载。” ⑤奄:同。掩”。 ⑥特:公牛。 ⑦祖:出行祭路神。 ⑧大祝:即太祝,掌祝辞祈祷的官员。 ⑨禘(dì帝):祭祀名,此指殷祭,即天子诸侯宗庙的大祭。 ⑩庸:任用。《商君书·农战》:“夫国庸民以言,则民不畜于农。” ⑾□(左上木下土右丸,音yì艺):同“艺”,指园艺。 ⑿逢:言园囿林木之盛。⒀麀(yōu优):牝鹿。 ⒁□(起己换为束,音qì气):小步轻轻地走。 ⒂屯:聚集。 ⒃緟(chóng重):增益。 ⒄丰:借为“封”,筑台祭天。《史记·秦始皇本纪》:“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译文?虞官对一草一木都非常爱惜, 无论白天夜晚工作总是兢兢业业。 一会儿跑西一会儿跑北, 他的功绩无法掩盖职位没人代替。 说起来还有更稀奇, 这一次他要用大特牛去献祭。 回到营房他又想主持祭祀, 还向太祝说了自己的主意。 过去诸侯祭祀祖先也曾将他任用, 贡献园艺技术令那山林茂密。 园圃中物产因此十分富庶, 许多母鹿和公鹿在奔跑游戏。 我们对疆域进行了治理, 聚集粮草增加收益。 大田里丰收在望, 文武官员都盼着品尝美味的大米。 所有谋划将开始实施, 周王朝派来使臣参加了祭礼。 赏析?《石鼓文》的第四首诗是《吴人诗》。该诗所叙即《史记》所记秦文公十年,“初为鄜畤”,设饪祭祖之事。此诗形象地塑造了一位掌管山泽苑囿和田猎的官员吴人(即虞人)的形象。它虽然不是负责祭祀的官员,却很热心地想参加主持祭祀。在他管理的地方,林囿深美,野鹿成群。诗人用极简省的笔墨,使得一个对山林田园怀着深爱,一会儿跑东,一会儿跑西,忙忙碌碌、兢兢业业,有时又有点异想天开,企图做些越俎代庖之事的虞人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十分生动可爱。诗虽写祭祀之事,却并不真叙祭祀内容。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是诗人对创作规律充分把握的结果,在早期诗歌创作中,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