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翁哨组
释义

命名

贵州地质局石油大队1959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贵州施秉城北东7km处的下翁哨。

沿革

命名时的翁哨组,系指在盆地内出露的一套含褐煤的湖沼相沉积,时代定为新第三纪。1960年,周明镇等依据哺乳动物化石认为其时代可能为中新世。以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孙孟蓉等(1979)依孢粉研究将该组与青海民和盆地谢家组上段对比,划归下中新统。李云通(1984)、李传夔等(1984)也主张将它置于早中新世。近年来,贵州地矿局(1987)从采获的轮藻 Amblyochara cf. Miranda 和腹足类等化石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它代表晚渐新世至中新世的沉积。

特征

为灰绿色含砾粘土岩夹灰黄色泥质砂岩及数层褐煤;底部为角砾岩夹砾岩。它不整合于奥陶系之上;并被第四系假整合覆盖。厚99~135m左右,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逐渐增厚。该组产介形类、轮藻、腹足、孢粉以及少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介形类有Candona (Pseudocandona) subequalisalta、 Ilyocypris gibba、 Paracandona euplectella等5属8种; 轮藻为Amblyochara cf. Miranda、Sphaerochara sp.、 Rhabdochara sp.; 腹足类数量丰富,主要有Micromelania sp.、 Hydrobioides shenyangensis、 Bithynia shalingensis等; 孢粉以Trochodendron、 Alnipollenites、 Liquidambarpollenites、 Pinuspollenites 为主体;而哺乳动物化石只有 Brachyodus sp.。本组仅分布于贵州施秉城北东的下翁哨盆地,面积0.2km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