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从头到脚谈养生
释义

《从头到脚谈养生》由作者薛慧编写,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教书重塑人绿色养生健康理念的实用方法,传授从头到脚各部位养护秘诀的方案。养生胜于治病,从传统中医养生文化出发,在神秘的身体系统中遨游,从头到脚呵护健康。

从头到脚谈养生

出版时间: 2008-10-1

页 数: 239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802289390

所属分类: 图书 >> 保健/心理健康 >> 中医保健

定价:¥29.80

编辑推荐

作者薛慧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其父为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倾心传授二十年中医养生心得,比肩曲黎敏教授的《从头到脚说健康》,本书更加简单实用,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呈现绿色养生秘方,是润泽健康的中医养生宝典。

怀敬仰之情领悟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以感恩之心体会身体系统的智慧灵动。

内容简介

我们的身体就像路边的一棵树,春生夏茂秋枯冬衰,生命的自然规律无法逆转,我们能做的只是从头到脚细心呵护,由内到外精心保养,将疾病拒之门外,让生命与健康一路同行。

生命本就充满智慧,我们应该怀着沉静的心情去接近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应它、思考它,当你与生命的本质坦诚相见,你会发现: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本书五大看点:

看点一:阐述中医养生原理,从头到脚系统探究人体自身的奥秘。

看点二:从头到脚,运用中医理论解释每个部位的独特养护方法。

看点三:教你补气血、护体温、学好身体复原课,人生从此无忧。

看点四:教会你简单生活、快乐养生的方案,让你一路步行到天年。

看点五:名人养生方案,以及长寿老人养生心经,让你一生受益。

作者简介

薛慧,曾任解放军某部主治医师。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其父为贺龙元帅的保健医生。就读于山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大量中医临床经验,医术精湛。曾任中华特色医药协会理事、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国际健康美容行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多次接受北京电视台《健康与生活》、《专家门诊》、《金色时光》等栏目的采访,并多次在全国全军中医学术研讨会及泰国召开的国际掌纹医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其中医养生观点备受业内专家推崇。现任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菩提慧宾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

目录

《从头到脚说健康》各讲主要内容:

第一讲 病从何来

第二讲 头发

第三讲 脑

第四讲 高血压 中风

第五讲 情志

第六讲 睡眠

第七讲 做梦

第八讲 五官(上)

第九讲 五官(中)

第十讲 五官(下)

第十一讲 颈椎 两臂 手

第十二讲 两腋 两胁 两肩

第十三讲 皮肤

第十四讲 乳房

第十五讲 五脏六腑(上)

第十六讲 五脏六腑(中)

第十七讲 五脏六腑(下)

第十八讲 女七男八

第十九讲 大小肠姜葱蒜

第二十讲 肛门 腰背

第二十一讲 腿 总结

第一部分 中医的魅力:医道即润泽生命之道

第一章 走进神秘而精彩的中医世界

中医养生之道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和骨髓里

扁鹊三兄弟治病的启示: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中医治病就是要调动人体的自愈力

中医思维的关键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从头到脚,我们都需要中医智慧的养护

第二章 学会养生。是我们长寿百岁的“长命锁”

人应该活到多少岁

我们生存的根本就是元气

如皋老人为什么能够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

“零存”健康,“整取”长寿,带病延年

养生,带你走出“亚健康”的沼泽地

第三章 从头到脚,系统探究人体自身的奥秘

《黄帝内经》的启示:向内看,做自己的药师佛

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灵体

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身心逆规律而行的现代人,怎能不生病

是什么决定了人的生育能力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老得快,却比男人长寿

中医给现代人的养生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第二部分 从头到脚话养生:认识和保养生命的灵体

第四章 头部

头发

大脑

关部疾病与保养

睡眠及睡眠问题

第五章 五官

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

眉毛

脸部

第六章 五脏六腑

大小肠

膀胱

三焦

第七章 躯干和四肢

两肩

两腋

乳房

颈椎

腹部

腰部

双臂

双手

双腿

双脚

第八章 会阴和肛门

正确对待会阴和肛门

男、女特有的疾病及养护方法

关于肛门的养护

第三部分 呵护身体健康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功课

第九章 生病不可怕,人体自会复原

相信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人体自有废物清除系统

咳嗽可帮你清空体内的“垃圾”

铸造最坚固的人体复原“长城”

第十章 如何让身体的源泉奔流不息

你生不生病都是气血水平说了算

十招教你了解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

山药薏米芡实粥是帮你滋养气血的忠实朋友

补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细碎的食物是快速补养气血的“灵丹”

第十一章 祛除寒湿,温暖的身体更健康

病由寒生,远离寒湿才健康

经常“上火”就是因为体内寒湿重

体温降低要为抑郁症负责

人体哪些部位最易受寒气侵袭

祛除寒气,用姜红茶温暖自己

让身体远离寒湿的养生要则

第四部分 生活中轻松养生,你就可以活到天年

第十二章 人是自然之物,也需随四时而养

解读《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

在春季,让身体与阳气同步“生发”

正确“春捂”让身体春意盎然

让生命之树和阳气一同疯狂“生长”

