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握塑 |
释义 | 双陆,在古代又叫“握塑”、“长行”,另外还有“波罗塞戏”的别名,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活动。关于双陆在中国的出现,有着多种说法。《事物纪原》一书 说,三国时曹魏“陈思王曹子建制双陆,置骰子二”;而《山樵暇语》则认为“双陆出天竺(今印度)……其流入中国则自曹植始之也”。上述二种看法虽在双陆的 起源方面相异,但均以汉魏之际作为在中国出现的始发点,表明双陆这一棋戏于三国时已在中国流行了。宋人洪遵著有《谱双》一书,其中将双陆分为北双陆、南双 陆、大食双陆、真腊双陆等多种制式,其棋盘刻线均不相同。从这一点来分析,双陆当是舶来之品。传人日久,才化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国古代的棋类家族的一 员。 双陆传入中国后,流行于曹魏,盛于南北朝、隋、唐以迄宋、元时期。但隋以前的史籍中,谈及双陆者鲜见,到了唐朝,记载才多起来。在日本,现存有一部叫做 《双陆锦囊钞》的书,书中简地述说了双陆的玩法。日本的双陆是唐朝时传入的,因此,其格式和行棋方法完全照搬唐式。根据书中所述,一套双陆主要包括棋盘, 黑白棋子各15枚,骰子2枚。其中棋盘上面刻有对等的12竖线;骰子呈六面体,分别刻有从一到六的数值。玩时,首先掷出二骰,骰子顶面所显示的值是几,便 行进几步。先将全部己方15枚棋子走进最后的6条刻线以内者,即获全胜。由于这种棋戏进退幅度大,胜负转换易,因而带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偶然性。 宋代,双陆在各地更为普及。当时,北方的酒楼茶馆里,往往设有双陆盘,供人们边品茶边玩双陆。这时的双陆形制与打法和唐代差别不大,宋末元初人陈元靓在 《事林广记》一书中曾封人了当时流行的“打双陆图”,对双陆的格式、布局有着形象的表现。1974年,辽宁法库县叶茂台7号辽墓中出土了一副双陆棋具。其 棋盘长52.8厘米,宽25。4厘米,左右两个长边各以骨片嵌制了12个圆型的“路”标和一个新月型的“门”标。棋子为尖顶平底,中有束腰,高4.6厘 米、底径2.5厘米,共30枚,一半为白子,一半施黑漆为黑子。两枚骰子出土时已朽。这副双陆棋具与《事林广记》中的“打双陆图”形制相一致,反映出当时 北方的契丹人中也盛行双陆活动。 双陆在元代属于一种“才子型”的游戏,为文人及风流子弟所喜爱,像诗人柳贯、曲家周德清、戏剧家关汉卿等均有咏颂双陆的佳作传世。及至明、清,双陆仍在上 层贵族及仕女中间流传,不过已略呈衰势。在《金瓶梅》、《镜花缘》及《风筝误》等小说、剧本中尚有提及。大概是由于象棋的盛行,双陆这一在中国古代流行了 二千余年的棋戏便逐渐地不那么时兴了,以致最终失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