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恰县喀英都金矿 |
释义 | 一、位置及交通 1、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与喀什地区阿克陶县的交接部位,东北距乌恰县城约200千米,东距喀什市约330千米,行政区划属乌恰县管辖,地理座标:东经73°58′00″—74°04′00″;北纬39°38′45″-39°40′30″,总面积16.12平方千米。 2、交通情况 矿区位于乌恰县与阿克陶县交接处的喀英都一带,交通极为困难,从喀什市沿309国道至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后沿70公里的乡间公路和简易便道随马匹可到达普查区。地段地形切割较强烈,汽车无法通行需靠畜力运输,交通工具为驴、马匹。见交通位置图。 二、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 1、自然地理 矿区位于西昆仑山西段北坡,塔里木盆地西缘。地势东南、西北高中间低,海拔一般为3400-5000米,最高峰海拔5010.3米,最大相对高差在1000-2000米左右。区内水系较发育,均属内陆河的源头水系,主干水系为喀苏喀什河和托呼秋斯河、古亚孜河、玛尔坎苏河,向北汇入克孜勒河。支流水系比较发育,水系组合格局多呈现为树枝状,河流水量比较充沛,水量随季节变化,夏季(六—七月)为洪水期,易出现洪泛。 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性气候,干旱、多风,气候的垂直分带比较明显,海拔3800米以上属高寒山区,气候特别寒冷,几乎常年降雪。区内冬季最冷时节为每年1月,平均气温为-11.7℃,区内温度最高时节为7月,平均气温为16.1℃,年平均气温3.6℃左右,温差变化极大。每年的10月初,高山普遍降雪,来年三月份逐渐解冻,年平均无霜期为75天,年平均降雨量68.1毫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大风、沙尘爆等。 2、经济地理 矿区内植被稀少,森林植被主要在昆仑山北坡。高山区有零星分布有(乔木)森林,中低山区分布有爬山松、灌木林,沿河流有少量草地及耕地。河谷地带有农业区,农作物有小麦,青稞等。野生动物有雪豹、木头羊、雪鸡等。 区内居民有塔吉克、维吉尔、汉等多个民族,塔吉克多以放牧为主,汉族、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区内经济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 区内交通极其不便,有两条简易路,一条由乌恰县到乌鲁克恰提乡的309国道,一条由乌恰县-膘尔托阔依乡的简易公路,其余地区均为山间小道,只能靠畜力运输和步行进行工作,由于普查区多为高山深切割区,通行条件极差,但区域交通条件较好,有铁路和公路从乌鲁木齐通达喀什,并有去乌恰县简易公路与之衔接,对开展矿区的后勤保障比较有利。 区内生产和生活物资主要由乌恰县和喀什市两个方向供给,通讯联络需要无线电台或卫星电话。本区河流多,供水方便,本区无电力网,需自备发电机。 三、矿体特征 在西昆仑金属成矿带的划分中,普查区位于木吉-克孜勒-塔木铜多金属-金成矿带(Ⅱ)木吉金矿床成矿亚带(Ⅱ2)与布伦口-柳什塔格铜-金-铁成矿带(Ⅲ)木吉-布伦口铁-铜-金成矿亚带(Ⅲ1)结合部位。勘查区处于大断裂附近,次级断裂发育,侵入岩也发育,成矿条件优越。 矿区发现一个含金矿化蚀变带和6条金矿化体。金矿化体产于托格买提组地层的结晶灰岩、大理岩中,呈似层状、脉状产出,其赋矿岩石为硅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的片理化结晶灰岩、大理岩。金矿化体一般长约20-500米,宽约2-30米,矿化蚀变强烈,主要蚀变为硅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其中L1金矿化体:位于普查区东北部,地表出露长约500米左右、宽约0.5~30米,矿化体走向北东60°,倾向东南。向东尖灭。矿化蚀弯强烈。 整个矿区地表矿化规模较大,初步光谱样品分析金品位大于1.11%,矿石呈不均匀的细脉状和浸染状产出,黄铜矿、孔雀石,为他形粒状,与黄铁矿共生。脉石矿物有绢云母、长石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