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学艺术鉴赏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丛书名: 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文化素质教育系列

平装: 221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562454120

内容简介

《文学艺术鉴赏》共分六部分,每部分设置若干单元。第一部分主要对文学艺术鉴赏的性质及特点、文学艺术鉴赏的心理过程、文学艺术鉴赏的方法等基础知识进行描述,以利于学生掌握文学艺术鉴赏的审美路径。从第二部分开始,选取诗歌、小说、散文、影视文学、戏剧等名家名作作为经典鉴赏范例,进行艺术鉴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文学艺术门类的审美特点和鉴赏路径进行了精要的介绍,力求通过文体鉴赏实施文学艺术审美教育,培养文秘专业学生文学艺术感受与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品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文学艺术鉴赏”是高职高专院校文秘及其他文科专业应当开设的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及审美修养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因此,我们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组织编写了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特点及水平的《文学艺术鉴赏》教材。

目录

第一部分 文学艺术鉴赏基础知识描述

第一单元 文学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单元 文学艺术鉴赏的心理过程

第三单元 文学艺术鉴赏的方法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

第一单元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第二单元 中国现代新诗鉴赏

第三部分 散文鉴赏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散文鉴赏

第二单元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第四部分 小说鉴赏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

第二单元 中国现当代小说鉴赏

第三单元 网络小说鉴赏

第五部分 影视文学艺术鉴赏

第一单元 中外影视剧本鉴赏

第二单元 中外电影鉴赏

第三单元 中外电视文艺鉴赏

第六部分 戏剧鉴赏

第一单元 中国戏剧鉴赏

第二单元 西方戏剧鉴赏

参考文献

序言

2006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成立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高教函[2005]25号),经过调整,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由下列人员组成:孙汝建(主任委员)、严冰(副主任委员)、郭冬、时志明、曹千里、王金星、杨群欢、王箕裘、韦茂繁、陈江平、李丽、张玲莉。

“教指委”成立以来,始终把教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设立了专业建设分委员会、师资培训分委员会、实训基地建设分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兼任专业建设组组长、专业建设分委员会主任,具体负责包括教材建设在内的文秘专业建设研究和指导工作。委员会先后召开了五次委员会会议;举办了三期全国文秘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建立了全国高职高专文秘专家库并开展研讨活动;承担教育部课题“文秘专业规范研制”的研究;在全国高职高专遴选和建设了三批教指委精品课程;设立了三批文秘专业研究课题;举办了两届全国高校文秘技能大赛;对全国六百多所高校的文秘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等等。“教指委”始终把教材的研究与开发作为主线贯穿在这些活动中,并多次组织专题研讨,在认真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36种,由主任委员任总主编。经过网上公开招标、委员投票,该套教材由国家一级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8月24-27日,由“教指委”主办、重庆大学出版社承办的本系列教材主编会在重庆召开。会议期间,主编们就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以及本系列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体例和编写队伍组成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达成了以下共识:1.根据我国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各方向的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以及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要求、用人单位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构建编写大纲、选择编写内容、设置编写栏目。2.教材编写以文秘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为依据。3.教材使用对象以高职高专学生为主体,兼顾文秘培训和秘书行业的社会需求。4.教材内容以“够用为度,适用为则,实用为标”为原则,给课堂教学留有发挥空间,突出主要知识点,实训举一反三,紧扣文秘岗位实际,表达准确流畅。

文摘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心,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日:“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日:“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堪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日:“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日:“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欠。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日:“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日:“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日:“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日:“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大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日:“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42:13