夏日养生,养心先行

秋季阳气“收敛”,滋阴润燥是关键

补水保湿防秋燥

冬季阳气“收藏”,与太阳一同起床

冬季进补,向乾隆皇帝看齐

冬季补肾,告别手脚冰凉

第十三章 延年益寿都是吃出来的

为健康做一份饮食计划

饮食做到“八不贪”,健康长寿享永年

怎样分辨常见食物的寒热

十宝粥——补脾胃的佳品

粥油功效赛参汤

我们到底该怎样喝水

第十四章 运动是块宝,堪比灵芝草

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一起步行上班

每天一分钟,背部保健好轻松

人老腿不老的锻炼方法

各国总统的运动总结报告

第十五章 养好情志,做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圣人”

情志致病,七情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

为什么说百病生于“气”

齐白石养生经:远离酒、色、财、气

做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圣人”

李度远的养生四字箴言

第五部分 像名人、名医、寿星那样养生

第十六章 名人养生长寿秘诀

毛泽东:随心所欲与“制衡”之妙

朱德:江山依旧,铁骨铮铮

邓小平:惊涛骇浪中稳坐“长寿之舟”

张学良:全福老人披露“保命心经”

宋美龄:百年风云中的自我洁好之术

乾隆:古稀天子的十六字长寿箴言

武则天:莫论功过,且看一代女皇的长寿之道

老子:道教始祖的养生之道

孔子:万世师表,德高寿长

孟子:“亚圣”的赤子之心与浩然正气

庄子:天地飘飘任逍遥

苏东坡:随缘自适,放旷达观的长寿法

第十七章 名老中医送给现代人的养生方案

张仲景饮食养生法:四气五味,药食同源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刘完素可保一生平安的“养、治、保、延”

四位一体益寿真诀

脾胃大师李东垣给现代人的忠告

干祖望的老年养生秘诀

第十八章 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北京海淀101岁老人马寅初长寿秘诀:每周有两天不沾饭菜

天津静海104岁老人田李氏长寿秘诀:我的字典里没有“着急”这个词

北京石景山103岁老人韩桂英长寿秘诀:想象自己只有80岁

河南郏县106岁老人岳林长寿秘诀:每天晚上用热水洗脚

福建莆田113岁老人朱宝吓长寿秘诀: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

四川成都111岁老人张振华长寿秘诀:我只是每天早上比别人多喝一杯蜂蜜水而已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以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欧红梅、周珊、张艳红、赵一、赵红瑾、齐红霞、赵广娜、张保文、杜莉萍、杨婧、张艳芬、许长荣、王鹏、杨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杨艳丽、姚晓维、刘红强、付志宏、黄克琼、张乃奎、毛定娟、齐艳杰、李伟军、魏清素、何瑞欣、叶光森、徐娜、付欣欣、王艳、黄亚男、曹博、陈小婵、黄文平、李伟、史慧莉、余学军、陈润、李文静、李佳、罗语、蔡亚兰、杜慧、朱夏楠、朱辉、欧俊、王光波、彭丽丽、陈赐贵、孟宁、吴迪、肖冬梅、常娟、杨秉慧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因此,在此书面世之际,我们要对为本书作出贡献的所有人表达我们最诚挚的谢意!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走进神秘而精彩的中医世界

中医养生之道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和骨髓里

说起中医养生之道,很多人感觉离自己的生活非常远,因为我们现在接触的多是西医,连中药都很少吃,中医养生之道就更显得陌生了。其实,中医养生之道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深深地融人了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我们对此已经熟悉到了视而不见的程度,就像谁也不会注意到自己每天路过的地方,小草在悄悄地生长。

之所以说中医养生之道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和骨髓里,就是因为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都受着中医养生之道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春天多吃荠菜和香椿芽对身体好,可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中医的观点,阳气乃生命之本,春季正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荠菜性平温补,能养阳气,又是在春季生长,符合春天的生发之机,所以春天吃荠菜对身体好。另外,按照中医理论,凡是向上的、生发的东西都是阳性的,而香椿芽长在香椿树的枝头,又在早春就开始生长,这表明它自身有很强的生长力,代表着蓬勃向上的一种状态,也能激发身体中阳气的生发。可见,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中都暗含着中医养生的精妙。

从处世风格来说,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庸之道能成为一个国家人民的共同个性?为什么我们骨子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随太流”的观念?当然原因有很多种,地理上的、人情上的、经济文化上的,这里只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

《黄帝内经》中讲道:“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倮虫”,就是人,即没有毛的动物。人为倮虫,五行属土,而土生于中央,集合了东西南北土的特点,又把土散向东西南北,处于中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土的本性。而人就是五行属土的一种动物,所以人身上同样有土的特点,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

人体内部运行同样讲究中庸,人体中的气血分阴阳,血为阴之体,气为阳之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现在,“中庸”这个词有时候带有贬义的色彩,其实这是把中庸之道理解得过于狭隘了。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不是“和事老”,而是谋求一种平衡与和谐,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互相制衡,一物降一物,有因必有果,只有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时,人才是健康的,如果哪一方的力量占了上风,不受制约,人就会生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