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从善如流
释义

基本信息

拼 音

cóng shàn rú liú

解 释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比喻迅速。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出 处

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听从别人的意见

示 例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他也立刻懂得,将五分钱让去,真是'~',有正人君子的风度。

近义词 从谏如流、从善若流

反义词 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灯 谜 浪

典 故

晋栾书侵蔡,遂侵楚,获申骊。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诗》曰:‘恺悌君子,遐不作人。’求善也夫!作人,斯有功绩矣。”是行也,郑伯将会晋师,门于许东门,大获焉。声伯如莒,逆也。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成语故事

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指采纳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畅快而自然。比喻乐于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出自《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公元前585年,郑国不敌楚国的进攻,求救于晋国。晋将栾书奉命前去救援,使楚军退兵回国。后栾书又去攻打蔡国,蔡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军救蔡。晋大将赵同和赵括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兵攻打援蔡的楚军。这时,栾书的部下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阻止说,此次与楚军交战,胜了也不光荣,败了则会令人羞耻,于是建议收兵回国。栾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军中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辅佐栾书的有十一个人,只有知庄子等三人主张收兵,而主战的人占多数,因此应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栾书回答:“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多数。知庄子他们是贤人,他们的正确意见便能代表多数人的想法。”于是,他下令退兵回国。过了两年,栾书率兵攻下了蔡国后,又想去攻打楚国。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又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攻打楚国,而去攻沈国。栾书又一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时人便称赞栾书以从善如流的意思说:“栾书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就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又自然。”

今人读解

有一天,从高雄回山,依空法师同行,途中他忽然问我:“您一生中最得意的性格是什么?”我随口答道:“从善如流。”过后认真回忆往事,发觉“从善如流”的确为我带来宽广的人生。

十二岁披剃出家以后,师父志开上人命我进入栖霞律学院就读,当时我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一位,同学们都大我十岁以上,他们不是嫌我小,就是怕我跟不上,所以总是和我说:“你要用功一点啊!”有感于大家的好意,我“从善如流”,非常认真地顶戴奉行,加倍精进,终于渐入佳境。

十五岁受具足戒时,我因燃烧戒疤而烧坏脑神经,记忆力大为退步,每次背书时,总是记得上一句,就忘了下一句,老师痛责之余,非打即骂,罚跪更是每日功课。老师无法可想,教我礼拜观世音菩萨,求聪明,拜智慧。我“从善如流”,每天半夜三更都到大殿祈求菩萨加被,果然两个月不到,不但记忆力恢复,而且领悟力比以前更好。

这时,同学们又嫌我不会唱诵法器,我“从善如流”,自我努力练习,到处请益师长,结果虽因天赋荒腔走板的嗓音使我不得不往文教上发展,但由于这段期间曾经痛下苦功,钻研入里,所以直至今日,不仅大陆丛林的佛门规矩、法会仪式,我全都了然于心,而且宗下、教下、律下的一切仪轨,我也能如数家珍。我除了感谢学长们的督促教诲之外,更感到这是“从善如流”的性格给予我莫大的帮助。

由于自幼家境贫寒,未曾受过良好教育,初入佛学院时,作文课成为我最头痛的时刻。老师在作文簿上的评语,不是说我文不对题,就是说我辞不达义。同学们在取笑之余,叫我多用点心,我听了以后,“从善如流”,不但在课余时翻阅课外读物,而且训练自己在行走排班时运用零碎时间,暗打腹稿。经过这些努力之后,我大有进步,老师不但在课堂上表扬我的文章,而且将我的作品誊写之后,送到报章杂志上发表。

从佛学院毕业出来之后,听到有人说:“以舞蹈艺术可以帮助弘扬佛法。”我就“从善如流”,鼓励别人参加舞蹈社团,表演敦煌飞天的舞蹈,一直舞到美洲、澳洲、欧洲等地。听到有人说:“以话剧方式可以吸收更多佛子。”我也“从善如流”,亲身参与话剧表演,甚至多位青年因此得度。乃至听说运用传单标语、街头布教等方式能增益度众效果,我都“从善如流”,邀集同道,从上海、南京开始,一直到台湾大街小巷,甚至偏远乡村,大家一齐努力。没想到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日后在设计活动方面竟然有着莫大的帮助。

后来,我“从善如流”地接受家师的安排,前往宜兴担任国小校长,使我在弱冠时就略谙校务行政;我“从善如流”地和同学们合办《怒涛杂志》(《霞光半月刊》),使我在年轻时就具备扎实的编务经验;我“从善如流”地跟随同道们来到南京重整寺院,复杂的环境使我由年少无知渐渐转为老成持重;我“从善如流”地直下承担,率领僧侣救护队,从烽火漫天的大陆来到春暖花开的台湾,使我得以有机会与宝岛居民共结法缘。

初来台湾时,人地生疏,我四处行脚挂单,寺院叫我整理环境,我就“从善如流”,洒扫庭院,清理内外;寺众叫我专办饮食,我也“从善如流”,挑水担柴,买菜典座。住持叫我担任书记,我就“从善如流”,跟随翻译,处理公文;信徒要我讲解经义,我也“从善如流”,深入浅出,阐释佛法。我本来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乡下青年,由于我肯“从善如流”,满人所愿,因此无形中获得许多珍贵的友谊。

我“从善如流”,接受同道的邀请,来到偏僻的风城教导佛子,当年的学生们如圣印法师、修严法师等,而今都成为教界的长老大德,怎不令人欢喜?我“从善如流”,答应信徒的要求,前往湿冷的雨乡驻锡弘法,那时的青年们如心光、心平、慈嘉等,现在都成为佛门的龙象栋梁,怎不令人欣慰?因此,“从善如流”不但可以拓展我们的人际关系,更能使我们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