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丛德滋
释义

丛德滋,字悦生,1910年10月,丛德滋出生在辽宁省凤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他在凤城第二师范求学时期开始就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

人生经历

1921年在凤城第二师范学习时就受到共产党的影响,树立了革命志向。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东北大学学习的丛德滋投入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受到革命的煅炼和熏陶。

1933年,他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到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领导机关国民党政府军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下,他主编的《西北向导》、《西京民报》等报刊积极宣传抗战和党的政策。

1934年,为了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丛德滋开始在一些进步报刊上发表文章,揭露蒋介石卖国投降和内战行径,不久就被国民党以“共党嫌疑人”的罪名逮捕,羁押于武汉行营,这是他第一次入狱。1935年因连续在报上发表抨击和揭露国民党军纪腐败现象的文章而被捕,后经张学良营救出狱。

1936年起,他先后担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民众通讯社》社长,并在由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三方代表组成的联合办公厅任宣传委员。期间,他一面以进步文化人士的身份宣传和动员民众抗日;一面以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秘书的身份从事搜集情报和护送失散红军工作。1937年底,到兰州,在谢觉哉、伍修权领导的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第二年,丛德滋创办“民众通讯社”和《战号》旬刊,不仅为我党提供了良好的宣传舆论阵地,并为掩护党的同志和进步文化工作者、转送西路军失散人员做了大量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夏,“民众通讯社”被“注销登记”,丛德滋打入敌第八战区政治部,以合法身份为党做了很多工作。

1941年,由于他的活动被特务察觉,加之叛徒出卖而被捕,投入兰州大沙坪监狱。在狱中,丛德滋坚贞不屈,在敌人酷刑折磨下于1942年4月19日惨死于监狱。解放后,人民政府将他的遗骨移入兰州市烈士陵园。

名人韵事

1977年10月,带着给被诬为“苏修特务”的父亲平反昭雪的心愿,丛丹专程到了北京。就是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令丛丹终生难忘。

一天傍晚,丛丹陪伍修权夫妇在院子里散步时,伍老说领她去见一个人,于是,丛丹跟着伍老来到了另一个四合院。一进门,令丛丹吃惊的是,穿着白色短袖、一脸慈祥的邓小平正站在院子中间。伍老走上前去对邓小平说:“今天我给你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她就是丛德滋的女儿。”小平同志走过来握住了丛丹的手,上下打量了一阵后,说:“你长得真像你父亲。”一听小平同志的话,丛丹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哭起来,直到走进屋里,她还在哭,就像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终于看见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卓琳抚着丛丹的肩头安慰说,孩子,别难过。但小平同志却说:“你别劝,就让孩子哭个痛快。” 邓小平同志是1937年与丛德滋在山西认识的。“八一三”事变后,丛德滋曾经到山西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在八路军总部与邓小平等一起共事,并任八路军115师团级文职干部。小平同志不仅详细询问了丛丹一家这些年的生活情况,关切地询问她加入党组织没有,而且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她要经得起挫折。临出门时,小平同志还不忘给丛丹留下地址,说:“孩子,以后有什么事就直接跟我说。”虽然从那以后丛丹再也没有见过“邓伯伯”,但是她说那次会面她终生难忘。

丛丹说,父亲东北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但是从他留下的诗文中,可以看出父亲对老家的眷恋之情。所以,她愿意将父亲的遗物捐献给辽宁省,让她的父亲能够魂归故里,“他也该回家看看了。”

丛德滋,原福建省军区司令员(1923—2008)

因病于2008年12月5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6岁。山东省文登县人,1923年1月出生,1940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十七团侦察排长,胶东军区侦察队副队长、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司令部侦察参谋,胶东军区第七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司令部侦察科科长,三十一军司令部侦察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三团副团长、团长,三十一军九十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三十一军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福建省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校军衔,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大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三级解放勋章。一九八八年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中共第九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2: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