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无色界天 |
释义 | 词语资料wú sè jiè tiān ㄨˊ ㄙㄜˋ ㄐㄧㄝ ˋ ㄊㄧㄢ 无色界天(无色界天) 词语解释无色界,梵语:arūpya-dhātu,巴利语:arūpa-dhātu。又作无色天、无色行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色)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阶级,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若三界分为九地,则此四界相当於后半之四地,而一一附加『地』字称呼,例如『空无边处地』等。复以其属於天界,故有时亦一一附加『天』字,称为『空无边处天』等。 初禅到四禅是属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属於无色界。要离开欲界才能进入色界,离开色界才能进入无色界。能离开三界,又能入三界,这是解脱者於三界出入自在。住居於禅定、而只存识心,谓之无色界。但即使四禅八定(世间定)具足者,其修禅仍依缘而有迎、拒之心,未能如修出世间定者一般涅盘从而解脱一切诸苦烦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