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闻茂康 |
释义 | 生平简介闻茂康(1911~1996) 又名方兰,浙江鄞县人。建国后首批上海市名中医,“五门诊”肛肠科主任。1925年(14岁)师从宁波名中医严海葆医师专习中医外科,因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器重。三年学成后,即在老师诊所襄理业务,并潜心研究中医外科、痔科要旨。三年后,以精湛的医技在浙江慈溪悬壶济世。1934年移至沪上,开始了痔科行医生涯。由于医术严谨,精益求精,二十多岁,就以在医术上的创新而颇有名声。1934年悬壶沪上,以内痔及肛瘘治疗著称。1954年加入“五门诊”主持肛肠科。根据临床治疗痔瘘经验改进了传统中医的枯痔疗法、挂线疗法,并创立套扎术。曾任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肛肠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建国初期,闻茂康听从党的号召,放弃收入颇丰的私人诊所,积极参加上海市中医进修班。1953年参加上海老闸区第一联合诊所工作,1954年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门诊部之前身)白手起家,创立了中医痔科,1956年至1969年应邀为广慈医院创设中医痔科,并兼任广慈医院痔科医师,至1991年81岁才退休。行医近七十载,治愈痔科患者数以万计。 闻茂康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肛肠病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肛肠学会主任委员、顾问,上海市高级科技专业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中医外科专业评委,上海市中医药人员学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委员等职,被市政府评审委员会确认的首批主任医师、上海市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上海市首批名中医光荣称号,连任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中医学院和岳阳医院先进工作者。 闻茂康搏采众长,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擅长痔瘘专科。他编著的《实用中医痔科学》成为指导从事痔科医护人员防治肛肠病的专业书籍,并为作教材使用。曾发表“肛门疾病312例疗效分析”、“改进枯痔散用法的经验”、“用插药疗法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肛瘘挂线疗法采用纸制药线的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肛瘘”、“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为例临床报告”等论文,为中医肛肠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闻氏高超的医术和敢于探索开创痔科学术的精神,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和表彰,而他高尚的医德医风更为众多患者所传诵。他为人正直谦虚、胸怀坦白、平易近人,待病人如亲人。被他治愈的患者中,有国家高级领导人,各界社会名流,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他对病人从不分高低贵贱,均一视同仁。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求名,不重利的高尚医德深得广大患者的赞叹,众多海内外患者常远道慕名而来。就是在他八十高龄时,还坚持工作,一丝不苟地为患者诊断、手术、上药……。有位报社记者在报道他的事迹时说:“毫无大专家的架子,其神情,倒象一位细心锄禾的老农”。 为了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闻茂康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诲人不倦地将自己近七十年的宝贵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先后培养了两名中医肛肠科医学硕士,培养了一批批新一代的肛肠科医师,至于跟随他进修学习过的中医师、西医师、三军部队医师更是数不胜数,遍及海内外。 学术成就闻茂康在近七十年的临床实践中,不但继承了中医外科、痔科的学术经验,而且有所发展创新,从不拘泥成规,因循守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他擅长于治疗肛肠科疾病,治愈率达95%以上,尤其是改进了枯痔疗法和中医挂线疗法,使痔、瘘疾病的疗效显著提高,缩短了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 一、改进枯痔疗法 以往使用枯痔散是将散剂先调成糊状,然后将药涂敷于痔核上,很不方便。闻氏改用散剂直接撒在痔核上,既简化了操作,又使药粉更完全地与痔核接触,疗效更明显。 由于枯痔散中的祛腐蚀肉的枯药毒性大,所以大多不敢轻易使用,即使使用,用量也很小,所以疗效不明显。闻氏认为:在治疗肛肠瘘痔疾病时,祛腐蚀肉药运用只要掌握用量,用法和配伍,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药物间毒性也得到制约。如枯痔散中砒石、硫黄、雄黄均有毒,尤其砒石为火性之大毒,但它的祛腐蚀疮作用强,用甘咸性寒的白矾、硼砂配伍,可缓和该三味药的火毒之性,又能敛疮,止血止痛,佐助其功。因此在应用时,把枯药小心均匀地散在需枯蚀的痔核或瘘管上,不能散在好肉上。又如经验方“四品散”,即在《外科正宗》三品一条枪基础上改良,方中四味药物不变,但药物间的比例变化较大。方中将善于行气止痛、消肿祛瘀的乳香剂量由4克增加为30克,这样相对减少了砒石、雄黄两味毒药在方剂中的比例,从而降低了毒性,并促使血液循环,增强缓急止痛的作用,更有利祛腐生肌。 在煅制砒矾药时,闻氏采用敞开封盖的方法,尽量让砒药的毒性随烟而散去,借砒石之性味于白矾之中,所谓“存其砒性,减其毒性”。 闻氏不拘泥古人之说,主张祛瘀药与生肌药同用,认为生肌用当,未必腐尽。提出对生肌药物的运用,应持辨证的态度,不可一概而论。腐盛时固不可泛用生肌药物,但腐将脱时,祛腐生肌药同用或早用生肌药可加快创口的愈合。因为这时,腐肉脱落与新肉生长是同时进行,前期以脱腐为主,后期以生肌为主,腐尽则唯有生肌。事实上许多疮疡,坏死组织虽仍依附,但疮下肉芽已有生长;中心创面腐肉未脱,边缘部分肉芽己在长出。单持蚀药腐肉容易损伤正气,也可将新生血肉蚀腐为脓血,延迟愈合,增加痛苦;若早期用上生肌药,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病人痛苦。 二、改进挂线疗法 肛瘘发病率较高,而贯穿肌深层的高位肛瘘占全部肛瘘的1~3%。当时国外视高位复杂性肛瘘为难治性肛瘘,并列为外科领域难治性疾病之一。在国内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也一直是一难题,长期从来均应用挂线法治疗,虽具有不易引起肛门失禁的优点,但疗程较长,病人痛苦较大。闻茂康首创运用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所取得的成功使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迈进一步。 早在1934年,闻氏就运用中西医结合的切开疗法加挂线疗法治疗肛瘘,并结合肛瘘部位的深浅,复杂程度,采用分次手术,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经过几千例的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治疗方法从来未发生完全性肛门失禁的后遗症。切开挂线疗法,是在继承祖国医学传统的挂线疗法基础上,结合西医手术疗法总结出来的创试,也使中西医治疗肛肠病的特长得到充分结合的发挥。这种治疗方法在国内得到同仁们的普遍推崇,在国际上亦颇有影响,不少外国代表团和专家观看手术后,大加赞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